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5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604篇
测绘学   144篇
大气科学   111篇
地球物理   253篇
地质学   1002篇
海洋学   164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15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6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4年   8篇
  1933年   2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文对扬子块体南缘构造侵位于板溪群(及相应地层)的皖南和赣东北晚元古代蛇绿岩进行了系统的元素和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两套蛇绿岩具有类似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即二者的火山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类似于形成于弧后盆地构造环境的拉斑玄武岩。但是,两套蛇绿岩的Nd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赣东北蛇绿岩具有相当均一的高εNd(T)值(+5.5±1.2),表明来源于一较亏损的上地幔源区,并且没有受到明显的较成熟地壳物质的混染。相反,皖南蛇绿岩的εNd(T)值低,并有较大的变化范围(+4.5──1.0),并和Sm/Nd、Nd、MgO、SiO2呈明显的二元混合相关关系,表明蛇绿岩是由亏损幔源岩浆(初始εNd(T)≈+5.5)在结晶分异过程中与地壳组分(初始εNd(T)≈-1)混合形成的。皖南和赣东北蛇绿岩的Nd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该地区的同时代花岗岩和火山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可以用华南和扬子元古宙陆-弧-陆碰撞模式来解释。大约在1.0Ga前,扬子和华南块体之间存在一多岛弧洋盆。大陆边缘岛弧和大洋岛弧在扬子块体南缘发育演化。皖南和赣东北蛇绿岩就是在大陆边缘盆地和弧间盆地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洋壳构造侵位的碎片。该地区I型  相似文献   
92.
本文在对我国东南部中生代火山岩构造环境与区域成矿研究基础上,依据火山活动特点,从火山岩盆地性质;火山喷发旋回发育程度;火山岩盆地的主岩性;火山-侵入岩岩性与产出部位;活动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火山机构及其周围的构造;围岩蚀变等七个方面,对火山岩盆地的成矿条件进行分析,并指出在普查找矿中应如何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93.
Coesite was discovered as inclusions in zircon separates from pelitic gneiss associated with a large eclogite body in the North Qaidam ultrahigh-pressure (UHP) terrane. Some graphite inclusions were also found. This finding suggested the occurrence of in-situ UHP metamorphism and that the terrane was most likely recrystallized at pressures below the diamond stability field. It supported other previous indirect UHP evidence, such as polycrystalline quartz inclusions in eclogitic garnet, quartz lamellae in omphacite and P-T estimates for both eclogite and garnet peridotite. The U-Pb and Sm-Nd ages of the North Qaidam eclogite indicated that subduction of continental crust occurred in the Early Palaeozoic, which probably recorded a collision between the Sino-Korean and Yangtze plates.  相似文献   
94.
阐明利用瑞雷面波反地表速度和厚度的可行性,并利用地震记录中的瑞雷面波数据,反演近地表低速带的厚度和速度,文中给出了实例试算,结果表明,面波资料的近地表参数反演将有利于勘探目标区的物理参数建模。  相似文献   
95.
近地表Q值求取及振幅补偿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利用面波衰减的Q模型,反演出近地表的Q值,据此,给出消除振幅受近地表影响的振幅静校正,利用时间剩余校正方法解决了振幅问题,实际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地去除振幅异常。  相似文献   
96.
1998年张北6.2级地震宏观烈度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充分利用震害评估和宏观考察的资料 ,采用震害程度和震害指数 2个标准共同确定了1 998年张北 6.2级地震的宏观烈度。极震区烈度为 度 ,呈 NWW和 NNE双向分布 ,以NWW为主 ,面积 1 35km2 。 度区呈 NE、NW双向伸展图象 ,但是 SE方向伸展不足 ,面积约340 km2。地震重伤人员普遍集中在 度区和 度区。 度区亦呈 NE、NW双向伸展图象 ,但是 NW、SW方向延伸长 , 度区面积约 1 0 0 0 km2 。宏观震中 :北纬 41°0 9′,东经 1 1 4°2 7′。在极震区的 NNE、SSW和 NWW方向 ,存在 3个烈度异常区 ,它们分别在极震区 3个分支的延伸方向上。文中讨论了烈度不高而震后较重的原因。震区没有发现地表破裂带 ,也没有发现第四纪强烈活动的大型断裂。极震区为主的 NWW方向和震前存在的小地震条带吻合 ,暗示可能存在成因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97.
多源信息的集成与融合及其在遥感制图中的优化利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多源信息的集成和融合是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它的意义和必要性与地球信息本身的特征、采集信息的手段特征及信息处理平台或系统的特点三方面紧密相联系。本文从不同传感器信息的集成和融合、遥感信息与非遥感地学信息的集成和融合、不同格式的 GIS数据的集成和复合三个方面研究了多源信息集成和融合的方法、前沿技术和应用领域,进而以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和制图任务为例,介绍了多源信息集成和融合技术在该项目中的优化应用实例,包括技术流程分析、信息源分析、多源信息在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和制图中的融合方法、从遥感图像解译信息到 GIS数据库的转换技术等。  相似文献   
98.
井间地震走时波形层析成像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裴正林  余钦范 《现代地质》2001,15(3):333-338
提出了井间地震走时波形顺序反演方法。该方法先利用井间地震走时反演得到速度模型的低频成分 ,然后用井间地震波形反演获得速度模型的高频成分。数值模型试验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该方法反演稳健 ,提高了走时成像的分辨率 ,克服了波形成像易于陷入局部极小的缺陷 ,实现了快速高分辨率成像。  相似文献   
99.
计算机仿真模型的灵敏度分析,是仿真建模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对实际系统的建立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在用蒙特卡洛方法仿真随机系统时,其仿真模型(输出)的灵敏度(导数、梯度、Hessian矩阵等),对系统性能函数和灵敏度的参数估计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实际应用系统,对结论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00.
The gold deposits of Triassic period in the northwestern Guangxi are all located in the marine, fine-grained ,fragmental rock series containing organic matter , i.e. the distribution districts of black rock series . The fine-grained gold deposits occur in organic matter-bearing C, D, E, or D, E divisions of the classical Bouma sequences. The evolution degree of organic matters through oil window stage reached the over-mature degree. Both the bio-sources of the organic matter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gold in the organic matters disclose the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gold, living beings and organic matters. The thermal evolution of organic matters led to the gold to be activized , migrated and enriched , and finally formed gold deposits in the fault belt and crushed zone of black rock se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