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93篇
  免费   21503篇
  国内免费   11805篇
测绘学   8819篇
大气科学   6342篇
地球物理   8550篇
地质学   32525篇
海洋学   9275篇
天文学   498篇
综合类   3873篇
自然地理   6419篇
  2025年   100篇
  2024年   1771篇
  2023年   1974篇
  2022年   3167篇
  2021年   3603篇
  2020年   3136篇
  2019年   3426篇
  2018年   3080篇
  2017年   2896篇
  2016年   2961篇
  2015年   3470篇
  2014年   3246篇
  2013年   3845篇
  2012年   4233篇
  2011年   4071篇
  2010年   4108篇
  2009年   3751篇
  2008年   3859篇
  2007年   3678篇
  2006年   3411篇
  2005年   2949篇
  2004年   2245篇
  2003年   1561篇
  2002年   1546篇
  2001年   1382篇
  2000年   1166篇
  1999年   518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7篇
  1957年   14篇
  1954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bies and Picea abundance in surface pollen and sub-alpine coniferous forest (SCF) distribution, elevation and climate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using a large modern pollen data set consisting of 857 sampl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Abies and Picea pollen are abundant in the southern and east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where SCF dominates the landscape. Pollen percentages of both Abies and Picea show a unimodal pattern with changes in elevation and climate, and their optima occur at elevations from 2500 to 4000 m a.s.l.,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from −1 to 10 °C and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from 450 to 850 mm. The optimal elevation of Abies and Picea pollen distribution decreases with latitude from c . 4000 m in the south (21–32°N) to c . 2500 m in the north (43–49°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Abies and Picea pollen abundance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modern distribution of these taxa, which is largely controlled by elevation and climate. These relationships could provide a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interpretation of fossil pollen data in terms of climate and elevation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102.
王宇凡  柴康妮  卓云霞  冯长春 《地理学报》2021,76(12):2944-2963
基于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本文以房屋面积、设施条件、建筑年代和社区类型来衡量流动人口住房质量,运用空间统计工具探讨了中国310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而通过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流动人口住房整体水平虽不及本地居民,但差距并不悬殊;② 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空间差异明显,中部地区流动人口住房质量最高,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在住房质量4个方面各有劣势;③ 按照行政等级和规模等级划分,中等城市流动人口住房质量最好,超大城市住房质量最差;④ 流动人口住房质量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但各指标高、低值集聚区的分布格局存在一定差异;⑤ 流动人口个体(内部特征)和流入地(外部特征)因素对流动人口住房质量具有显著影响,分别作用于不同的方面;⑥ 中小城市和大城市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决定因素及作用强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3.
Deterioration of city air quality is the serious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Taking 74 cities that have implemented the new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GB3095- 2012) since 2013 as examples, using statistical and ArcGIS spatial analysis method, the multi-scal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mpac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on urban air quality variation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main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1) Air quality in Chinese cities shows very significant seasonal variations, with higher air quality in summer and autumn, and lower air quality in spring and winter; (2) Seen from a daily pollution perspective, air pollution is very serious and will tend to be more serious in the future; (3) Seen from an hourly variation perspective, urban air quality is time coupled with social production and urban living; (4) The overall spatial pattern of urban air quality is high in the east and north and low in the west and south, but with an obvious trend towards regional integration. (5) Cities in different regions have different factors that cause air quality variations. In general, urbanization level and energy consumption per GDP are the common factors.  相似文献   
104.
1 研究背景 震群是地震序列的一种形式,其发震构造历来是地震研究的关注点之一.而双差定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震群序列的分析研究中. 甘肃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各种强度的地震发生频度较高,震群发生概率也相对偏高.据甘肃地震台网目录,2019年1月18日—2月18日,甘肃碌曲接连发生64次地震(图1中黄色实心圆),其中ML 0.0...  相似文献   
105.
四川大梁子铅锌矿床闪锌矿中镉富集规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子地块西南缘铅锌矿床富集区是我国重要的铅锌矿产资源基地。四川会东大梁子铅锌矿床为区内的典型矿床,矿床具多阶段成因特征,矿物的穿插关系清晰,能准确地识别出矿物的形成顺序。闪锌矿为主要矿石矿物。依据矿物形成顺序,划分出三种具有显著不同标型特征的闪锌矿:黑色闪锌矿  相似文献   
106.
基于GIS的日照市气温分布式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气温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以海拔高度和地形最为显著。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利用1?5万DEM数据,借助研究区及周边6个气象站点1971-2000年的气温资料,运用ARC/INFO软件对气温数据进行样条函数法内插后,通过气温直减率法和辐射差值与温度的相关关系对内插结果进行海拔高度和地形的订正,得到研究区实际地表温度空间分布图,为日照市农业实践活动提供气温空间分布资料。  相似文献   
107.
GIS的社会化及公众GI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GIS(地理信息系统 )的发展继专业化和行业化阶段之后 ,正处于社会化发展阶段。在该阶段 ,GIS的主要作用是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文章在分析了GIS的这种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公众GIS”的概念 ,即 :直接面向公众 ,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和辅助公众进行行为决策的地理信息系统。与传统GIS相比 ,公众GIS更具有信息服务业的特点。公众GIS的建设应该突出信息的全面性、现势性和准确性、系统的友好性以及数据的易维护性等原则。公众GIS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采集、网络、数据库、多媒体以及系统的友好性设计等技术。公众GIS在建设全国城市公众信息服务网、全国交通旅游信息网以及汽车导航信息系统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对公众GIS的实例———“今日武汉”公众查询系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8.
吉林省九台县羊草沟煤矿孢粉组合及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英 《地质通报》1988,(2):36-40+12
本文介绍了羊草沟煤矿区的地层概况,对营城组和泉头组孢粉组合分子的基本特点,进行了详细地剖析,并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作了对比。认为其时代均属于早白垩世,其中前者为巴列姆-阿普梯期,后者为阿尔必期。  相似文献   
109.
基于VB6.0语言环境设计了水准网综合数据处理的程序,实现了基于平差基准的最小二乘估计和抗差估计,自动搜索闭合条件、计算闭合差,弥补了现有矿区水准网平差程序或软件中存在的不足,针对程序实现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部分程序实现的代码,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0.
荔湾3-1外输海底管道中落管抛石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猛  孙国民 《海洋工程》2015,33(3):86-92
落管抛石是进行深水抛石的一种工程技术,可作为保证管道稳定性、处理悬跨、抑制隆起屈曲和进行跨越支撑的工程解决方案。系统研究了抛石在波流作用下的稳定性,落石对管道冲击的影响以及施工技术。针对南海环境条件下的抛石稳定理论进行了修正;分析了三层聚丙烯涂层管道在落石冲击下的可接受抛石粒径;提出同时结合石块稳定性结果和管道抗冲击性能要求下的石料分级的方法;最后,对该技术在荔湾3-1外输海底管道的工程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