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58篇
  免费   12088篇
  国内免费   18055篇
测绘学   9509篇
大气科学   6565篇
地球物理   8952篇
地质学   32838篇
海洋学   9372篇
天文学   607篇
综合类   4053篇
自然地理   7605篇
  2024年   432篇
  2023年   1092篇
  2022年   3018篇
  2021年   3769篇
  2020年   2905篇
  2019年   3703篇
  2018年   3048篇
  2017年   2837篇
  2016年   2923篇
  2015年   3507篇
  2014年   3370篇
  2013年   4205篇
  2012年   4855篇
  2011年   4799篇
  2010年   4744篇
  2009年   4475篇
  2008年   4317篇
  2007年   4022篇
  2006年   4015篇
  2005年   3250篇
  2004年   2389篇
  2003年   1684篇
  2002年   1727篇
  2001年   1636篇
  2000年   1281篇
  1999年   549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8篇
  1964年   6篇
  1957年   18篇
  1954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亭  刘素英 《山西地震》2003,(4):27-28,35
对科技期刊质量和编辑素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编辑是期刊的设计师。一本期刊从总体创意、策划选题、编审稿件到排版设计,无不体现编辑的主体意识。期刊质量的好坏,读者评价的高低都与编辑息息相关。编辑的素质关系到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得出不断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是十分必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了中国及邻区地震目录数据库的开发状况,从历史强震、近代强震及强震震源深度等几个方面,结合我国及邻区板块构造以及应力状态、壳幔结构的东西部差异对我国强震的空间格局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公元1900年以前我国华北地区的强震呈现出大梯形格局,而公元1900年之后我国强震则以西部的巨大扇形为主要特征,其中震源深度最深的区域分别位于大扇形的2个顶点处,即兴都库什-帕米尔以及缅印交界地区.就我国强震所特有的空间分布格局对我国强震的线性以及区域性迁移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其中线性迁移模式又可细分为前进跳跃式和钟摆式.对文中涉及的强震迁移机制分别利用断层破裂、弹簧-滑块、壳幔的结构性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等模型进行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993.
博格达山晚石炭纪造山活动的变形地质记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主要由钙碱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组成的博格达古岛弧是天山缝合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发育较成熟的山链 ,其演化经历了晚古生代的韧性剪切收缩 ;中生代伸展调整及新生代再造山过程。晚古生代的造山活动在博格达山有很好的地质记录 ,并以显著的韧性剪切变形带的形成和发育同造山的褶皱构造为特点。剪切变形带内同构造的石英脉中的锆石U PbSHRIMP测年结果与山链中花岗岩、辉长岩年龄颇为一致 (311~ 316Ma) ,这个年龄反映在结束洋盆散聚、碰撞焊接的晚华力西期造山过程中 ,博格达古岛弧内存在一次虽不甚强烈 ,但又较为明显的构造岩浆事件 ,其成因可能与引起石炭纪大规模裂陆式喷发的深部断裂构造重新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李冰  杨红霞 《地学前缘》2003,10(2):367-378
简单介绍ICP MS技术应用最新进展。着重对该技术在中国地学研究和多目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作一回顾 ,包括ICP MS技术简介和地质样品分析需求 ,稀土稀散等痕量、超痕量多元素分析 ,铂族元素分析 ,卤素等非金属元素分析 ,同位素比值分析等内容。着重对最近几年国内地质样品分析的一些新方法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995.
