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95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综述了近年来南极冰盖雪冰中NO- 3浓度的影响因素、NO- 3的来源、沉积后变化及其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的最新研究进展。尽管质子事件、超新星活动、陨石事件、火山喷发和核试验等各种突发事件都可能对南极雪冰中NO- 3浓度产生影响,但综述和模拟结果表明中低纬度对流层闪电和极地平流层来源可能是南极雪冰中NO- 3浓度本底的主要来源。综合研究表明,南极冰盖雪冰中记录的NO- 3浓度可能是其来源、传输路径、沉积过程以及沉积后变化等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132.
苏北地区泥岩欠压实现象与油气保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泥岩欠压实现象是苏北地区,特别是苏北盆地东台陷下第三系地层中重要的地质特征之一。在对泥岩欠压实现象的研究中发现,东台坳陷的泥岩中压力封闭形成时间早于毛细管封闭的形成时间,而且封闭能力较强,对第三系油气的早期保存起着重要作用。另外,欠压实的存在说明断裂、裂隙系统尚未能打破“暂时”的压力不平衡现象,具有欠压实现象的地层可以作为具有封挡能力的区域性的或圈闭的纵向封隔层。在苏北地区用欠压实表示泥岩层的封挡能力显示:新生界盆地地区和下第三系古、始新统封存条件最为优越;中生界欠压实现象不很普遍,其油气封存条件具有局部性;上古生界欠压实现象较明显,为苏北地区海相中、古生界地层中具有最优越封存条件的层系;志留系高家边组欠压实现象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33.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贴地层风沙流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梯度集沙仪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实测的2014年7—8月贴地层输沙量梯度观测资料(观测高度区间0~5 mm、5~15 mm、15~35 mm、35~85 mm),对沙尘天气过程贴地层风沙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沙尘天气(沙尘暴和扬沙)过程中,随着风速的增大,各高度层输沙量也随之增大。沙尘暴天气中,风速7.5 m·s~(-1)时,15~35 mm处的百分含量超过5~15 mm处的百分含量,风速7.5 m·s~(-1)时,15~35 mm处的百分含量达到最大,其余各高度含量变化不明显。扬沙天气中,风速8.0 m·s~(-1)时,百分含量最大值出现在35~85 mm高度处,占48.9%,风速8.0 m·s~(-1)时,大小依次为:15~35 mm(49.5%)35~85 mm(31.7%)0~5 mm(12.7%)5~15 mm(9.2%)。(2)两种天气过程中,沙粒的平均粒径在垂直高度上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粒径峰值均处在125~250 um,极细砂含量最高,细砂次之。与扬沙天气相比,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极细砂、细砂、中砂在各高度层上的含量略微下降,粉尘含量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34.
遥感尺度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56,自引:3,他引:56  
尺度是与空间现象有关的术语,在地学研究中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忽视遥感观测的尺度效应,使得对地观测难以获得精确的地表参数,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国际遥感界的重视,遥感物理建模和遥感数据应用都有尺度问题,像元尺度上地表参数的定量描述是建立遥感尺度转换模型和信息转换模型的基础,试图从尺度的定义,遥感尺度问题所涉及的内容和遥感尺度效应研究常用的技术方法等三个方面论述遥感尺度问题的研究进展,像元尺度上地表参数的定量描述是遥感信息尺度转换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5.
选取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和北缘过渡带肖塘地区2013年土壤热通量观测资料,初步比较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两种下垫面的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日变化尺度上,两个站点都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1月份塔中站土壤热通量日平均变化幅度小于肖塘站,日较差分别为58.9 W.m2和72.4 W.m2,4月份两站土壤热通量变化幅度较为接近,日较差分别为88.1W.m2、100.1 W.m2。7、10月份塔中站土壤热通量变化幅度明显高于肖塘站,日较差分别为99.0 W.m2、53.7W.m2,100.3 W.m2、73.3W.m2。(2)不同天气条件下两个站点土壤热通量变化都有很大差异。晴天,塔中站和肖塘站土壤热通量变化都呈现出单峰型,变化幅度较一致,日较差分别为119.7 W.m2、119.1 W.m2。沙尘天和雨天受云层或降水的影响土壤热通量变化波动较大,沙尘天塔中站变化幅度小于肖塘站,日较差分别为83.6 W.m2、133.1 W.m2;雨天塔中站和肖塘站变化幅度都很剧烈,日较差分别为70.6 W.m2、66.6 W.m2。(3)年变化尺度上,塔中站土壤热通量在7月份达到最大值(7.7 W.m2),在11月出现最小值(-5.3 W.m2),肖塘站7月份出现最大值(4.2 W.m2),11月份出现最小值(-10.2 W.m2)。塔中站和肖塘站土壤热通量年总量差异很大,塔中站为16.8 W.m2,能量由大气向土壤传递,土壤为热汇,而肖塘站则为-34.9 W.m2,能量由土壤向大气传播,土壤表现为热源。  相似文献   
136.
