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74篇 |
免费 | 4352篇 |
国内免费 | 254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56篇 |
大气科学 | 1409篇 |
地球物理 | 2048篇 |
地质学 | 6527篇 |
海洋学 | 1736篇 |
天文学 | 135篇 |
综合类 | 755篇 |
自然地理 | 160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411篇 |
2023年 | 483篇 |
2022年 | 705篇 |
2021年 | 873篇 |
2020年 | 695篇 |
2019年 | 757篇 |
2018年 | 639篇 |
2017年 | 591篇 |
2016年 | 648篇 |
2015年 | 714篇 |
2014年 | 679篇 |
2013年 | 811篇 |
2012年 | 833篇 |
2011年 | 870篇 |
2010年 | 839篇 |
2009年 | 742篇 |
2008年 | 792篇 |
2007年 | 758篇 |
2006年 | 708篇 |
2005年 | 611篇 |
2004年 | 402篇 |
2003年 | 320篇 |
2002年 | 353篇 |
2001年 | 251篇 |
2000年 | 207篇 |
1999年 | 95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0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65年 | 6篇 |
1964年 | 4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5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农户行为视角下的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运行机制及重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农户行为转变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量变或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驱动力,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实质上是农户行为作用的外在表现,厘清农户行为可为诠释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机制提供平台。本文在剖析农户行为转变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运行响应的理论框架基础上,从农户行为转变和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响应入手构建指标体系,建立模糊综合评价量化模型,并以重庆市江津区恒和村作为实证,诠释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运行机制。主要研究结论为:不同农户行为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各异,大体为生产大户>合作社农户>传统农户;不同农户行为对系统运行响应结果的作用差异明显,生产大户行为主要影响乡村生产空间的利用效率,合作社农户行为对提升生产空间系统经济效益作用明显,传统农户行为对生产空间系统环境改善的贡献作用最小。并从经济、社会、空间重构视角提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合理引导农户技术和资本投入等建议,以实现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协调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2.
23.
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海平面上升及风暴潮增水的耕地损失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海岸带中风暴潮灾害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下,风暴潮灾害将对该地区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借鉴相关经验与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风暴潮增水灾害耕地产量损失评估模型,选择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区域,以该地区的DEM、土地利用等数据为基础,通过实地调研获取当地的作物种植结构、轮作方式、作物单产、不同淹没高度下不同作物的损失率等数据资料,基于未来海平面上升及风暴潮增水的不同时间情景,估算并分析了2030、2050及2100年珠三角地区耕地受灾范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产量损失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珠三角地区风暴潮影响下的耕地淹没面积比重不断上升,其中阳江、佛山和东莞等地耕地淹没面积从2030年到2100年增加较为明显,广州和珠海的耕地淹没面积增加幅度则较为缓和。从耕地淹没造成的农业产量损失来看,蔬菜、稻谷和花生等主要作物的损失产量比重呈现增加趋势,且蔬菜的增幅最大,其次是稻谷。其中广州、江门、阳江等地稻谷、花生、蔬菜的损失产量比重均表现为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24.
25.
26.
27.
28.
总磷是长江流域水环境污染的首要超标因子,岷江作为长江上游流量最大的支流,总磷污染严重,对长江总磷污染贡献较大。为了解岷江流域总磷污染,采用排污系数法,计算得到2016年岷江流域污染源总磷入河量为1 154 t,以农村生活污染负荷占比最高(51.3%),其次为城镇生活源(28.7%)、农业非点源(8.24%)、工业源(9.57%)、畜禽养殖源(1.21%),城市径流源(0.99%)最低;在空间上岷江流域总磷污染负荷呈中游(64.2%)>下游(32.6%)>上游(3.1%)的特点,与岷江干流总磷浓度变化趋势相符,其中成都市总磷污染负荷最高(51.2%),与区域人口密度高、生产和生活活动密集有关。结合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岷江流域总磷污染成因主要包括农村生活污染治理缺口较大、城镇生活污染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工业企业密布、部分支流总磷污染严重、水污染治理导向不全面。针对岷江总磷污染负荷分布特征及成因,提出“上游保护优质水体、中游治理重污染水体、下游恢复不达标水体”的分区污染防治对策,统筹流域监管体制机制,强化岷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治理。 相似文献
29.
30.
城市地图集编制中关于地图影响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竞争激烈的地图市场中,通过研究地图影响效应策略,可有效地使所设计与制作的城市地图作品得以创新、发展,并以《深圳市龙岗区地图集》的设计为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