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西藏格林错断层带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格林错断层带是一条晚白垩纪以前形成,第四纪以来具明显活动性质的右旋走滑断层。断层带由4条次级走滑断层呈右行右阶羽列排列而成,在两条次级走滑断层的连接部位分别形成孜桂错、格林错、瓦昂错拉分区。格林错断层带是西藏中部地区的主要发震断层之一,全新世以来,至少有4期地震地表破裂沿该断层带发生。第四纪晚期,断层具明显的分段活动性质,并且断层活动有从北西向南东、向南迁移的迹象  相似文献   
32.
山西地堑系强震的活动规律和危险区段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锡伟  邓起东 《地震地质》1992,14(4):305-316
山西地堑系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强震活动带之一。作者系统地分析了山西地堑系历史强震的重复和迁移现象、M≥7级地震前中强地震的活动特征、蠕变曲线的线性分段性,并根据近期地震活动的特点,判断了现今地震活动暂态和未来地震活动性;最后,在现有的形变测量资料、历史地震和古地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山西地堑系内可能发生强震的危险区段  相似文献   
33.
胶州湾沉积物-海水界面硅的交换速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实验室培养法在原位温度和溶氧条件下测定了胶州湾沉积物-海水界面硅的交换速率,并探讨了相关环境因子对界面交换速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胶州湾沉积物-海水界面硅的交换表现为从沉积物向水体释放,其交换速率在947~4 889 μmol/(m2·d)范围内,平均速率为1 819 μmol/(m2·d)。表层沉积物中叶绿素a(Chl a)和总有机碳(TOC)是影响胶州湾沉积物-海水界面硅交换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同时表层沉积物的含水率(φ)、生源硅(BSi)和粘土含量以及间隙水中溶解硅酸盐(DSi)对沉积物-海水界面硅的交换也有重要影响。由此可推知,胶州湾沉积物-海水界面硅的交换速率主要受生物活动和溶解-扩散双重过程调控,而表层沉积物粒度与底层水体中DSi对胶州湾硅的释放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4.
35.
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活断层滑动面的显微构造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四纪松散深积物中的活断层滑动面是重要的古地震遗迹,也是鉴定古地震事件和确定古地震时代的重要标志。以往,以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活断层滑动面主要借助宏观观察进行研究,但遇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隐性断层问题。作者利用显微构造分析,找到了研究这些问题的途径,其方法是对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进行定向原状样品采集,通过室内样品固结,显微薄片制作和显微构造现象观察等,从显微域里研究各种变形现象。用此方法,可以在没有宏观资料支持的情况下确定断面的运动性质;发现并描述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的隐性断层,研究断层的尖来机制,还可以对工程建设场地发现的不同松散沉积物相接触的现象进行活断层鉴别。  相似文献   
36.
Asymmetry of the Weihe Basin is discussed in the paper,and also the master control fault,secondary control fault of asymmetric basin is proposed in the paper.The asymmetry of the Weihe Basin is expressed as follows:(1) its shape of the cross sections is asymmetrical;(2) the tectonic activity of the southern margin fault and the northern margin one is apparently different;(3) its deep tectonics is asymmetrical.Finally,we use the Weihe Basin as an example to establish a "cantilever-beam" model for calcula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1) flexure leads to stress accumulation and forming extensional fractures;(2) fractures slope steeply towards the free end;(3) when the length of beam becomes longer,it is possible that new extensional fractures will occur in the fixed end.  相似文献   
37.
河北承德若干矿床成矿流体特性及对矿化类型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启东  刘承山 《现代地质》1993,7(2):205-214,T001
小寺沟、轿顶山矿化是由中等盐度的流体侵位于浅部脆性岩石、通过较为迅速的沉淀机制形成的,指示轿顶山具有寻找类似小寺沟斑岩型矿床的潜力;寿王坟矿床的形成与低盐度的流体侵位于深度较大、韧性程度较高的围岩中,与较长时间的渗透交代作用方式有关,不具备形成斑岩型矿床的某些必要条件。研究结果为有关矿区成矿预测提供了矿床成因学方面的论据。  相似文献   
38.
东秦岭内部铁炉子断裂带的最新走滑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东秦岭内部铁炉子断裂错断晚更新世以来形成的水系位移测量和阶地砾石层的年代学研究,得到铁炉子断裂距今10万年以来的左旋位移约为125m,活动速率约为1.25mm/a。距今0.20~0.25Ma的中更新世中期以来的左旋滑动速率为3.0~3.75mm/a。估算出东秦岭地区活动断裂系左旋活动速率约为2.25~4.75mm/a,它大致反映了中晚第四纪华南与鄂尔多斯、华北平原活动地块向东滑动速率的差异。  相似文献   
39.
我局VAST卫星地球站2004年10月搬迁至新办公楼并投入正常运行,本文作者结合卫星小站搬迁过程的体会及学习,着重介绍了卫星通信信道的调试与应用。  相似文献   
40.
本文以“九五”期间福建省地震前兆台网中心建设为主线,简要介绍数字化前兆数据的采集、汇集、处理、存储全过程。以期能作为福建省地震前兆数字化台网进一步建设经验积累,使之更好地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