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04篇 |
免费 | 2164篇 |
国内免费 | 334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438篇 |
大气科学 | 1415篇 |
地球物理 | 2010篇 |
地质学 | 6537篇 |
海洋学 | 1634篇 |
天文学 | 225篇 |
综合类 | 859篇 |
自然地理 | 13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0篇 |
2023年 | 336篇 |
2022年 | 670篇 |
2021年 | 761篇 |
2020年 | 609篇 |
2019年 | 667篇 |
2018年 | 672篇 |
2017年 | 596篇 |
2016年 | 644篇 |
2015年 | 643篇 |
2014年 | 632篇 |
2013年 | 696篇 |
2012年 | 720篇 |
2011年 | 712篇 |
2010年 | 737篇 |
2009年 | 709篇 |
2008年 | 695篇 |
2007年 | 619篇 |
2006年 | 576篇 |
2005年 | 496篇 |
2004年 | 403篇 |
2003年 | 364篇 |
2002年 | 499篇 |
2001年 | 426篇 |
2000年 | 364篇 |
1999年 | 268篇 |
1998年 | 146篇 |
1997年 | 103篇 |
1996年 | 91篇 |
1995年 | 79篇 |
1994年 | 80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77年 | 3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6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利用洱海采得的沉积岩芯(EH孔)总有机碳(TOC)指标,分析了洱海流域13 ka cal BP以来的3次降温事件(新仙女木、9.4 ka cal BP和5.8 ka cal BP),并和青海湖岩芯、古里雅冰芯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洱海对冷事件的响应时间比青海湖略晚,强度略弱,其原因主要与地理位置和青藏高原的阻挡有关;但古里雅冰芯中8.2 ka cal BP的显著冷事件在洱海和青海湖并无反映。对洱海TOC指标进行功率谱分析,表明存在3种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周期:5 ka、2.3 ka和1.5 ka,显示了对亚轨道周期的响应。 相似文献
993.
十万山盆地位于广西西南部,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南板块的西北缘,是在华南板块与杨子板块拼接的加里东运动之后,早古生代华南洋再一次打开形成被动大陆边缘。晚二叠世末,该地区变成孤后盆地,进一步转化成前陆盆地。在盆山转换过程中,经历了三次沉积-构造盆山转换过程:泥盆纪-二早叠世分地新生与被动大陆边缘拉张裂谷;晚二叠世与中三叠世间盆地构造性质转换与前陆盆地;晚三叠世至侏罗纪的晚期前陆磨拉石沉积。在碎屑岩陆架沉积阶段,生成碎屑岩烃源岩层。在碳酸盐台地沉阶段,发育硝屑灰岩、藻灰岩、礁灰岩和暴露作用生成的白云岩储集岩。因而其早期被动大陆边缘阶段构了古生新储组合。前陆盆地早期在前渊盆地内沉积了一套碎屑岩烃源岩。它与早期的储集层构成了新生古储组合。同时也对下伏地层起到了封闭作用。沉积地层逐层向克拉通斜坡上超覆,发育地层圈闭。前渊阶段中期快速沉积的巨厚的复理石沉积和晚期快速沉积形成的磨拉石沉积有利于早期沉积的迅速埋藏、成熟和保存。 相似文献
994.
995.
本文基于近50 a来的辽河口海域的水下地形资料,采用GIS技术手段研究了辽河口水下三角洲的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近50 a来辽河水下三角洲外缘(蛤蜊岗子滩西缘和南缘、西滩西缘和南缘)出现较大幅度的侵蚀后退;蛤蜊岗子滩东缘淤积外移,南部滩尾东部有北移东偏趋势;近岸浅滩由淤涨变为基本稳定,局部有所侵蚀后退;受蛤蜊岗子滩向东淤进的影响,蛤蜊岗子滩东侧深槽有所缩窄;蛤蜊岗子滩和西滩之间深槽水域出现拓宽变浅的变化趋势。流域来水来沙减少是近年来辽河口水下三角洲外缘侵蚀后退的主要原因,外缘侵蚀泥沙在波流作用下向河口搬运是蛤蜊岗子滩东侧淤积、深槽缩窄的主要原因,近岸边滩人工围垦对水下三角洲演变的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96.
