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9篇
  免费   1385篇
  国内免费   2124篇
测绘学   816篇
大气科学   1208篇
地球物理   1376篇
地质学   3736篇
海洋学   909篇
天文学   167篇
综合类   578篇
自然地理   76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403篇
  2021年   488篇
  2020年   428篇
  2019年   497篇
  2018年   487篇
  2017年   455篇
  2016年   502篇
  2015年   447篇
  2014年   457篇
  2013年   497篇
  2012年   498篇
  2011年   463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7篇
  1973年   6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漳浦县基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ECFA等政策机遇,依托大型石化项目和闽台特色农业项目合作的快速工业化,推进其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也给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政策、资金、基础设施完善和发展等机遇及旅游环境质量下降的潜在风险。"十二五"期间,快速工业化背景下,漳浦县旅游业发展应继续深化滨海火山旅游和闽台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两大特色,根据"点-轴"理论和增长极理论,结合县域功能区和空间布局调整,建立"一心两带"的功能分区和"两中心四区"的空间布局,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812.
以北方农牧交错区-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1980~2010年土地利用/覆被信息,通过统计模型重建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过程,综合评价二者动态及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恢复工程的影响。研究区土地整体处于准平衡态势,各地类双向转换较频繁;耕地与草地的变化对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起支配作用;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恢复工程逆转了天然植被(包括草地与林地)整体减少及耕地与未利用地增加的局面,使各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缓解,这可能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813.
以"外部利润——产权界定——资源优化配置"为研究主线,对成都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进行了制度经济学解析。研究发现,制度创新空间的形成、土地的增值收益、土地规模利用效应和土地集约利用效应构成了成都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外部利润。成都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规模和集约利用效应,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可以明晰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健全基层组织治理机制。要采取诸如放松法律限制、加强理论研究、规范机制建设等措施,从而推动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814.
为了获得集群产业优势与区域品牌形成之间的作用机理,在回顾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推导出集群产业优势的构成维度;通过对温州集群品牌的深访研究,获得维度构成和测量指标,印证和修正理论模型,开发量表和设计问卷;并以温州典型产业集群为例,对影响区域品牌形成的集群产业优势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证实集群产业优势的4个维度(成本优势、产品优势、创新优势和营销优势)对区域品牌形成均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15.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Regional Climate Models (RCM) internal variability (IV) fluctuates in time depending on synoptic event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physical understanding of episodes with rapid growth of IV. An ensemble of 21 simulations, differing only in their initial conditions, was run over North America using version 5 of the Canadian RCM (CRCM). The IV is quantified in terms of energy of CRCM perturbations with respect to a reference simulation. The working hypothesis is that IV is arising through rapidly growing perturbations developed in dynamically unstable regions. If indeed IV is triggered by the growth of unstable perturbations,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CRCM perturbations must project onto the most unstable singular vectors (SVs). A set of ten SVs was computed to identify the orthogonal set of perturbations that provide the maximum growth with respect to the dry total-energy norm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CRCM ensemble of simulations. CRCM perturbations were then projected onto the subspace of SVs. The analysis of one episode of rapid growth of IV is presented in detail. It is shown that a large part of the IV growth is explained by initially small-amplitude unstable perturbations represented by the ten leading SVs, the SV subspace accounting for over 70% of the CRCM IV growth in 36?h. The projection on the leading SV at final time is greater than the projection on the remaining SVs and there is a high similarity between the CRCM perturbations and the leading SV after 24–36?h tangent-linear model integration.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perturbations revealed that the baroclinic conversion is the dominant process in IV growth for this particular episode.  相似文献   
816.
朱克云  孙照渤  张琪  任景轩 《大气科学》2012,36(6):1093-1100
利用1979~2008年NCEP/NCAR全球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和雷暴记录资料, 运用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分别对西藏地区大气热源和雷暴日数的关系以及热源强弱不同时期雷暴日数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大气热源与雷暴日数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月相关系数高达0.86。在雷暴高发区的那曲东部、拉萨、日喀则中部、山南地区东北部和林芝地区西北部, 相关系数均超过了0.4。进一步分析表明, 当大气热源强值年时, 整个日喀则地区、拉萨地区、山南地区、那曲中西部和东部地区以及昌都地区中西部, 雷暴日数是偏多的。当大气热源偏弱时, 雷暴日数在日喀则中部地区减少最为明显, 其次在日喀则南木林县东北部和林芝西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817.
豫北一次局地雹暴天气的预警特征和触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多普勒雷达、卫星资料和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6月11日豫北局地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特征和触发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局地强对流天气是在东北冷涡背景下产生的,高低层中尺度影响系统(槽、切变线、大风速轴)交汇处右侧是强对流发生潜势区。局地强对流天气发生前,CAPE较大,0-6 km垂直风切变达到中等偏强,有利于超级单体的形成和发展。高空冷平流南侵、低层暖平流北上,有利于大气对流不稳定度进一步加大。中-β尺度强对流云团在东北冷涡槽底后部形成,其发展演变对局地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有参考意义。强对流回波经历了细胞状、带状发展期和块状减弱期。回波带南侧形成的超级单体造成了局地强风雹天气,冰雹发生时伴有“三体散射”现象。冷空气和地面辐合线是强对流天气的主要触发机制;地面辐合线对强对流天气还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818.
基于NCEP/NCAR提供的1958—2008年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07/2008年冬季我国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副高指数特征与El Nino/La Nina年平均冬半年副高指数特征以及50a平均冬半年副高指数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采用交叉小波和小波相干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和异同性以及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揭示了2007/2008年我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副热带高压活动与环流变异特性的一些基本特征,如La Nina事件冬季(尤其是中等强度La Nina事件年份的冬季),副高通常比一般年份副高的平均位置偏北。  相似文献   
819.
任超  吴伟  彭家頔  黄鹰  戴鑫 《测绘通报》2012,(2):54-55,84
结合当前国内外对智能手机的研究状况,以及桂林市二调控制点成果资料,系统地探讨智能手机在绝对定位模式下,定位稳定性、合适的定位观测时间、观测值中所含误差的性质等。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手机定位中系统误差占有绝对主导地位,认为改正系统误差是提高智能手机定位精度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基于GPSOne技术的智能手机替代传统的单点定位型手持GPS接收机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20.
周锋  刘超 《四川测绘》2012,(1):6-10
针对复杂地表条件下采用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等常规方式进行地表变形周期观测、任务量大甚至无法实施等问题,提出了建立研究区域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同时采用GPS-RTK技术获取观测站三维空间信息,进而获得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最后以内蒙古准格尔旗某煤矿的生产实践说明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保护煤柱的留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