电子探针化学测年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学军  郭涛  王庆飞 《地学前缘》2003,10(2):411-414
介绍含Th U Pb矿物电子探针化学测年方法的基本原理 ,并利用应用实例说明该方法在研究岩石形成年龄、构造热事件年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后简要评价该方法的优、缺点 ,并指出它的应用前景 ,认为电子探针化学测年方法将有可能在深源岩石包体年龄研究、含放射性元素矿床形成年代研究等方面大有作为 ,并使地质年代学研究更加精细化 ,有助于深入探讨复杂地质事件及其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大陆及其邻区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关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活动地块假说出发 ,在活动地块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了中国大陆及邻区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的关系。研究指出 ,主要构造变形和强烈地震大都发生在活动地块边界。在占总面积 17%的活动地块边界上 ,集中了全部的 8级以上巨大地震和 86 %的 7级以上大地震 ,其释放能量占全部总能量的 95 %以上 ,表明中国大陆及其邻区活动地块边界带控制了绝大部分的强地震。从活动地块的整体来看 ,强震活动不仅显示出显著的韵律性特征 ,而且其高、低起伏基本上与中国大陆地区一致 ,只是强震活跃时段有时稍长于中国大陆。各轮回强震活动都有各自活动的主体地区 ,反映了不同活跃期内地块的不同活动方式。文中还从现今地壳运动角度 ,讨论了活动地块运动速率与强地震活动水平之间的可能联系。  相似文献   
997.
中国西北叠合盆地的主要构造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探讨了中国西北地区大型叠合含油气盆地的主要特征 ,研究表明 ,在中国西北叠合盆地发展演化过程中 ,构造变革和构造耦合起着主导作用。构造变革包括大地构造格局的转变、沉积区和剥蚀区的转换、盆地类型的转换、大型区域性不整合的出现以及发生盆地构造反转等 ,这种构造变革具有多期性。叠合盆地构造耦合的方式主要涉及深部和浅部构造的耦合和盆山耦合等。盆山转换、盆山过渡带深部浅部构造的耦合、盆地沉降与造山带隆升耦合以及不同方向构造的耦合 ,反映了盆山耦合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国西北叠合盆地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构造的分层性、分带性、分段性、交叉性以及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多变性 ,喜马拉雅运动对于中国西北叠合盆地最后的构造改造以及构造定型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柯坪塔格推覆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及其构造演化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大量野外构造地质调查和深部构造解释表明柯坪塔格推覆构造由多组倒转复式背斜、复式箱状背斜构成的推覆体及其前缘逆冲断裂组成 ,由寒武系—第四系组成的推覆体由北向南逆—斜冲 ,平面上构成向南凸出的弧形推覆构造 ;普昌断裂由各不相连的逆冲斜冲断裂段组成 ,而不是完整的一条走滑断层 ,各推覆体前缘逆冲断裂与各推覆体的普昌断裂段共同构成统一的前缘逆冲斜冲逆冲断裂和推覆构造系统 ;普昌断裂段以西的推覆体具有向东抬升、向西倾覆的鼻状构造特征 ,普昌断裂段以东的推覆体具有向西抬升、向东倾覆的鼻状构造特征 ,普昌基底隆起带是巴楚隆起隐伏在柯坪塔格推覆构造之下的部分。各推覆体前缘断裂在深部均归并于统一的寒武系底部的滑脱面 ,其南浅北深 ,东浅西深 (普昌隆起带以西 )或西浅东深 (普昌隆起带以东 ) (6 10km ) ,埋深较大区发育多组滑脱面。柯坪塔格推覆构造的形成时期为晚第四纪 ,为现今活动的推覆构造系统。文中认为各推覆体向南西的倾覆端基底滑脱面和中新生界内部的滑脱面没有贯通 ,是未来 6级以上地震的发震构造部位。  相似文献   
999.
冲击旋转钻进技术新发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冲击旋转钻进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碎岩方法,近年来随着施工领域的拓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简要阐述了冲击旋转钻进技术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一些冲击器新品种及其相关的钻进新工艺,分析了该项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1 INTRODUCTION Agricultural use of pesticides has been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non-point pollution sources in the world, and the pesticide application to agricultural lands has led to large amounts of residues discharged into surface water through runoff (Leonard, 1990). There have been growing concerns about the fate and transport of pesticides in agricultural lands, due to the associated adverse impacts on water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Agassi et al., 1995; Ng and Cle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