北京时间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鲁甸县发生了MS 6.5地震,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包谷垴-小河断裂。野外调查发现,王家坡不稳定斜坡上的地表破裂在整个破裂带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其地表破裂带整体走向N45°W-N50°W,并且由剪切破裂、张剪切破裂、压剪切破裂、张性破裂以及鼓包等典型地表破裂组成。其中左、右地表破裂边界与发震断层的出露位置一致,由断层错动造成;而部分地表破裂与断层的位置不重合,其成因分为2种,一种是发震断层导致的一些次级地表破裂,另一种是地震引发的滑坡后缘破裂。地表破裂类型和基本组合特征显示出王家坡潜在不稳定斜坡上的地表破裂带具有左旋走滑的性质。 相似文献
997.
Extreme waves caused by tsunamis and storm surges can lead to soil failures in the near‐shore region, which may have severe impact on coastal environments and communities. Multiphase flows in deformable porous media involve several coupled processes and multiple time scales, which are challenging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s of the various process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in multiphase flows in unsaturated soils under external wave loading, via theoretical time‐scale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A coupled geomechanics–multiphase flow model based on conservation laws is used. Theoretical analysis based on coupled and decoupled models demonstrates that transient and steady‐state responses are governed by pore pressure diffusion and saturation front propagation, respectively, and that the two processes are essentially decoupled. Numerical simulations suggest that the compressibility of the pore fluids an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oil skeleton are important when the transient responses of the media are of concern, while the steady‐state responses are not sensitive to these factors. The responses obtained from the fully coupled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explained by a simplified time‐scale analysis based on coupled and decoupled models.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8.
PAN Xiao-fei HOU Zeng-qian WANG Shuo TONG Ying XUE Huai-min ZHOU Xi-wen XIE Yu-ling 《矿物学报》2011,(Z1):86-87
1 Geology Daolundaba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occurs in West Ujimqin Banner,the Xilin Gol League of Inner Mongolia,along the west side of South part of Daxinganling ore belt,whose tectonic position just lies at the junction of Siberian Block in the south part,North China Block in the north and Songliao block in the east.The Daolundaba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is hosted by the Lower Proterozoic Baoyintu group of biotite-plagioclase gneiss(Pt1by),upper Permian Linxi formation of sandy slate(P2l),and the Hercynian Qianjinchang pluton of biotite granite. 相似文献
999.
文中详细研究了当前世界上最典型的海底观测网的建设发展规模、形式、设备类型以及我国海底观测网的发展现状,并对国内外海底观测网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对日本、加拿大、美国及欧洲的海底观测网进行了设备级研究,对我国台湾地区、东海、南海的海底观测网现状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国外先进观测网对我国的海底观测网建设的借鉴意义。文中总结出海底观测网发展的整体趋势为:单节点网络加速验证新型设备及传感器的水下能力;区域尺度网络用于加速多学科发展并提升灾害预警能力;而浮标平台网络作为补充,铺设在远海区域以降低阶段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1000.
西藏南木林普洛岗岩体锆石定年和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冈底斯中段南木林县普洛岗乡花岗岩岩体进行了原位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2个花岗岩样品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4.3±1.1)和(44.5±1.1) Ma,代表该岩体的岩浆结晶年龄为始新世。岩石地球化学资料显示,花岗岩SiO2质量分数为60.53%~65.28%,K2O+Na2O质量分数为6.53%~7.98%,Al2O3质量分数为15.52%~16.13%,铝饱和指数为0.86~0.91,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类。花岗岩轻稀土元素相对较富集,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中亏损Nb、Ta、Ti和富集Rb、Th、U、Pb。锆石Hf同位素初始比值εHf(t)值为8.8~11.1,176Hf/177Hf 为0.282 994~0.283 060,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为422~557 Ma,反映了其岩浆来源于新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普洛岗乡花岗岩的形成与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俯冲板片折返断离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