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21篇
  免费   7065篇
  国内免费   9872篇
测绘学   3579篇
大气科学   7575篇
地球物理   8964篇
地质学   20013篇
海洋学   4627篇
天文学   1438篇
综合类   4055篇
自然地理   5007篇
  2024年   244篇
  2023年   771篇
  2022年   1886篇
  2021年   2197篇
  2020年   1714篇
  2019年   2093篇
  2018年   2091篇
  2017年   1936篇
  2016年   2229篇
  2015年   2026篇
  2014年   2406篇
  2013年   2353篇
  2012年   2409篇
  2011年   2397篇
  2010年   2559篇
  2009年   2381篇
  2008年   2192篇
  2007年   2133篇
  2006年   1717篇
  2005年   1555篇
  2004年   1207篇
  2003年   1142篇
  2002年   1110篇
  2001年   1105篇
  2000年   1223篇
  1999年   1544篇
  1998年   1204篇
  1997年   1141篇
  1996年   1046篇
  1995年   910篇
  1994年   793篇
  1993年   715篇
  1992年   569篇
  1991年   455篇
  1990年   331篇
  1989年   315篇
  1988年   273篇
  1987年   153篇
  1986年   153篇
  1985年   97篇
  1984年   105篇
  1983年   78篇
  1982年   66篇
  1981年   61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37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7篇
  1976年   9篇
  1958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61.
本文利用重力资料对兰州-天水地区的深部构造进行了研究。在计算中,采用Parker-Oldenbarg三维位场反演方法,反演前对重力资料进行了地形改和中新生低沉积层校正。根据反演结构,综合反演结果,综合分析了有关资料,认为该区为青藏块体过渡带,并且并且提出了陇中盆地为断块型构造盆地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962.
马边地震带发震构造背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忠权  汪一鹏 《中国地震》1993,9(4):373-383
北北西向的马边-盐津隐伏深断裂是马边地震带形成的主要条件,尤其被东西向甘洛-沐川深断裂和盐津-叙永深断裂转限的段落是强震多发段。地壳表层有北北西向马边-盐津断裂组和地面微隆起带,但地表断裂与陷伏深断裂并不连通,且地表断裂走向与结构复杂多变,这是造成马边地震带强震地面破坏效应及地震影响场特点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963.
A simple and general technique to obtain a six-component earthquake input motion of a rigid foundation using three-linear-components earthquake record is presented. Using the multicomponent input, the maximum structural response to an arbitrarily oriented earthquake is derived.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response spectrum for a two-d.o.f. laterally and torsionally coupled linear system. The effects of foundation geometry, structural properties and apparent wave velocity on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are investigated. It is found that increasing the foundation size reduces the peak values of the input motion; this reduction is more pronounced for a square foundation than for a circular one.  相似文献   
964.
GDS-1000宽频带通用流动数字地震观测系统主要用于大陆岩石层的人工及天然地震台阵研究、强震观测以及余震观测台网的临时布设。其主要技术指标为:动态范围120dB,前放增益1,16,128倍可调,高端频率6.25,25,45Hz可调,采样率25,100,200Hz可调,1MB固态数据存储器借助地震数据的压缩软件可以存储3MB以上的数据,工作温度范围-10—45℃,功耗小于3W。定时接受的BPM无线电授时信号可保证记录系统时钟校正误差小于10ms。其智能化地震触发系统可处于下列模态:近震触发,远震触发,近震和远震触发,任意地面运动信号触发,以及手动触发和定时触发。DSR-1000数字地震数据回收系统用于GDS-1000的参数预置、地震事件数据的转储和地震图的现场绘制。该系统在野外试验期间已取得大量近震、远震及核爆炸记录。  相似文献   
965.
本文导出了电阻率-孔隙度、电阻率-含油(气)饱和度关系的一般形式——两个对称的表达式,并给予了实验证明。同时,本文指出,Archie公式、Winsauer公式和双水公式都是一般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的特例。在一般情况下,本文给出了14个能够逼近这两个表达式的函数类型,通过岩芯数据进行选优,可以得到适合不同地区或地层的最优方程。根据本文理论建立的解释方法和研制的软件已经在油田生产中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由于涉及内容较多,全文分两部分撰写。以下是本文的第(Ⅰ)部分,即一般形式的导出及实验验证;而最佳函数类型的确定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将作为本文的第(Ⅱ)部分发表。  相似文献   
966.
