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94篇
  免费   12180篇
  国内免费   19324篇
测绘学   9831篇
大气科学   6812篇
地球物理   9651篇
地质学   35362篇
海洋学   9912篇
天文学   597篇
综合类   4060篇
自然地理   7573篇
  2024年   695篇
  2023年   1677篇
  2022年   3406篇
  2021年   4135篇
  2020年   3304篇
  2019年   3899篇
  2018年   3253篇
  2017年   3080篇
  2016年   3292篇
  2015年   3764篇
  2014年   3582篇
  2013年   4296篇
  2012年   4990篇
  2011年   4831篇
  2010年   4832篇
  2009年   4538篇
  2008年   4335篇
  2007年   4054篇
  2006年   3989篇
  2005年   3232篇
  2004年   2372篇
  2003年   1681篇
  2002年   1762篇
  2001年   1643篇
  2000年   1291篇
  1999年   564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13篇
  1979年   39篇
  1978年   14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10篇
  1957年   19篇
  1954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莺歌海盆地是中国海域新生代主要含油气盆地之一。盆地内超压沉积现象分布广泛,超温超压现象普遍。由于超温超压现象的存在,导致其多次波与有效波在速度上更接近,衰减难度更大。通过合理利用基于波动理论的多次波建模方法并组合其他方法有效衰减了浅水多次波。莺歌海地区的应用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不仅较好地衰减了多次波,提高资料信噪比,同时提高了地震数据的分辨率,改善了资料的波组特征。  相似文献   
62.

古侵蚀速率的时空变化规律是研究构造-气候-地表侵蚀之间耦合关系的重要线索。已有的研究多侧重于百万年(106)或百年(102)尺度上的侵蚀速率限定, 但对千年至十万年(103~105)尺度上的侵蚀速率限定较少。河流阶地的发育能够延续千年至十万年, 其沉积记录保留了大量流域侵蚀信号, 为建立该时间尺度上的流域古侵蚀速率记录提供了理想的数据支撑。本研究介绍了一种千年至十万年尺度上的流域平均古侵蚀速率计算方法。基于河流阶地10Be深度剖面, 约束阶地表面沉积物的10Be继承浓度和阶地面废弃年龄, 进而计算出多期阶地发育期间的流域平均古侵蚀速率。随后, 以青藏高原东北缘北祁连西段为例, 基于山前6条河流(自西向东分别为石油河、白杨河、北大河、洪水坝河、丰乐河和马营河)已发表的16个阶地10Be深度剖面数据(共81个10Be样品)和7个现代河道沉积物的10Be浓度数据, 建立了北祁连西段约200 ka以来的流域平均侵蚀速率记录(共23个侵蚀速率值)。结果表明, 北祁连西段千年至十万年尺度上的流域平均古侵蚀速率变化趋势与气候波动曲线之间存在较强的对应性, 揭示了气候变化是引起流域地表侵蚀的关键因素。上述实例证明, 应用河流阶地10Be深度剖面可有效地计算千年至十万年尺度上的流域平均古侵蚀速率, 并有助于深入剖析构造、气候和地表侵蚀过程三者之间的潜在关系, 进而推动活动造山带地区定量地貌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3.
基于Matlab的断裂带温泉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地震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Matlab开发出地下流体分析软件,对比分析了甘肃西秦岭北缘的武山、街子和清水温泉水化学组分特征;初步分析了温泉水水质类型、补给来源、水-岩平衡状态以及循环深度,并讨论了温泉水深循环对地震活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温泉水均为大气降水成因,其水化特征受围岩的控制作用;清水温泉水的成熟度没有武山和街子温泉水高.地下水循环深度较浅的武山温泉和街子温泉水化类型属于Na-HCO3·SO4·Cl,所处断裂的地震活动频繁;地下水循环深度较深的清水温泉水化类型属于Na-SO4·Cl,所处断裂的地震活动性弱.  相似文献   
64.
大兴安岭北段早古生代花岗岩主要分布于漠河—塔河一线。对漠河北部洛古河二长花岗岩开展岩石年代学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二长花岗岩中锆石为岩浆成因,LA-ICP-MS U-Pb测年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寒武世(486±3 Ma)。岩石具高硅(SiO2=62.75%~73.32%)、富碱(ALK=8.30%~9.45%)、高铝(Al2O3=13.97%~16.53%)、低镁、低钙和低钛的特点,铝饱和指数A/CNK为0.91~1.10,属偏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SiO2与Al2O3和P2O5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富集Rb、Th、U、K、Zr、Hf等元素,而强烈亏损Ba、Nb、Ta、Sr、P、Ti等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图中呈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右倾型配分模式,显示了Ⅰ型花岗岩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洛古河岩体形成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与额尔古纳等微陆块碰撞造山晚期由挤压体制向拉张体制转换的后碰撞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65.
混凝土的渗透性与耐久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渗透性是混凝土耐久性中最重要的内容。论述了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以及混凝土渗透机理和渗透性与耐久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6.
