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151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310篇
地质学   406篇
海洋学   26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从角叉菜中提取λ-卡拉胶,利用密闭微波法进行降解,得到5种不同分子量的产品:650、240、140、15、9.3kDa。红外、紫外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卡拉胶样品具有相似的组成和结构,这表明微波法不会改变多糖的组成和结构。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角叉菜λ-卡拉胶及其降解产物对超氧阴离子(O2?)、有机自由基DPPH、H2O2诱导的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以及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抑制作用最显著,不同分子量的角叉菜λ-卡拉胶对多种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其中对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分子量对抗氧化活性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内孤立波作用下Spar平台的运动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内孤立波作用下Spar平台运动响应的时域数值模型,并利用这一模型计算了内孤立波作用下Spar平台的运动响应。其中根据K-dv方程解出内孤立波的波面及水质点速度表达式,应用Morison公式求出内孤立波对Spar平台的水平作用力;由伯努力方程求解压强,通过在平台底面积分求出内孤立波对Spar平台的垂向作用力;在悬链线理论的基础上,分析锚链对平台的作用力,采用四阶Runge-Kutta方法求解运动方程。数值结果表明,当内孤立波不断接近海洋平台时,Spar平台受到的作用力随之增大,海洋平台会产生远大于表面波作用下的水平位移,从而证实了内孤立波是影响海洋平台稳定的重要因素,在海洋平台的设计和评估中内孤立波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993.
中国东南大陆和陆缘地带板内构造界带的地磁异常场响应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利用中国东南大陆与陆缘地带的地面磁场观测资料 ,通过适配滤波、谱分析、位场延拓等技术进行数据处理 ,获得了该区的地磁场分布 ;并在网格化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反演 ,求得了不同深度层面的磁场分布及磁性结构。新的研究结果表明 :1 .扬子、华夏、康滇、秦岭—大别各陆块的磁异常特征无论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都存在很大差异 ,且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 2 .郯庐深大断裂跨过长江后可能经东西向局部错动继续沿赣江断裂、吴川—四会断裂延伸并潜入海域。 3.扬子与华夏陆块的界带 ,东端起始于杭州湾 ,沿江绍断裂向西南方向延伸 ,经南昌、至长沙 ,再沿雪峰山向南经桂林西并沿钦州湾入海。4 .华南EW向大型隐伏构造带形迹 ,基本沿 2 4 .5°~ 2 6°N展布  相似文献   
994.
塔里木-伊犁微板块间的南天山洋最终消亡缝合线——那拉提构造带,基底由下元古界那拉提岩群的片麻岩、变质表壳岩及早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组成.经研究分析,上述岩石遭受了4期变质变形.本文从不同构造层次和深度残留下的变质变形构造研究入手,初步探讨了不同构造演化阶段那拉提构造基底的变质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995.
为了弥补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中影响因子和等级划分的不确定性,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依据斜坡几何形态、岩性、地质构造、河流侵蚀、土地利用类型、人类工程活动、降水条件等影响因子与研究区实际已发生的滑坡灾害数之间的关系,编制重庆市万州区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标准,并基于GIS技术和信息量模型法,计算滑坡评价因子的信息量,就万州区滑坡危险性进行区划,最后基于乡镇行政区对该区滑坡危险性区划进行细化。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坡高为90~200 m的地形、1 024~1 060 mm的年降雨量以及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岩层等因素对万州区滑坡发生影响较大;根据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标准,万州区滑坡灾害被划分为高、中、低、极低等4个危险区;应用信息量模型法得到的万州区滑坡危险性区划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高危险区和中危险区面积分别为564.4 km2和848.6 km2,分别占万州区总面积的16.3%和24.5%,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流及支流两岸的居民相对集中区以及公路干线地段;高危险和中危险乡镇主要分布在万州区经济较为发达的长江干流两岸,尤其是左岸的黄柏乡、太龙镇、天城镇、李河镇等以及万州主城区。  相似文献   
996.
在海温预报中引入混沌理论,将相空间重构与模糊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海温垂直建模预测模型。通过相空间重构,把海温时间序列拓展为多维序列,而多维序列包含着各态历经的信息,从而挖掘出了丰富的海温变化空间的信息,有利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训练。利用建立好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较好地对海温的垂直结构进行了建模、训练和预测。实际的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报精度较高,超前1~5个月的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控制在10%以内,预测结果可以为业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97.
