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8篇
  免费   2326篇
  国内免费   1561篇
测绘学   517篇
大气科学   1921篇
地球物理   2221篇
地质学   4465篇
海洋学   1123篇
天文学   557篇
综合类   856篇
自然地理   905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163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365篇
  2021年   424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404篇
  2018年   400篇
  2017年   386篇
  2016年   491篇
  2015年   377篇
  2014年   487篇
  2013年   468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508篇
  2009年   446篇
  2008年   434篇
  2007年   406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435篇
  1998年   390篇
  1997年   355篇
  1996年   369篇
  1995年   295篇
  1994年   250篇
  1993年   245篇
  1992年   208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9篇
  1958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华北山地地貌面与新生代构造运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华北山地有三期山地夷平面,四期河流阶地面。表明新生代地壳运动具有垂直差异性质。以上升运动为主,平均升幅1700m,速度0.031mm/a。以第四纪为最大。全区新地壳构造形迹可划分为3大类,8亚类和32个小类。在新生代构造运动中,又划分出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和晚更新世以来的最新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82.
胶州湾底栖生物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州湾底栖生物组成复杂,数量丰富,其中有些种为捕捞对象,如菲律宾蛤仔等开发潜力很大,有些种为鱼、虾类天然饵料,如多毛类的长吻沙蚕、索沙蚕,软体动物的金星碟铰蛤等。底栖生物对渔业资源的补充和开发利用以及增、养殖和海洋生态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早在30年代,张玺教授等(1936)就对胶州湾的底栖生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解放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胶州湾进行了大量的调査研究(E.Φ.古丽娅诺娃、吴宝铃,1963),特别是刘瑞玉教授领导的底栖生物组在1980-1990年对胶州湾进行了长期的、连续的调査,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发表了很多文章(刘瑞玉等,1992a;刘瑞玉等,1992b;孙滨等,1992;孙道元,1990;吴耀泉等,1992),基本掌握了胶州湾底栖生物的全貌。作者自1991年5月至1994年2月在原来调查的基础上,在胶州湾6个不同底栖生物群落的分布区范围内设立了10个底栖生物监测取样站(图5),进行了3年调査。每年分春(5月)、夏(8月)、秋(11月)、冬(2月)四季在各站以取样面积为0.1㎡的表层采泥器取样2次,对胶州湾底梄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变化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3.
Typhoon Morakot hit Taiwan in 2009, severely damaging the Alishan National Forest Recreation Area, a famous tourist resort in Taiwan. The only highway to this area was under repair for 10 months after the typhoon. Consequently, Alishan’s tourism industry suffered losses estimated at NT$1 billion. This work investigates the impacts of natural hazards on Taiwan’s tourism industry. First, government,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experts were invited to a focus-group interview to update criteria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aiwan. Next,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was applied to rank the proposed criteria. Last, two tourist attractions, one urban and one rural,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is work proposes three novel dimensions for Taiwan’s tourism development—destination attraction, destination arrangement, and contingency planning for natural hazards—which comprise nine criteria. Analytical results will provide Taiwan’s tourism industry with references for future policy-mak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84.
Microorganisms in the lateritic profiles of the Lianxian gold deposit in Guangdong were cultured,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The microorganisms include bacteria such as Bacillus, Enterobacter, Pseudomonas, Lactobacillus, Actinetobacter, Aeromona, Listeria, Agrobacteriura, Cotyttebacteriurn, and Moraxella, fungi such as Penicillium, Alter naria, Cladosporium, Saccharcornyces, Mucor, and the chemoautotrophic Thiobacillu.~. It is shown in a leaching experiment that the microorganisms can accelerate the leaching of Cu, Cd, Zn, and that the G- bacteria are most efficient for leaching Cu, Zn and the G^ bacteria are better for leaching Cd.  相似文献   
85.
桑塔木地区三叠系曲流河三角洲存在证据与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厘清桑塔木地区三叠系砂体成因类型,指导油气勘探,利用岩心、钻测井、分析化验及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研究碎屑岩的粒度、结构、沉积构造、砂体的空间展布、地震反射特征等.结果表明:三叠系TⅡ油组具有粒度细、分选磨圆好、发育小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及水平层理,呈指状产出,地震剖面上具有前积反射构型,典型相干体地层切片见曲流特征的特点,是典型的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同时,研究区曲流河三角洲发育2种亚相6种微相,其中平原亚相发育天然堤、水上分流河道及河漫沼泽微相,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支流间湾3种微相;区内TⅡ油组以发育北部和西南部2个主要方向的曲流河三角洲为主,其中北部三角洲规模大,平原和前缘亚相较发育,西南部三角洲以前缘亚相为主,平原亚相以分流河道沉积为主,前缘亚相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该三角洲的形成与地形坡度及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6.
重力解释孙吴-嘉荫盆地基底埋深一般在0.1~2.5 km,基底形态具有北东走向的“三断两隆”的构造特征,自西向东称孙吴断陷、茅栏河隆起、沾河断陷、富饶隆起和嘉荫断陷.地震解释基底深度一般在0.1~6.3 km,并据之进一步划分了断陷的次级构造单元.孙吴-嘉荫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与南部的松辽盆地颇为相似,大致经历了前裂陷、断陷、坳陷和萎缩4个阶段.下白垩统淘淇河组、上白垩统永安村组和太平林场组埋藏较深,厚度较大,烃源岩达到成熟阶段,储层发育,物性较好,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对沾河断陷和嘉荫断陷油气勘探有利区做了进一步预测,确定乌拉嘎凹陷是嘉荫断陷最有利的勘探区,确定沾河向斜是沾河断陷最有利的勘探区.  相似文献   
87.
岩石Kaiser效应测地应力原理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峥  巫虹 《上海国土资源》2004,(3):38-41,56
该文通过对几种不同类型岩石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关于在围压条件下影响岩石Kaiser效应的若干问题,分析了它们的声发射特征,为深部地应力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8.
????ο?????????????峱??????????????????????????????????????????棬??????????????????????????????????????????????????????????????н??????????????  相似文献   
89.
形变大地测量学的进展、问题与地震预报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简要概括了形变大地测量学的革命性进展,研讨了它的科学特色、功能和定义以及对地球科学和防灾减灾的推动。形变大地测量学有助于从根本上击破多年来制约地震预报的“瓶颈”,但也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着重研讨了在21世纪前10年,形变大地测量学如何依托多年的学科积累并充分受益于人造卫星和数字化等新技术,开展创新性研究和试验以推进地震预报。为此,对当前的研究工作提出了12条科学技术途径。最后对学科名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0.
This study on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Qingdao Cove intertidal zone sewage discharge area is based on data obtained from the December of 1989 and 1990 macrobenthos investigations there, and uses pollution indicator species and computer aided cladistic analysis to divide the area into a polluted area and a semipolluted area. The study showed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1990 improved over that in 1989.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n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