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56篇 |
免费 | 2866篇 |
国内免费 | 435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51篇 |
大气科学 | 2297篇 |
地球物理 | 2766篇 |
地质学 | 8392篇 |
海洋学 | 2012篇 |
天文学 | 316篇 |
综合类 | 1164篇 |
自然地理 | 19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5篇 |
2023年 | 333篇 |
2022年 | 777篇 |
2021年 | 897篇 |
2020年 | 659篇 |
2019年 | 806篇 |
2018年 | 820篇 |
2017年 | 764篇 |
2016年 | 778篇 |
2015年 | 807篇 |
2014年 | 847篇 |
2013年 | 901篇 |
2012年 | 967篇 |
2011年 | 1125篇 |
2010年 | 1121篇 |
2009年 | 1047篇 |
2008年 | 974篇 |
2007年 | 961篇 |
2006年 | 876篇 |
2005年 | 754篇 |
2004年 | 559篇 |
2003年 | 433篇 |
2002年 | 471篇 |
2001年 | 411篇 |
2000年 | 373篇 |
1999年 | 328篇 |
1998年 | 198篇 |
1997年 | 211篇 |
1996年 | 193篇 |
1995年 | 170篇 |
1994年 | 151篇 |
1993年 | 177篇 |
1992年 | 110篇 |
1991年 | 84篇 |
1990年 | 61篇 |
1989年 | 53篇 |
1988年 | 48篇 |
1987年 | 43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7篇 |
1961年 | 2篇 |
1958年 | 14篇 |
1957年 | 6篇 |
194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穷布拉克铜矿床是新疆阿吾拉勒铁铜成矿带西段规模最大的一个铜矿床.本文对该矿床Ⅰ号矿体3种矿石中的方解石脉开展了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3种矿石的包裹体均为气液两相包裹体,流体体系为NaCl-H2O体系.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85~343℃,盐度范围为(1.57~17.79) wt%NaCl eq.,密度为0.7~1.05 g/cm3.方解石的δ 13C值为-3.2‰~-6.5‰,平均-4.08‰,显示出幔源的特征.成矿流体的δ18O值为0.45‰~4.44‰.硫化物δ 34S值变化范围较大,为-10.5‰~5.5‰.Ⅰ号矿体与矿区内的火山热液型矿体具有相似的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特征,沉积特征不明显,并非沉积-改造型,与其他矿体具有相同的成因类型.成矿流体由火山热液和参与了水-岩反应的大气水两种流体混合而成,以火山热液占主导地位.矿物沉淀主要与流体混合后缓慢降温有关,但混合后的稀释作用以及水-岩反应导致pH值升高可能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2.
93.
94.
对黄土高原中部洛川厚140m黄土剖面进行了黄土层间隔5cm、古土壤层间隔3cm的采样,在室内测量了全部样品的磁化率.以磁化率变化作为东亚夏季风气候变化的替代性指标,利用轨道调谐方法建立了黄土-古土壤序列的时间标尺.结果表明,B/M界线处的年龄是772KaB.P,午城黄土与离石黄土分界线的年龄为1348KaB.P,黄土堆积底界的年龄为2471KaB.P..通过和古地磁场倒转点绝对年龄对比以及与太阳辐射量变化时间序列进行交叉谱分析,证明了新时间标尺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95.
<正>兰坪-思茅地块位于云南省中西部(图1-a),以大规模出露中生代和少量新生代红色沉积地层而闻名;其东侧边部还产有多套不同时代、不同属性的岩石组分,而西侧边部仅出露一套晚古生代无量山岩群(图1;云南省地质矿产局,1990;廖宗廷等,2005;云南省地质调查局,2013;李以科等,2017)。兰坪-思茅地块西侧的岩浆作用较强烈,活动期次有古近纪始新世、晚白垩世和三叠纪,其中晚白垩世和三叠纪岩浆作用仅产于地块西缘的无量山岩群中(云南省地质调查院,2011; 2015; 2019;云南省地质调查局,2013)。 相似文献
96.
受地壳内部持续运动和沉积、风化等自然动力及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影响,活断层微地貌形态往往比较复杂,传统测量方法较难快速、高效地获取大范围内精细化的活断层微地貌形态,激光雷达扫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活断层微地貌的精细化与定量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以川西理塘毛垭坝盆地北缘的正断层崖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面LiDAR获取活断层微地貌高精度点云后,经过点云配准、滤波、重采样和三角构网处理后,建立了0.05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和真彩色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断层崖地貌特征,并获取了正断层错动两期最新地貌面的精确垂直位错量。研究结果表明,地面LiDAR技术是精细测量活断层微地貌形态和量化相关地貌特征参数的有效手段,提高了活断层微地貌形态测量的精度和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97.
以昌都市左贡县扎玉镇为例,选用中巴地球资源二号遥感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用遥感软件提取植被指数并进行密度分割,确定植被覆盖度,并对其进行分级; 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提取坡度信息,并对坡度进行分级; 在1∶ 5 万比例尺下修正已有的土地利用类型。结果统计扎玉镇 76. 26%的土壤处于轻度及以下侵蚀状态,强烈及以上的土壤侵蚀比例达 5. 48%,土壤侵蚀剧烈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耕地部分,中度侵蚀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林草地部分,因此土地利用合理化以及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有效减小土壤侵蚀强度。 相似文献
98.
99.
100.
2010年6月中下旬南方暴雨过程变形场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常规原始报文资料,采用基于Lanczos窗口滤波器的合成分析方法,对2010年6月13-27日的形势场、物理量进行合成分析,计算并分析了低空合成风场的总变形.结果表明:500 hPa大陆中、高纬地区存在一“Ω”形类阻塞高压,西北冷空气从其东部源源不断向长江及以南地区输送,与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西南暖湿气流在我国南方地区交汇.700、850 hPa大陆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之间形成的鞍型场,位于长江以南地区,鞍型场鞍点附近及其东部膨胀轴是暴雨发生的主要区域.在南方地区上空200 hPa西北气流辐散产生的抽吸作用,对这次长时间、高强度的降水起了重要作用.发生在鞍型场和切变线上的低空中尺度气旋,是造成暴雨的重要天气系统.鞍型场膨胀轴附近,总变形最大,其位置、走向均与雨带基本一致,有利于锋生和中尺度气旋形成.低空冷暖气流交汇区域形成低空强θse梯度,在垂直剖面图上,等θse线呈现十分倾斜状态,该区域强θse水平梯度与低空总变形、正涡度区一致,可能是特大暴雨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