浅层地下水调查是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中的一项工作内容。调查是按每16 km2采集1件浅层地下水样品的密度,分析测试As,Ba,Be,Ca,Cd,Co,Cu,Fe,Hg,Pb,Se,Zn,F-,Cl-,Cr6 ,NO2-,COD,pH等33项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在浅层地下水中的背景变化规律研究认为:调查区内浅层地下水中各指标含量起伏变化大,局部富集程度高,特别是As,Fe,K,La,Sb,Sn,Zn,Cl-,NO2-等指标的变异系数均>3.0,说明这些指标在浅层地下水中分布极不均匀,虽然背景含量较低,但在局部地段会形成高含量区,影响浅层地下水质量。选择As,Ba,Be,Cd,Co,Cu,Fe,Hg,Mn,Mo,Ni,Pb,Se,Zn,F-,Cl-,Cr6 ,NO2-,COD,pH等20项指标,按《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要求,对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的单项组分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达到较好级以上者不足9%,而较差和极差级者达90%以上,表明调查区内浅层地下水环境污染状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998.
安庆铜铁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重要的矽卡岩型矿床之一。本文对该矿床中的成矿流体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 了成矿流体性质、来源及其演化过程,探讨了成矿机制。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显示,矿床中的包裹体类型有Ⅰ型含子矿 物三相包裹体(L+V+S)、Ⅱ型气液两相包裹体(L+V)及少量Ⅲ型气相包裹体(V);气成- 高温热液期的透辉石与石榴子 石中流体包裹体数量相对较少,以Ⅰ型包裹体为主;而热液期的石英与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大量发育,以Ⅱ型包裹体为主。 激光拉曼探针分析和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可近似地看作不饱和的NaCl-H2O 体系。从早矽卡岩阶段至碳 酸盐阶段,成矿流体经历了从高温(456.1~578.1℃)、高盐度(39.37%~54.58% NaCleq)向低温(112.3~312.4℃)、低盐度(7.59%~31.75% NaCleq)的持续演化。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流体沸腾作用和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其中,早矽卡岩阶段的水- 岩作用、沸腾作用与矽卡岩成岩作用有关,水- 岩作用,而石英- 硫化物阶段的沸腾作用与混合作用可能是铜矿形成 的重要机制。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气成- 高温热液期的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而在热液期中石英- 硫化物阶段至碳酸 盐阶段大气降水在成矿流体中的比重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99.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Fe isotop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samples in the Karst area, the Fe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riverine suspended particulates, lake suspended particulates, lake sediments, porewaters, phytoplanktons, and aerosols in the watersheds of Lake Aha (a mineralized water system) and Lake Hongfeng (a mesotrophic water system), which are located in the Karst area, southwest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The studied samples displayed a variable range between δ56Fe=?2.03‰ and 0.36‰. Aerosols and phytoplanktons have similar or slightly heavier Fe isotope compositions relative to the average of igneous rocks. Fe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riverine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SPM)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the types of tributaries. Suspended particulates collected from tributaries seriously contaminated with coal mine drainages displayed negative δ56Fe values (?0.89‰ to ?0.31‰) during summer,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increases of δ56Fe values in winter, except AR2, which was polluted with both coal mine drainage and sewage effluent. Characteristics of lakes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s on Fe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suspended particulates, lake sediments, and porewaters. The epilimnetic particulate Fe of Lake Hongfeng had δ56Fe=?0.04‰ to 0.13‰, while lighter Fe isotope compositions were measured for particulate Fe from Lake Aha, ranging from ?0.42‰ to ?0.09‰. Sediments collected from Hou Wu (HW) station of Lake Hongfeng have an average δ56Fe value of 0.09‰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porewaters have lighter Fe isotope compositions, ranging from ?0.57‰ to ?0.31‰; no significant variations have been observed. For the Liang Jiang Kou (LJK) station of Lake Aha, the content of reactive Fe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sulfate were all high. Due to the reactive Fe recycling, including dissimilatory Fe reduction, adsorption, and Fe–sulfide formation, porewaters sampled near the sediment surface have been found to have a δ56Fe value as low as ?2.03‰ and an increase up to 0.12‰, with a burial depth of 10?cm. In contrast, an opposite variation trend was found for LJK sediments. Sediments sampled at 1-cm depth had a value of δ56Fe=?0.59‰ and decrease as low as ?1.75‰ with burial depth. This investigation demonstrated that significant Fe isotope fractionations occur in surface environments. Fe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particulate Fe were seriously affected by Fe sources, and Fe biogeochemical recycling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Fe isotope fractionations in lake sediments, especially when there are significant amounts of reactive Fe and sulfate.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那些具有多层次复杂区域且各区域过渡不明显的激光损伤图像,提出了一种小波分解与区域特征检测的区域生长算法,该算法解决了区域生长算法种子点自动选取和计算过大的问题,同时取得了较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