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6篇
  免费   1808篇
  国内免费   2334篇
测绘学   581篇
大气科学   2332篇
地球物理   2634篇
地质学   4809篇
海洋学   1238篇
天文学   668篇
综合类   1026篇
自然地理   111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370篇
  2021年   414篇
  2020年   349篇
  2019年   439篇
  2018年   459篇
  2017年   449篇
  2016年   565篇
  2015年   455篇
  2014年   571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528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624篇
  2009年   531篇
  2008年   527篇
  2007年   492篇
  2006年   374篇
  2005年   378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75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341篇
  1999年   538篇
  1998年   474篇
  1997年   428篇
  1996年   440篇
  1995年   372篇
  1994年   314篇
  1993年   303篇
  1992年   250篇
  1991年   197篇
  1990年   152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129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8篇
  1973年   5篇
  1958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41.
Recently, several hybrid protective systems have been explored for applications to seismic-excited bridge structures. In particular, two types of aseismic hybrid protective systems have been shown to be quite effective: (i) rubber bearings and variable dampers (or actuators), and (ii) sliding bearings and actuators. In this paper, control methods are presented for these hybrid protective systems. The control methods ar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variable structure system (VSS) or sliding mode control (SMC).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static (direct) output feedback controllers using only the information measured from a few sensors without an observer.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ontrol methods presented are robust with respect to system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 and the performance is quite remarkable. Sensitivity studies a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hybrid protective systems and passive sliding isolators for reducing the response of seismic-excited bridge structures. The advantages of each protective system are demonstrated by simulation results for a wide range of earthquake intensities.  相似文献   
942.
943.
岩体水力学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伙在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分析,揭示了人类工程、岩体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岩体水力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44.
农桐间作地热量平衡和水分利用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实测资料系统分析了农桐间作地热量平衡各分量复杂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间作内外蒸发耗热(LE)仍是主要耗热项,湍流耗热(H)低于LE,但高于土壤热通量(Q);间作地各分量小于对照,但LE、Q占净辐射(Rn)比值高于对照;泡桐林带对各分量的影响与间作结构及测点位置有关。然后计算了间作中小麦、棉花水分利用率(WUE),其值与作物类型,生长期等因子有关,且间作地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945.
降水对热带海表温度异常的邻域响应 I. 数值模拟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国雄  刘还珠 《大气科学》1995,19(4):422-434
基于低阶大气环流谱模式,本文设计了太平洋及印度洋4个不同海域的海表温度异常试验,去研究大气环流及降水对热带海表温度异常强迫作用的“同时”性响应。结果表明尽管暖性的海表温度异常均激发出低空辐合及高空辐散,但在不同海域所激发的异常流场却差异甚大。不过降水异常均发生在海表温度异常区及其毗邻处。它在对称的SSTA区的分布一般是非对称的。对水汽收支的分解分析表明,海表温度异常区异常降水的大小主要由异常的低空辐合决定,而异常降水的分布形态则由异常的水汽平流过程所决定。由于异常的低空辐合及异常的水汽平流过程主要发生在海  相似文献   
946.
吴宝国 《华南地震》1995,15(1):43-48
波动的图形仿真技术的正问题和反问题的解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这项技术在地震工程界应用得还非常少,本文简要介绍了作为波动图形仿真基础的计算机图形学和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以及常用方法,这些概念及方法有助于工程界人士方便地掌握绘制图形与制作动画的要领。  相似文献   
947.
在投入产出综合平衡模型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珠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的条件下,结合该区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了宏观经济发展的动态递推模型。利用该模型,借助系统优化算法,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宏观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最优规划,对该区未来的震害提出了最佳的恢复方案。由震害所致间接经济损失的系统分析,是结合原发展规划方案的对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作出的动态分析,可作为未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的调整、投资、方向的改变,以主  相似文献   
948.
杜方  吴江 《四川地震》1995,(3):22-31
本文根据非线性理论的新方法,稳健估计技术和多核函数等,对鲜水河地区垂直和水平形变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获得了鲜水河地区的现今地壳动态信息,从而分析获得鲜水河断裂的现今活动与地震的关系,鲜水河断裂的现今活动模型及其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949.
文中主要介绍位图文件的生成方法及其用该法编制的高级汉字地震位图绘制软件(SACWSBP)的功能及可能应用。该软件可绘制正式使用的地震图。并着重讨论了了地震位图文件中心;线等基本图形函数的实现,地震图形软件的编制,图形显示,文字标注,汉字输入、与现有中文系统的接口、打印输出,高级汉字地震位绘制条件的功能,特点及其应用情况等,是获得高级精美的地震图形的一种途径,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0.
地震序列性质与断层分形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地震序列的特点给出地震断层的多分形分割模式,并给出b值在时域分段及区域分段下,地震断层局域定标的配分函数建构方法。同时将地震序列的局域化标度及非线性修正与断层的多标度分形联系起来,为断层分割的几何提供一个普适算法。本文推广D=Ab给出鞍点估计,并讨论局域波动带来的奇异性与阵发混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