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46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传统的海冰检测手段都存在着受天气影响或实时检测成本太高的缺点,为了更实时有效的检测海冰,减轻海冰灾害对于我国的影响,并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本文研究了GPS反射信号(GPS-R)技术检测海冰的可能性。通过对2013年2月下旬在中国天津渤海湾的岸基架设GPS信号接收机所接收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使用不同特性的反射海域(几乎全为海水或是海冰)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其结果显示极化比值(反射左旋信号与直射右旋信号的比值)能够明显反演海冰密集度。本文首次将GPS-R技术应用于国内自主设计的渤海海冰检测实验中。  相似文献   
32.
为提高网络在线教学效果,适应疫情期间线上教学需求,本文基于Moodle开源在线教育平台构建了广泛适应的变形监测网络在线课程资源库。简述了Moodle在线课程建设的过程、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重点讨论了试题库、案例库及线上线下交流模块的开发步骤。根据双一流建设与工程认证的OBE教学理念,对变形监测技术网络课程教学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问题及毕业要求达成值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网络在线课程的应用,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师生交流,降低了教师上课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合理制定课程目标,有效评价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和持续改进教学手段,对提高变形监测技术课程教学效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3.
监控视频中动态目标的精准定位与跟踪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已成为监控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视频动态目标检测仅依赖图像特征数据,忽略了与地理坐标系精准匹配,特别是对于多个摄像机覆盖的区域,拍摄的角度不同,投影后形成的图像空间分辨率也不同,因此,难以满足智能监控在复杂的地理场景中全方位时空信息感知。本文提出一种多摄像头协同的视频监控图像与地理空间数据互映射模型构建方法来获取动态目标的轮廓和地理位置等时空信息,首先建立监控图像信息与地理空间数据的互映射关系,将观测角度不同、尺度不同和空间分辨率的监控图像置于同一坐标系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融合Canny算子与背景减法来检测目标的边缘信息;然后采用质心偏移算法还原目标在该场景的实际位置,从而实现多角度下连续跟踪,提升地理场景的时空理解力和分析力,提高动态目标的精准定位与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34.
刘德权  董连慧  唐延龄 《地质学报》2014,88(12):2464-2476
陈毓川院士自1977年在新疆从事铁矿研究迄今近40年来,尤其是近年来仍然坚持每年赴新疆考察研究和指导工作,在新疆成矿理论创新和地质找矿重大突破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他带领和指导下,开展了新疆成矿系列4个专题研究和1∶150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床成矿系列图》编制和出版;圆满地完成了新疆固体矿产两轮成矿区划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促使新疆成矿理论研究成果居全国领先水平;在国家科技攻关“305”项目中发挥了技术指导的核心作用,主持了4个重大课题(专题)的研究,出版了6部学术专著,有1项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新疆新一轮固体矿产普查、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21世纪新疆358专项、新疆深部找矿专项、新疆地质勘查中央基金专项等方面也起到了关键性的技术指导作用,促进了新疆地质找矿重大突破,为把新疆建设成我国重要战略资源基地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35.
正1 Introduction In the present paper,MgCl2·6H2O,FeCl3·6H2O,and CeCl3·6H2O were used as raw materials in the precipitationhydrothermal method to synthesize MgF eC e hydrotalcite.The effects of the Fe:Ce molar ratio on the composition,crystal structure,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hydrotalcite are examined.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S),X-  相似文献   
36.
