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5篇 |
免费 | 420篇 |
国内免费 | 15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8篇 |
大气科学 | 63篇 |
地球物理 | 310篇 |
地质学 | 406篇 |
海洋学 | 261篇 |
天文学 | 4篇 |
综合类 | 47篇 |
自然地理 | 3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40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61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60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53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57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49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4篇 |
1973年 | 2篇 |
196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采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77年在西藏高原取得的人工地震资料,并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质矿产部重点课题“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的要求,对亚东至当雄地带进行了二维地壳结构的处理和研究。除论文发表的部分结果外,对尚未发表的纳木湖至羊卓雍湖地带的两条相遇地震剖面记录图进行了研究,并采用Pg震相进行了浅层结构的处理。
研究结果给出了亚东至当雄地带的二维地壳结构和速度分布,该地带内地壳厚度为70 km左右,由康马往南地壳厚度逐渐变薄,地壳内存在有两个低速层。地壳浅层结构研究表明:莎马达附近有一条深断裂存在,是南喜马拉雅和北喜马拉雅的分界线,并存在着雅鲁藏布江断裂和当雄断裂,且有向深部延伸的趋势。利用该区纵波研究了Q值,并给出计算结果,综合该地区地壳结构和速度分布,并结合当雄地震区、羊八井地热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2.
田湾金矿成矿带中 ,成矿流体同位素组成的复杂性 ,反映了成矿流体是多源的。石英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 ,成矿流体中的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岩浆水的混合。碳、氧同位素(δ13 C和δ18O)组成表明 ,既有沉积围岩中的碳 ,也有深部来源的碳 ,具有混合来源特征。成矿带内δ3 4S波动于 0‰~ 10‰之间 ,变化不大 ,具有深部来源硫的特征。大发沟矿段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 ,具有深、浅多源性。 相似文献
23.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of mirror image is used to transform the problem of wave diffraction from a circular cylinder in front of orthogonal vertical walls into the problem of diffraction of four symmetric incident waves from four symmetrically arranged circular cylinders, and then the eigenfunction expansion of velocity potential and Grafs addition theorem are used to give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to the wave diffraction problem. The relation of the total wave force on cylinder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ylinder and orthogonal vertical walls and the incidence angle of wave is also studied by numerical computation. 相似文献
24.
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及沉积物标准物质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及深海沉积物标准物质,GSPN-2,3和GSMS-2,3,4个样品已研制完成。GSPN-2,3和GSMS-2采自太平洋CC区,GSMS-3采自中太平洋海盆(CP区)。原样被加工成-200目(74μm)的均匀粉未,其均匀性采用高精度的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测。样品的特性值采用国内外多实验室协同分析的方式定值,有包括台湾大学在内的14个国内实验室和18个国外实验室参加了合作分析。测试组分分别达79和81个,定值组分63个。全组分的百分总和分别为:99.7%,99.5%,99.8%和99.7%。这4个标准物质已于1997年被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序号分别为GBW07295,GBW07296,GBW07315和GBW0731。 相似文献
25.
在分析土地资源数据更新内部联动性较强等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适合广域网络环境的土地资源数据更新机制。该土地资源数据更新机制采用选定工作区域、数据提取、数据下载、离线数据编辑、数据上传、数据更新等流程来具体实现。测试表明:该土地资源数据更新机制能较好地运用于县级土地资源管理部门,满足县、乡等多级土地资源管理的日常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26.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基础地理信息呈海量化、多元化、跨时空等特点。管理任务日趋繁重,建立现代化的基础地理信息综合查询系统迫在眉睫。本文探讨了基于SuperMap IS.NET网络GIS平台建立的西安市基础地理信息综合查询系统,并就该系统的数据模型、系统架构、系统设计目标、功能设计和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7.
28.
29.
安徽池州铜山铜矿床元素地球化学分带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铜山铜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安庆-贵池矿集区中的一个中型矽卡岩型矿床,矿体赋存于铜山岩体与下二叠统栖霞组碳酸盐岩间的接触带内.典型剖面系统取样分析结果显示:从岩浆岩、矽卡岩到碳酸盐岩,元素地球化学组成总体上表现为渐变分带特征,即靠近岩体的矽卡岩富集Si、Fe、Mg及亲铁元素Co和亲铜元素Cu、Ag;远离岩体的矽卡岩富集Ca、Mn、Al、Ti、REE和亲铜元素Pb、Zn;远离大理岩带的强硅化蚀变岩富集Si、Fe、Li和Co,而强烈亏损Ca、Sr和REE.这种分带可以依据元素活化迁移理论加以解释.在矽卡岩形成过程中,岩浆热液携带Si、Fe、Mg、Al、Li、REE、大离子亲石元素Rb、Cs、亲铁亲铜元素Co、V、Zn以及高场强元素Ta、Zr、Nb、Hf、Ga、Be向大理岩迁移并富集于形成的矽卡岩中;大理岩中的Ca被活化后进入矽卡岩体系,而Sr、K及Pb则随流体搬运迁出.蚀变及矿化较弱的矽卡岩稀土总量较高(ΣREE=122.0×10-6),LREE富集[(La/Sm)N =3.99],HREE亏损[(Gd/Yb)N=2.85],Eu显示负异常(δEu =0.69),重稀土配分形式与新鲜石英二长斑岩相似,但La、Ce等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矽卡岩剖面元素分带特征及稀土配分模式指示铜山矽卡岩铜矿床为接触交代成因.结合已有氢氧同位素结果,认为铜山铜矿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在矽卡岩退化蚀变和成矿期间有大气降水混入成矿流体. 相似文献
30.
根据内蒙古阴山山系及邻近地区的布格重力异常分布特征,发现阴山、大青山山地和呼包盆地地区的布格重力异常分布与地形高程呈“同步型”的特异变化特征.而该地区航磁异常分布呈现为阴山山区是大面积负磁异常区,呼包盆地为强正磁异常区的特异磁异常分布特征.通过对地震、大地电磁数据、特别是重力数据资料的处理分析,给出阴山山系和呼包盆地地区的地壳结构,均表明地壳底界面都没有明显的下凹与上凸,且盆地北缘为两大块体的接触带.这些特征可能表征着阴山山系和呼包盆地重磁异常呈特异变化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