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43篇
测绘学   197篇
大气科学   122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301篇
海洋学   144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为了探究小流域背景下的地质工程活动对生境质量的影响评估方法,文章以宝兴河流域为例,利用遥感技术对流域内的重点工程锅巴岩矿山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了信息提取,并采用InVEST模型定量评估了生境质量.结果表明:锅巴岩矿山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由林地向裸地转变,林地面积占比减少15.11%,裸地的面积占比增加12.30%;锅巴...  相似文献   
952.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nti-desiccation mechanisms of Porphyra yezoensis, cDNA and its genomic sequence of Calmodulin gene (CaM) was cloned by the technique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 yezoensis ESTs from dbEST databas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full-length cDNA of CaM consists of 603 bps including an ORF encoding for 151 amino acids and a terminate codon UGA, while the length of genomic sequence is 1231 bps including 2 exons and 1 intron. The average GC content of the coding region is 58.77%, while the GC content of the third position of this gene is as high as 82.23%. Four Ca2+ binding sites (EF-hand) are found in this gene. The predicted molecular mass of the deduced peptide is 16688.72 Da and the pI is 4.222. By aligning with known CaM genes, the similarity of CaM gene sequence with homologous genes in Chlamydomonas incerta and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is 72.7% and 72.2% respectively, and the similarity of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of CaM gene with homologous genes in C. incerta and C. reinhardtii are both 71.5%.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CaM from a species of Rhodophyta.  相似文献   
953.
在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 ,对近截止脊波导微波谐振腔进行了分析和设计 ,通过合理选择脊波导的截面尺寸和腔端结构 ,可以实现场的单模传输和场沿纵向的均匀分布 ,并在不同的工作气体气压下 ,给出了放电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54.
基于噪声随机模型的加权观测融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息融合技术中,在各局部传感器的有色观测噪声为一阶AR模型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观测扩增方法消除有色噪声的影响,得到最优加权观测融合方程,从而实现状态的最优滤波解.对于有色观测噪声为MA或ARMA模型的情况,观测扩增方法不再适用.提出了基于有色观测噪声随机模型级数展开的方法,求解出各局部传感器有色观测噪声的方差,并利用该方差对加权观测融合滤波器进行了构造.通过计算实例证明,该方法不仅适用于观测噪声为AR模型,同时适用于噪声MA或ARMA模型.  相似文献   
955.
烟台雨岱山渔人码头工程潮位和波浪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烟台雨岱山渔人码头工程建设的需要,对工程区附近气象和海洋动力等海洋环境进行调查计算分析,提供了工程区准确可靠的海洋环境参数,以便工程设计和建设使用。  相似文献   
956.
以青岛湛山湾的单倍体和二倍体龙须菜以及青岛台湾路的单倍体和二倍体龙须菜为实验材料,采用AFLP技术,分析了不同地理群体内单倍体和二倍体种群以及不同世代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参数.湛山湾单倍体种群的Na(1.169 9)、Ne(1.095 0)、H(0.058 2)、I(0.088 4)与二倍体种群的Na(1.333 3)、Ne(1.227 0)、H(0.129 7)、I(0.190 8),以及台湾路单倍体种群的Na(1.137 3)、Ne(1.089 9)、H(0.050 4)、I(0.074 6)与二倍体种群的Na(1.209 2)、Ne(1.138 6)、H(0.082 5)、I(0.121 9)相比较,可以看出不同世代倍性的龙须菜的遗传多样性是有差别的,同一地理群体的二倍体在遗传变异上高于单倍体;而且湛山湾-台湾路单倍体种群间的Ht(0.058 1)、Gst(0.066 9)、Nm(6.968 3)和二倍体种群间Ht(0.179 9)、Gst(0.327 1)、Nm(1.028 5)的数值也有很大差别,单倍体和二倍体是处于不同分化层次的2个种群,根据Wright对Nm的研究可知,单倍体种群是中度分化的种群,二倍体种群是高度分化的种群.通过分析可知,龙须菜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这为育种策略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7.
为准确评价安哥拉红砂场地的自重湿陷特征,开展现场试坑浸水试验,对地表及不同深度地层变形、水分入渗规律和浸水前后标贯击数进行监测与研究,并对现场试验与室内试验结果差异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浸水后红砂地基表现为持续抬升,变形曲线可分为陡升、缓升、不稳定和趋于稳定4个阶段;深度8 m以上红砂地层为湿陷沉降变形,累计沉降量为5.6 mm,远小于室内试验计算的自重湿陷沉降量137 mm;红砂竖向渗透速率和水平渗透速率均较大,浸水和停水后红砂含水率变化较快,红砂持水性较差,浸水过程中红砂地层的饱和度小于80%,为非饱和渗透;浸水后红砂地层标贯击数显著降低,具有显著的软化特性。红砂较大的渗透系数和较差的持水性导致红砂很难达到饱和状态,是自重湿陷沉降量实测值远小于计算值的因素之一,一般工程建设中建议可不考虑红砂地基的湿陷特性,而将其按软化特性进行设计。研究结果不仅可指导红砂场地未来工程建设,还可为其他砂土湿陷性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58.
根据2022年8月大潮期间庙岛群岛岛屿的潮间带和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结果,对其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次潮间带定量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52种,其中甲壳动物最多(17种);定性调查共鉴定42种,软体动物最多(30种)。潮下带定量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39种,低于潮间带定量调查,其中软体动物最多(26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234个/m2,平均生物量为82.82g/m2。潮下带平均丰度为180.2个/m2,平均生物量为708.02g/m2。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1.187、1.723和0.540;潮下带H′、D和J′平均值均高于潮间带,分别为1.301、2.204和0.669。在本次潮间带定量调查中,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为施氏玻璃钩虾(Hyaleschmidti)、平背蜞(Gaeticedepressus)、潮间海钩虾(Pontogeneialittorea)等。潮下带优势种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