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1篇 |
免费 | 184篇 |
国内免费 | 27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5篇 |
大气科学 | 145篇 |
地球物理 | 187篇 |
地质学 | 468篇 |
海洋学 | 124篇 |
天文学 | 17篇 |
综合类 | 64篇 |
自然地理 | 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62篇 |
2021年 | 82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68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65篇 |
2016年 | 79篇 |
2015年 | 70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66篇 |
2011年 | 42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多宝山超大型铜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多宝山超大型铜矿床是我国典型的斑岩型矿床,主要产出于多宝山组岛弧建造和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中,成矿年龄为292~283Ma。根据地球物理异常及大量的基性和超基性岩体,以及通过对比两侧的岩石圈结构、古生物、结晶基底、成矿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黑河一嫩江是一条重要的构造边界带,它是兴安和松嫩地块在早石炭世拼合、碰撞、造山隆起形成的。多宝山超大型铜矿床就是形成于两板块碰撞后隆起抬升构造环境的斑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32.
以冈底斯中段曲水县西南方向卡热乡一带出露的辉长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以及全岩地球化学的系统测定,据此讨论岩石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该辉长岩主要由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组成,辉长岩具有低硅、贫碱、富铝,中等富集轻稀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岛弧和大陆边缘地区产出的高铝玄武岩化学组成十分相似,表明辉长岩原生岩浆为被俯冲改造的岩石圈幔源岩浆,在演化过程中受到了上地壳物质的混染。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49.01±0.51Ma(MSWD=0.41),指示岩体形成时代为始新世。卡热辉长岩具有显著亏损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Hf(t)值均为正值,分布在+10.88~+13.71之间,综合分析表明卡热辉长质侵入体可能为近期遭受俯冲板片析出流体交代作用的亏损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认为该岩体在冈底斯南缘的始新世期间存在着强烈的岩浆底侵和壳幔岩浆混合作用。 相似文献
33.
在分析前人对准噶尔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地区下侏罗统进行层序地层划分,总结了层序和体系域界面的识别标志,将下侏罗统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和7个体系域,同时叙述了各三级层序的结构特征。通过对层序内含煤岩系的发育特点分析,发现其主力煤层主要发育在JSQI和JSQ3湖侵体系域中,本文作者认为研究区内湖侵时期为有利的聚煤时期,聚煤作用主要受构造沉降、物源供给、气候和沉积环境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34.
35.
36.
37.
表面张力是固体表面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之一,其大小与温度和界面两相物质的性质有关。基于Young方程的推导,使用接触角测量法计算固体表面张力已被广泛应用于表面科学和工程领域。宝玉石材料大多具有光洁的表面,在接触角测量的准确性方面较其他表面不均一的固体材料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本文运用现代仪器(FTA200动态接触角测量仪)测量了15个天然和合成宝玉石品种(钻石、合成碳硅石、合成立方氧化锆、碧玺、托帕石、翡翠、琥珀等),以及经覆膜和充填2种处理方法的宝玉石样品(镀膜钻石、覆膜托帕石、覆膜翡翠、覆膜琥珀、充填碧玺)的表面接触角,并运用公式计算其表面张力。测试数据表明,不同品种宝玉石的接触角数值存在差异,如钻石的接触角值为56.68°,其仿制品立方氧化锆的接触角值为37.79°;覆膜处理与未经覆膜处理的天然宝玉石的接触角数值差异明显,如琥珀的接触角值为92.49°,覆膜琥珀的接触角值为66.49°;充填处理宝玉石接触角的测试由于控制液滴的大小受条件限制操作难度较大,测试结果不能准确表达为裂隙中充填物的接触角数值,故充填处理的宝石不宜采用此方法进行区分。研究表明,对于部分宝玉石品种和覆膜处理宝玉石,其表面接触角及表面张力数值差异显著,可以作为宝玉石品种的辅助鉴定依据;尤其是运用接触角的差异对于宝玉石鉴定具有较好的判别性,能够对不同品种的天然宝玉石与表面覆膜的宝玉石样品进行有效区分。与常规宝石检测方法(如红外光谱、折射率测量方法)对比,接触角测量方法具有测量准确、操作简便,不破坏样品的特点,符合宝玉石无损鉴定的基本原则,且能够安全快速地测量高折射率宝石,可以解决宝玉石表面覆膜等与表面物性相关的检测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38.
在基于性能抗震设计中,要求实现多级设防,目的是使结构抗震设计不仅要保护生命安全,同时也要控制因结构破坏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使结构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费用达到最小。但由于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使得实现每个性能水平都是不确定的,因此,每个性能水平的目标可靠度究竟取多高才能达到设计要求,是目前抗震设计的一个基本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将地震作用、自重荷载、材料强度等看作随机变量,分析了结构造价与失效概率之间的近似关系,明确了不同性能水平失效概率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采用"投资-效益"准则,且控制人员伤亡率小于社会可接受水平,来确定结构的目标性能水平。以两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39.
Hui Jiang Mads F. Knudsen Marit‐Solveig Seidenkrantz Meixun Zhao Longbin Sha Lihua Ran 《Borea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ternary Research》2014,43(1):208-219
We present a new reconstruction of summer sea‐surface salinity (SSS) over the past 15 000 years based on a diatom record from piston core 17940, located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The reconstructed diatom‐based summer SSS values for the modern period are in accord with instrumental observations of summer SSS in the area. Here, the modern summer SSS is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river runoff, in particular from the Pearl River. The reconstruction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summer SSS varied between 33.3 and 34.2 psu over the past 15 000 years. The long‐term summer SSS trend closely followed the trend of the orbitally controlled solar insolation at 20°N, suggesting that orbital forcing was the dominant driver of changes in summer SSS in this area. Comparisons to speleothem δ18O data and studies of surface hydrography in the region suggest that changes in solar insolation affected the summer SSS through changes i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and sea‐leve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the last deglaciation. Univariate spectral analyses indicate that centennial‐scale oscillatory variations in summer SSS were superimposed on the long‐term trend. During the deglacial period (c. 12 000–9000 cal. a BP), the dominant periodicity was centred around 230–250 years, whereas a ~350‐year oscillation dominated in the period 2200–4500 cal. a BP. The balance of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se centennial‐scale changes in summer SSS may have been driven by solar‐induced changes i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but further evidence is needed to firmly establish this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40.
Amy L Wolfe Ran Liu Brian W Stewart Rosemary C Capo David A Dzombak 《Geochemical transactions》2007,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