大兴安岭北段斯木科流纹质碎斑熔岩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兴安岭北段斯木科地区发育一种具有独特结构特征的火山岩石类型——流纹质碎斑熔岩,其具有熔岩和熔结凝灰岩的双重结构.岩石富Si、碱,Na2O/K2O=0.61~0.82,轻稀土富集,Eu亏损强烈,富集Rb、Th,亏损Ba、K,与同期流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同,其区别主要在岩相学上.二者均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环境,属于由于岩浆向上运移、定位过程的不同而形成的"同质异相体".  相似文献   
137.
不同地层条件下复合土钉墙轴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合土钉墙是一种新型的支护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土钉支护。本文将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分别应用于饱和黄土地层和粉喷桩复合地层,并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对其在不同地层条件和不同开挖阶段的轴力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复合土钉所受的轴力不仅随地层条件的不同而不同,而且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这些结论将为以后设计复合土钉墙和进行基坑开挖过程中事故的防范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8.
西施舌人工育苗及幼虫、稚贝生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西施舌 (Coelomactraantiquata)室内人工育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西施舌在广东的繁殖高峰期为 5~ 6月 ,用阴干加流水刺激的方法诱导亲贝排放精卵 ,其受精率和孵化率可达 98%左右。 1997年和 1999年两次育苗试验结果 :在盐度为 2 6 .0 0~ 32 .0 0、水温为 2 3~ 2 6℃条件下 ,幼虫在培育密度为 1~ 2mL- 1时生长较好 ,经 9~ 10d培育 ,可进入附着变态期 ,其壳长生长速度为14 .1μm·d- 1。稚贝阶段在日流水量为育苗水体的 1.5~ 2 .0倍时取得较好效果 ,其壳长生长速度为 112 .4 μm·d- 1。  相似文献   
139.
The Bamble sector of southern Norway comprises metagabbros and metasediments that were metasomatically altered to various extents during a late stage of the Sveconorwegian orogeny (~1.06 Ga). The infiltration of highly saline brines along veins led to penetrative scapolitization and albitization on a regional scale and the local deposition of Fe–Ti oxides. Typical secondary mineral assemblages include either scapolite + apatite + amphibole + phlogopite + tourmaline, or albite + epidote + calcite + chlorite + white mica, indicating that the fluids introduced large amounts of Na, Cl, Mg, Ca, K, P, and B to the system. Metasomatic tourmaline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alteration stages as identified by variations in major-element composition and initial 87Sr/86Sr were analyzed for B isotopic compositions to constrain possible source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hydrothermal fluid(s). Measured δ11B values range from ?5 to +27 ‰ relative to SRM-951, suggesting marine evaporites interlayered with various amounts of continental detritus and pelagic clay as a possible B source reservoir. The influence of a seawater-derived component is clearly indicated by the heavy B isotope signature of tourmaline related to Al–Mg-rich metapelites. In contrast, negative δ11B value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influence of pneumatolytic fluids associated with granitic pegmatites. On a regional scale (i.e., several km), δ11B values in tourmaline vary widely, whereas variations within a single outcrop (tens of m) are typically small and can be ascribed to different generations of tourmaline related to several fluid pulses.  相似文献   
140.
通过实例 ,介绍了一种路基压实密度原位测试新技术———附加质量法 ,并对其原理、方法技术、使用仪器设备及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叙述 ,最后认为该方法技术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