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8篇
  免费   1085篇
  国内免费   1321篇
测绘学   347篇
大气科学   1320篇
地球物理   1556篇
地质学   2774篇
海洋学   559篇
天文学   277篇
综合类   588篇
自然地理   74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304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337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331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297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197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淄博市洪山、寨里煤矿区隐伏的奥陶系灰岩裂隙岩溶水污染严重。水质污染突发于矿坑全面闭坑以后,污染范围与矿坑水区一致,地下水污染组份与矿坑水的高含量组份相同。水质恶化主要由矿坑水串层污染所致。在此针对串层污染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2.
介绍了亚洲沙尘暴遥感监测的一些新方法,并对监测结果与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这些结果能够为GCM全球尺度沙尘模型提供参数和验证数据。本次研究结果为亚洲沙尘暴的中长期预测/预警系统提供了新的遥感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3.
地理要素的空间关系在GIS空间数据建模、空间分析、地图自动综合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如何快速判断要素间空间关系是否发生变化,从而有效维护空间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对目前现有的有关地理空间关系描述及其集成推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分类,分析了它们的适应性与特点,并就本研究方向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4.
摄影测量数据库主要存储和管理数字地图成果数据,包括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数字矢量地图数据(DLG)、数字影像地图数据(DOM)和数字栅格地图数据(DRG)。本文主要介绍了摄影测量数据库的设计、建立以及应用分析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5.
基于遥感信息的华北冬小麦区域生长模型及模拟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卫星遥感估产和作物生长模拟在作物监测和产量预测方面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遥感估产难以揭示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内在机理,作物模拟在区域应用时初始值的获取和参数的区域化遇到很多困难。如何利用二者的互补性使其相互结合受到人们关注。该文在Wofost模型本地化和区域化的基础上,首次利用同化法的思路探讨了MODIS遥感信息与华北冬小麦生长模拟模型结合的可行性和方法,初步建立了潜在生产水平(水分适宜条件)下区域遥感-作物模拟框架模型(WSPFRS模型)。模拟结果显示:WSPFRS模型对区域尺度的出苗期重新初始化后,模拟的开花期、成熟期空间分布的准确性比Wofost模拟结果有所改进;利用遥感信息对区域尺度上返青期生物量重新初始化后,模拟贮存器官干重的空间分布更接近实际单产的分布,贮存器官干重的高值区与实际高产区基本相符。该研究将为下一步实际水分供应条件下基于遥感信息的冬小麦区域生长模拟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班公湖—怒江构造带西段三叠纪—侏罗纪构造—沉积演化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王冠民  钟建华 《地质论评》2002,48(3):297-303
班公湖-怒江构造带西段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特提斯构造域东端,横跨班公湖-怒江断裂带。三叠纪-株罗纪期间,其构造-沉积演化经历了大陆初始裂谷(T)、原洋裂谷(J1)、残余弧后盆地(J2-J3)阶段。初始裂谷阶段的拉张是呈南断北超的半地堑式由东向西进行的,逐渐形成地堑式原洋裂谷盆地。中晚侏罗世,南部新特提斯洋壳开始北各俯冲,产生的区域挤压应力使原洋裂谷逐渐封闭,裂谷盆地的小洋壳表现出以南向俯冲为主的双向式腑冲,同时伴生区域热沉降,盆地具残余弧后盆地的性质。该阶段,羌南地区发育碳酸盐岩为主的稳定陆缘沉积,冈度斯-念青唐古拉板片北部则形成广泛南超的近源碎屑沉积。  相似文献   
107.
马金清 《福建地质》2002,21(4):200-205
就当前福建基础地质调查研究中涉及的华夏古陆,岩浆构造活动,地质构造等有关问题研究现状及各自不同认识作初步归纳。并对其进一步研究方向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08.
苏皖地块--特提斯演化阶段独立的构造单元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苏皖地区的基底性质、晚元古代-中生代特征的沉积-火成建造、区域成矿和构造专属性,结合古地磁资料,提出了苏皖地块是特提斯演化阶段独立的构造单元的观点。它以苏鲁洋与华北克拉通间隔。震旦纪-早古生代的建造及变形特征与扬子克拉通有差异。石炭纪末和早二叠世的沉积和生物群表明它当时是古特提斯洋域里的一个中间地块,此时它已独立于扬子克拉通之外。三叠纪时苏鲁洋发生过大规模的消减但未闭合,因而苏皖地块的晚三叠世植物群与扬子克拉通有较明显区别。苏皖地块与华北克拉通(指胶辽地块)碰撞可能发生在早白垩世,该地区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与之有关。之后,苏皖地块成为亚洲大陆雏形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9.
The generalized model of differential hysteresis contains 13 control parameters with which it can curve‐fit practically any hysteretic trace. Three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s are developed to estimate the control parameters of hysteresis for different classes of inelastic structures. These algorithms are based upon the simplex, extended Kalman filter, and generalized reduced gradient methods. Novel techniques such as global search and internal constraints are incorporated to facilitate convergence and stability. Effectiveness of the devised algorithms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simulations of two inelastic systems with both pinching and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ir hysteretic traces. Owing to very modest computing requirements, these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s may become acceptable as a design tool for mapping the hysteretic traces of inelastic structures.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查明湘中盆地中-低温梯(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文章应用高分辨率ICP-MS、ICP-AES等方法对岩石与矿石进行了系统测定,并结合作者以往分析数据和实验地球化学结果,对该区盆地及周边基底地层与矿床中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水/岩反应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Sb、Au等成矿元素在元古界基底碎屑岩中具有高的背景含量,在近似成矿条件下的水/岩反应实验中,成矿元素的淋出率达20%~90%,元古界基底碎屑岩中的金(锑、钨)矿床的周围蚀变围岩中出现明显的金负异常区。而盆地内泥盆系统地层中的高锑含量仅局限于锑矿床(化)及其蚀变围岩中;湘中锑(金)矿床中的矿石与基底碎屑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特征,以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充分证明该区锑(金)矿床锑、金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元古界底碎屑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