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43篇
测绘学   197篇
大气科学   122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301篇
海洋学   144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开采沉陷土体变形与孔隙水压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实验、实测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开采沉陷土体变形与孔隙水压力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开采的进行,土体的应力变形发生变化造成了超静孔隙水压力的产生和消散,反映在土体变形上出现随开采时间延续而发展的附加压缩和膨胀变形,这种压缩或膨胀在土体的不同部位相互叠加,有时还叠加了底部含水层水位下降引起的地面下沉。这些结果揭示了厚松散含水层地区开采沉陷特殊性的机理,对开采沉陷预测及水体下采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在分析遥感信息服务的领域特征及其概念的事件名词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框架语义学理论,提出了基于事件框架提取遥感信息服务概念的语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形式概念分析构建遥感信息服务分类本体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
基于热力学平衡理论及库车盆地的实际,建立了该区地层水温度、压力条件下方解石溶解、白云石对方解石交代作用的热力学平衡条件,并根据地层水介质特征探讨了该区方解石溶解、白云石交代方解石的具体成岩反应状况,认为该区地层水条件下正进行着方解石溶蚀及白云石对方解石的交代作用,方解石的溶蚀是形成该区深层次生孔隙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94.
盐藻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盐藻D.peircei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提取盐藻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酶解方法脱除其蛋白.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盐藻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0℃,提取10h,固液比1∶16,pH=9,通过中性蛋白酶对其酶解,可脱除其部分蛋白,使糖含量达到29.01%,初步确定此多糖为含有硫酸基和己糖醛酸的蛋白多糖.  相似文献   
95.
节能温度、供热气象指数及供热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北京市2001~2002年采暖季的室内外气象一热力试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求出实际条件下不同环境温度、风速、辐射等气象条件下的节能温度,提出了供热气象指数及等级划分标准,推算出总供热量、供回水温度差及通过控制回水温度而知供水温度等供热参数,并已在北京市供热作业中投入应用,为实时供热调度提供了参考依据,是节能、增效、减污的基础。  相似文献   
96.
城市热岛强度订正与供热量预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公主坟自动气象站(供热区)和北京市观象台(郊区)间1997~2001年4个冬季逐月(11月~3月)逐日4次气温差值,研究了城市热岛变化特征,结合其他研究提出了北京市各供热区城市热岛强度订正原则和初步结果。对北京市2001~2002年采暖季的室内外气象-热力试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求出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单位面积供热量模式,按此模式运行则存在较大节能空间。  相似文献   
97.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detect the potential of the base population from diallel crosses of eight introduced strains of the Pacific white shrimp(Litopenaeus vannamei) for improving the yield. Heterosis and heritability were estimated for pond survival at commercial farm conditions for the base population that included 207 full-sib families from a nested mating design by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Among all the hybrids,the heterosis ranged from –11.37%(UA1×UA2) to 20.53%(UA3×SIN) with an average of 0.95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re than half of the hybrids(51.85%) have negative heterosis for survival rate, but most of the hybrids with positive heterosis have high estimates. The high proportion of negative heterosis for survival rate reminders us that the survival trait also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crossbreeding program to avoid yield decrease. However, high positive heterosis manifested in most of the hybrids for survival indicates the usefulness of these hybrids for improving the survival to obtain higher yield by crossbreeding in this breeding program. The heritability estimate for pond survival was 0.092±0.043 when genetic groups were included in the pedigree, and it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zero(P0.05).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also indicated that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for survival is possible through selection in L. vannamei.  相似文献   
98.
夏季高温是限制龙须菜(Gracilariopsis lemaneiformis)生长和发育的一个主要问题。本研究以野生龙须菜作为材料,经过28℃的热锻炼预处理72 h,再分别置于32、36、40℃高温胁迫24 h,并测定了高温胁迫条件下龙须菜的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抗坏血酸(AsA)水平等生理指标,研究了龙须菜对高温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热锻炼能维持藻体较低的MDA含量,降低H2O2的产生速率,缓解藻体的膜脂过氧化伤害;同时热锻炼缓解了可溶性蛋白质的降解,增加了SOD酶的比活力,缓解了AsA的下降速率,说明热锻炼能缓解高温胁迫对藻体的伤害,有效地提高了龙须菜对高温胁迫响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
通过详实的地质填图,在辽宁开原地区清河断裂以北新发现一套变质表壳岩组合,主要岩性为斜长角闪岩、黑云角闪斜长变粒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浅粒岩及角闪石岩的岩石组合,与红透山岩组基本可以对比。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原岩主要为一套中、中基性的火山岩建造,形成于岛弧环境。该套岩石组合普遍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形作用,常见构造样式包括透入性片麻理、石香肠构造、变质分异条带、肠状褶皱等一系列的固态流变构造。对该套变质表壳岩组合中的斜长角闪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其形成于(2 524±18)Ma,变质年龄为(2 477±21)Ma,从形成到发生变质相隔约为47Ma。该套变质表壳岩组合的发现,表明了清河断裂以北也曾存在太古宙结晶基底,清河断裂与寇河断裂之间的区域在构造环境上与清原地区一样,均属于新太古代绿岩带。  相似文献   
100.
隋雪艳  吴巍  周生路  汪婧  李志 《地理科学》2015,35(6):683-689
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基于2004~2011年住宅用地出让数据,利用空间扩展模型和GWR模型对都市新区住宅地价空间异质性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空间扩展模型与GWR模型分别可解释采样区63%、61%的住宅地价变化,较全局回归模型(47%)有显著提升,更有利于研究土地市场的空间异质性。② 空间扩展模型可有效表征各解释变量及其交互项对住宅地价作用的空间结构总体趋势,其拟合效果相对较优。GWR模型则在局部参数估计方面存在优势,借助GIS可将各变量的地价作用模式可视化,从而比空间扩展模型更能有效刻画住宅地价影响因素的空间非平稳性特征,各因素对地价的平均边际贡献排序为水域> 地铁> 大学园区> CBD> 商业网点> 医院,且商业网点、 医院系数值具有方向差异性。③ 距地铁站点、水域、大学园区以及CBD的距离是研究区住宅地价的关键驱动因素,各自存在特有的地价空间作用模式,可为研究区住宅土地市场细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