陇西旋卷构造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本详细叙述了陇西旋卷构造的展布特征,认为陇西旋卷构造展布在青藏地块、阿拉善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其整体向固原、宝鸡一带收敛,向西北方向撒开,主要旋回面两侧相对作反时针扭动,总的可以划分为六盘山—南、西华山—毛毛山、香山、炭山—窑山—烟筒山、大、小罗山—牛首山和青龙山五个旋回褶带。该构造在卫星照片上有明显的显示,现今仍有强烈活动,对7级以上地震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並有地震自外旋带向内旋带迁移,震级逐渐增大的特点。本文认为陇西旋卷构造的形成是受青藏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块的活动的影响所至。  相似文献   
967.
本文对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发生的某些强震及中强震(MS>5.0)的波速比异常作了一些初步探讨.文中给出并讨论了这些地震的波速比异常的一些共同特征,即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形态、异常特征量(异常持续时间与异常幅度)和异常的统计分布特征.此外还讨论了波速比异常的特性与地震序列类型、震源深度及震源机制的关系,探索了波速比异常与波速异常间的关系.最后还指出了地震活动性与波速比异常的某种对应关系,并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968.
Seismic influence of P–Δ effect is the subject of this study. Firs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elastic static amplification factor shall be isolated in formulating the dynamic inelastic second order effect. An amplification factor for the static inelastic P–Δ effect is derived. Seismic force reduction factors(SFRF) for given ductility and stability coefficients are computed for one-story, one-span frames. The P–Δ amplification factors for seismic base shears are obtained by dividing SFRFs with and without P–Δ effect. Both P–Δ amplification factors and SFRFs are presented separately with two kinds of period abscissas. The P–Δ amplification factors are dependent on periods with the maximum occurring at about 0.75 s for site type C and approach to the static inelastic counterpart at long periods. Post-yield stiffness cannot fully counteract the adverse impact of the P–Δ effect. Formulas for seismic P–Δ amplification factors are proposed and compared to results of others. Collapse capacity spectra(CCS) are reviewed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codes discussed. Available CCSs are compared with SFRFs with finite ductility computed for two ensembles of seismic records. A comparison reveals that the SFRFs are affected by seismic records, and available CCSs do not always provide upper limits for the SFRFs when stability coefficients are greater than 0.1 for frame models.  相似文献   
969.
冯雪东  李贵明  刘芳  安全  胡玮 《中国地震》2021,37(3):717-727
为解决EDAS?24GN6数据采集器对策克台井下宽频带地震计GL?S120B进行正弦标定的过程中产生的响应波形限幅问题,分析了数据采集器?地震计这一系统的标定过程及原理,结合GL?S120B的幅频响应特征,推导出正弦标定频点参数中的频率f、衰减因子λ与标定响应波形限幅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在GL?S120B平坦响应频带内,为避免出现标定波形响应限幅,频率f与衰减因子λ的乘积应至少大于限幅下限50.93;而在其衰减响应频带内,由于地震计电压灵敏度的衰减,频率f与衰减因子λ的乘积最小取值也相应减小。据此,对衰减因子λ进行校正,并再次对GL?S120B进行正弦标定。标定及计算结果显示:标定波形未限幅,GL?S120B三分向幅频响应特征较为一致;灵敏度对出厂值的变化率保持在5%范围内。本研究结论可为采用EDAS?24GN6和GL?S120B地震观测系统的台站进行正弦波标定提供频点参数,并为其他台站解决正弦标定波形限幅问题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970.
刘江  徐锐  陈聪  饶太国  李兴泉 《地震学报》2021,43(5):605-614
介绍了川滇地区电离层多参量异常监测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功能实现,并将该系统应用于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S6.0地震的监测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全球和中国区域垂直总电子含量VTEC、站点VTEC和F2层临界频率foF2异常变化的实时监测,有助于开展示范性地震电离层异常监测工作,其图形及数据结果可为地震-电离层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