在收集国内外高光谱技术发展、地质应用与研究实例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国内外高光谱地质应用的现状及其主要进展,并简要介绍了高光谱地质应用的主要技术。结合地质应用成功的实例,分析了高光谱遥感卫星技术在矿物识别与填图、岩性填图、矿产资源勘探、矿业环境监测、油气渗漏监测等地学方面的应用优势与前景,同时指出了目前高光谱遥感卫星技术地质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7.

河南省新乡市汉代空心砖墓考古中,发现有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东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这2种小哺乳动物标本。可鉴定标本数(NISP)总计40件,中华鼢鼠、东北鼢鼠最小个体数(MNI)均为3。中华鼢鼠下臼齿嚼面视齿脊排列呈斜"ω"形,m1舌侧3个凹角(凹沟),唇侧2个凹角;m3、m3舌侧和唇侧均有2个凹角。中华鼢鼠上门齿宽3.00~3.10 mm。上第3臼齿长2.74~3.20 mm,宽1.86~2.08 mm。下齿缺长6.50 mm,m1~m3总长11.30 mm。下门齿宽2.76~3.00 mm。m1长4.40~4.64 mm,宽2.76~3.00 mm。m2长3.80~3.84 mm,宽2.36~2.80 mm。m3长2.50~2.76 mm,宽1.80 mm。东北鼢鼠下门齿釉质颜色比中华鼢鼠略浅。下门齿小于中华鼢鼠,m3后端退化状态也比中华鼢鼠明显。东北鼢鼠下齿缺长6.16 mm,m1~m3总长12.58 mm。上门齿宽2.36~2.60 mm。下门齿宽2.26~2.40 mm。m1长4.52 mm、宽2.40 mm,m2长3.80 mm、宽2.20 mm,m3长2.90 mm、宽1.90 mm。我国历史时期田野考古中,小哺乳动物标本采集及研究工作很少。新乡地区现今仍生活有中华鼢鼠、东北鼢鼠,但其在历史时期生存情况未有过考古研究。该次在新乡汉墓中发现中华鼢鼠、东北鼢鼠,是新乡地区考古中首次发现鼢鼠遗骸,同时也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及其以后历史时期考古中发现鼢鼠属材料最多的地点。本研究工作反映,小哺乳动物考古应在我国考古发掘中受到更多重视。新乡汉墓中华鼢鼠、东北鼢鼠遗存的发现,指示该地区现今肥沃的砂质耕地和林灌植被等在汉代时已经是人们稳定的生态背景和自然环境。中华鼢鼠、东北鼢鼠均是习于独栖的穴居动物,这些动物个体集中出现在汉墓中,应是当时古居民捕食及随葬文化造成的结果。这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及其以后历史时期考古中首次确定古代居民对中华鼢鼠、东北鼢鼠进行捕食现象,以及利用中华鼢鼠、东北鼢鼠进行随葬的考古学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8.
介绍了FEMA273给出的传统结构线性静力分析方法,并用该法分析附加粘滞流体阻尼器结构,给出了附加粘滞流体阻尼器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具体分析方法.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精确性,对设计好的附加黏滞阻尼器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动力分析,动力分析使用的人工波加速度反应谱形状与设计消能结构时使用的设计反应谱相匹配.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评估附加流体阻尼器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特别是在消能结构初步设计和分析阶段.  相似文献   
69.
阿尔金群为阿尔金构造带的古老变质基底,由于缺乏精确的同位素测年数据,对其形成时代尚存争议。运用LA-ICP-MS 锆石U-Pb 定年分析方法,对阿尔金山南缘清水泉地区阿尔金群中的斜长角闪岩进行了年代学测定,并初步探讨其地质意义。锆石CL图像具有多晶面面状结构,无岩浆锆石具有的震荡环带和核边结构,Th/U比值大多都较低(<0.1),显示变质锆石的特点。18个锆石颗粒的19个测点给出的207Pb/206Pb年龄介于(1786±16)~(1877±12)Ma之间,加权平均值为(1827±13)Ma(MSWD=4.4,1σ)。区域地质与同位素年代学新资料表明,阿尔金山南缘清水泉地区在古元古代晚期存在一期构造-热事件,本期事件与吕梁运动的时限相吻合,在全球尺度上可能是古元古代哥伦比亚超大陆汇聚-裂解事件在该地区的响应,也证明阿尔金山存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的变质基底,并且为探讨阿尔金构造带前寒武纪构造-热事件和演化历史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70.
农村居民点空间优化重构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中国湖北省鄂州市为研究区,从人的生存生活需求出发,构建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估鄂州市宜居性高低;通过网络分析法构建城乡人口流动网络,发现乡村人口流动规律。在此基础上,综合宜居性和人口流动强度的组合特征进行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结果表明:(1)鄂州市整体宜居性较高,其中,生存保障功能差距较小,而生活服务功能和生活提升功能差距较大;(2)人口按照主城区、所属镇、附近优势城镇的优先顺序流动;城镇辐射范围有限,现有的点轴结构不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亟需发展中心村、一般村、基层村形成完整的乡村结构,带动全域发展;(3)基于乡村宜居性和人口流动强度将居民点划分为搬迁撤并类、城郊融合类和集聚提升类(中心村、一般村和基层村)。该研究可重塑乡村发展核心,完善乡村结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为人口快速流动区乡村聚落重构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