古恒宇  劳昕  温锋华  赵志浩 《地理学报》2022,77(12):3041-3054
准确认识和把握21世纪前20年中国人口迁移的地理格局和影响因素,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区域均衡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借助特征向量空间滤波泊松伪最大似然估计(ESF PPML)引力模型,基于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05年和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研究了2000—202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主要结论为:① 2000—2020年间人口迁移格局总体稳定,具有较强的不平衡性和网络溢出效应,大量人口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迁移至东部地区;② 人口迁移格局稳中有变,不平衡程度和空间集聚程度逐渐减弱,人口迁移和人口分布显现出南北分异趋势,东北地区人口迁出强度不断增强; ③ 传统引力模型因素(人口规模、地理距离)、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工资差异、科技教育投入占比、医疗水平)、社会网络因素、环境舒适度(PM2.5浓度)以及生活成本(住宅价格占比)共同影响人口迁移格局;④ 区域经济差异对省际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弱化,人口迁移逐渐转变为对工资收入、高质量公共服务、环境舒适度等多因素考虑的决策过程,生活成本逐渐对人口迁移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7.
对珠海凡纳滨对虾淡水养殖池塘浮游植物及其理化因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中共检出浮游植物143种,优势种主要有林氏藻、螺旋鱼腥藻、小颤藻、微囊藻和点状平裂藻等,物种多样性指数在0.24~2.77之间,优势度与多样性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r=-0.984;而均匀度与多样性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0.967,养殖后期优势度不高,浮游植物的密度及化学因子的浓度到后期都有所上升,藻类密度的剧烈变化会引起氨氮和硫化氢含量的变化;藻类密度的波动滞后于无机氮的波动,群落演替具有突发性、时间短、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38.
地震过程中相当可观的一部分能量消耗于裂隙的活化与形成,来自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一号孔(WFSD-1)的随钻流体表明,地震新形成的裂隙对应有较强的流体异常,它们为流体的入侵提供了良好的通道。随钻流体呈非对称性分布于主滑移面的两侧,主要的流体异常带集中在主滑移带下方须家河组顶部120 m范围内,该带中气体的含量以及变动的频率明显高于上部相同的宽度范围以及下部沉积岩层,来自地球物理测井的资料同样显示这一带破碎严重并伴随有大量水的侵入,暗示汶川地震形成的裂隙具有非对称性分布的特征。这一特征可能同时受控于断裂上盘彭灌杂岩与下盘须家河组岩层的力学性质差异以及地震破裂过程中形成的非对称性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39.
利用2010年7月22日苏皖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数值模拟输出结果,考察了模式对MCC的模拟能力,并对模拟结果做了动力和热力诊断分析,以揭示盛夏江淮下游MCC的特征。结果表明:1) 三重嵌套网格距为3.3 km的区域WRF模式的模拟效果较佳,结果与实况一致,并可利用模拟降水的范围及强度来确定MCC的位置及演变。2) 此MCC维持约10 h,其南北不对称,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而随之北抬。MCC核心区对流层低层有水汽丰沛的入流,并有强辐合区,呈对流不稳定层结;中层有深厚的强上升运动,并因凝结潜热大量释放呈中性层结;高层则有出流;MCC核心区对流降水非常强。3) 在垂直剖面上,该核心区散度存在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柱状结构,此配置有利于强对流维持和加强,中低层以上有深厚的强上升气流柱,这些都是MCC核心区存在强对流的标志。该MCC的螺旋结构表明其中的强对流高度有组织。  相似文献   
40.
为揭示多级压气机中上下游叶轮对中间叶片叠加气动影响特性,阐述不同叠加干涉情况下下游叶轮进气角度变化,采用数值方法模拟了一级轴流和一级离心组成的组合压气机非定常流场。详细讨论了上游动叶尾迹和下游动叶势流对中间导流叶栅段气流非定常流动的异频和同频叠加干涉特性,依据计算结果,直观地展示了静叶通道中两种干涉间相互激励和抑制作用的位置和时间,与数学公式的推导结果相互印证。研究结果表明:当上下游动叶对中间静叶段异频干涉时,干涉的激励、抑制区域的轴向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当上下游动叶对中间静叶干涉频率相同时,干涉的相互激励、抑制区域的轴向位置不随时间发生变化,但干涉的激励、抑制区域的轴向位置受时序位置影响。另外,上游动叶尾迹与下游离心叶轮势流的不同叠加情况,决定着下游离心叶轮进口相对气流角的大小及波动幅值。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