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53篇 |
免费 | 550篇 |
国内免费 | 74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60篇 |
大气科学 | 273篇 |
地球物理 | 537篇 |
地质学 | 1581篇 |
海洋学 | 386篇 |
天文学 | 87篇 |
综合类 | 271篇 |
自然地理 | 3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135篇 |
2022年 | 230篇 |
2021年 | 268篇 |
2020年 | 208篇 |
2019年 | 212篇 |
2018年 | 192篇 |
2017年 | 203篇 |
2016年 | 204篇 |
2015年 | 212篇 |
2014年 | 220篇 |
2013年 | 204篇 |
2012年 | 186篇 |
2011年 | 185篇 |
2010年 | 186篇 |
2009年 | 130篇 |
2008年 | 131篇 |
2007年 | 110篇 |
2006年 | 87篇 |
2005年 | 95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57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4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0年 | 2篇 |
1958年 | 5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TRMM降水资料在青藏高原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利用32个观测台站降水资料,在江河源区以均方根误差(Nrmse)、相对误差(BIAS)和相关系数等指标对TRMM降水数据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TRMM降水数据有较好的适用性,与观测数据相比误差在偏负10%以内,在月时间尺度上两者相关系数达到0.9以上。把TRMM数据应用到整个青藏高原,给出了整个高原1998~2009年降水的年均、季均、月均空间分布。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东南部年降水量达到1000mm/a,而西北部仅为200mm/a左右,特别是北缘低于100mm/a;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冬季降水很少。 相似文献
982.
作者在文中系统地解析了PowerBuilder在客户/服务器模式下与Sybase进行连接及应用的过程。详细说明了如何在PowerBuilder中调用存储过程与Sybase进行接口的方法,并提出如何在PowerBuilder中检查网络状态的方案。 相似文献
983.
土壤全氮(TN)、全磷(TP)及氮磷比(N/P)是衡量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其空间异质性特征对土壤养分管理以及生态环境监测等政策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土样采集和室内实验分析,结合地统计分析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方法,对建三江地区表层(0~20 cm)土壤中的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空间变异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全磷以及氮磷比的均值分别为2.49×10-3、0.81×10-3和3.20。土壤全氮和氮磷比空间自相关性很强,而土壤全磷空间自相关性处于中等程度,且均符合指数模型。从空间分布来看,土壤全氮高值区主要呈斑块零星分散在东部、南部和西北地区,而低值区主要在西北和中西部地区零星分布;土壤全磷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北地区,中部地区则为低值地区;土壤氮磷比分布则呈镶嵌状,高值区以斑块状分散于中部、南部和东北部地区,而低值区主要位于西北地区。研究区土壤类型、第四系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土壤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重要结构性和随机性因素,而土壤母质和地貌类型则对土壤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84.
该文采用中国气象局月值站点数据和JRA-55资料分析华南前汛期降水特征及其与大气热源的关系。发现4—6月降水中心从南岭地区转移到珠三角地区,同时伴随副高东退北抬。6月降水范围和强度最大,降水空间分布的典型模态是全区变化一致型。降水偏多年副高异常偏西,西南气流强盛,华南地区大气整层被强热源控制,且伴随显著上升气流。菲律宾以东和孟加拉湾西侧被异常冷源控制,伴随强下沉气流,异常冷热源在400 hPa高度达最强。合成和相关分析表明,前汛期菲律宾以东异常冷源加强下沉气流,使副高西伸加强,利于东南气流沿南海北上。孟加拉湾西侧异常冷源加强低空气流反气旋式辐散,从而使冷源东侧的印缅槽加深东进,利于西南暖湿气流北上。来自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北上在华南地区汇合,而华南地区异常强热源抽吸低空气流辐合上升,从而造成前汛期降水偏多。降水偏少年也可采用相似机理来解释。 相似文献
985.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集合预报系统资料,评估和讨论了2008年1月我国南方发生严重冰冻雨雪灾害期间欧亚中高纬阻塞形势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2008年1月阻塞形势发生频率极端偏高,ECMWF集合预报的阻塞发生频率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逐渐降低.环流预报效果检验表明,预报时效大于6d时,集合平均的预报效果好于确定性预报,因此集合预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中期预报时段.对阻塞形势的可预报性的分析表明,阻塞崩溃期间的可预报性低于阻塞建立期间.另外,通过集合预报可以获得阻塞发生的概率,从而提前为预报员提供可能发生阻塞的信号. 相似文献
986.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actual continuous materials of hilly area, we analyse the structures of the wind and temperature fields of planetary bounday layer over hill terrain under different weather conditions. A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eing similar to the situation in flat area, the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has striking characteristics of daily variation and distinct regularity. We also find that in certain weather situation or under certain weather conditi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principally determined by complex effect of such factors as the features of specific radiation field and intensity of turbulent exchange, and the advection of wind, and the thermodynamic effect of valley or lake-land, and the extending direction of valley, as well as difference between states of sunlessness and sunshine of the surface. Therein, the local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where the reference station stands, is of considerable importanc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etary boundary over hill terrain (shortened as HTBL). These results not only help us to disclo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over hill terrain in theory, but also are of great value in practice, like developing hilly area, and implementing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 etc. 相似文献
987.
研究了在带有习惯形成,随机机会集,随机工资和劳动供给弹性的生命周期模型下的消费-投资和闲暇选择问题.在股票支付红利情形下,利用随机微分方程,建立了带有红利情形的证券市场模型.在投资者偏好由不可分离的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指数刻画下,给出了投资者最优消费-投资与闲暇选择策略的显式表达式. 相似文献
988.
989.
西准噶尔谢米斯台地区是研究准噶尔洋盆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新发现的双峰式火山岩为开展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载体,对其物质组成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U Pb年代学等进行研究,判别成因机制和大地构造环境,对恢复造山带大地构造格局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获得如下认识:该套双峰式火山岩为碱性玄武岩-钙碱性流纹岩组合,流纹岩LA ICP MS锆石U Pb年龄(4318±23) Ma;玄武岩来源于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部分熔融,流纹岩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早志留世弧后盆地初始演化阶段;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西准噶尔谢米斯台地区在早古生代存在完整的沟-弧-盆体系。 相似文献
990.
原型盆地恢复有助于盆地构造—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和揭示盆山耦合,对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最新的钻井、测井及露头资料,以沉积相为研究实体,运用盆—山结合的思路,由点—线—面进行分析,重建了鄂尔多斯盆地晚石炭世本溪组沉积时期的构造—沉积环境,研究了原型盆地特征及性质。本溪组沉积期,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具有东西分异的特征:淳化—庆阳—吴起地区及北部伊盟地区为暴露剥蚀区,东部为克拉通内坳陷盆地,西部为克拉通边缘裂陷盆地。乌达—呼鲁斯台及鄂尔多斯—神木地区发育三角洲相,并向南逐渐推进;鄂西石嘴山、环县及鄂东府谷、延安地区以环带状潮坪—泻湖相为主,受间歇性海侵影响;吴忠、柳林—吉县地区发育低能的泻湖相;中卫—中宁、韩城及以东地区发育不同深度的陆棚及开阔台地。该时期盆地构造环境表现为南北向双向俯冲、贺兰拗拉槽再活化,格局经历了南隆北倾向北隆南倾的转变。受此影响,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古地理格局开始由东西分异逐渐向南北分异转变,受东西两侧海侵影响沉积相带呈环带状展布,但在盆地北部发育潮控三角洲,表现出近缘特征。晚石炭世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环境与原型盆地特征与其对周缘大地构造运动的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