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692篇 |
免费 | 10360篇 |
国内免费 | 766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628篇 |
大气科学 | 9306篇 |
地球物理 | 12772篇 |
地质学 | 30520篇 |
海洋学 | 5894篇 |
天文学 | 3225篇 |
综合类 | 5353篇 |
自然地理 | 502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5篇 |
2024年 | 677篇 |
2023年 | 939篇 |
2022年 | 1676篇 |
2021年 | 2016篇 |
2020年 | 1938篇 |
2019年 | 1780篇 |
2018年 | 6224篇 |
2017年 | 5465篇 |
2016年 | 4350篇 |
2015年 | 1933篇 |
2014年 | 2261篇 |
2013年 | 2056篇 |
2012年 | 2916篇 |
2011年 | 4596篇 |
2010年 | 3993篇 |
2009年 | 4198篇 |
2008年 | 3592篇 |
2007年 | 3882篇 |
2006年 | 1554篇 |
2005年 | 1509篇 |
2004年 | 1454篇 |
2003年 | 1456篇 |
2002年 | 1436篇 |
2001年 | 1131篇 |
2000年 | 1251篇 |
1999年 | 1601篇 |
1998年 | 1312篇 |
1997年 | 1358篇 |
1996年 | 1125篇 |
1995年 | 1031篇 |
1994年 | 928篇 |
1993年 | 814篇 |
1992年 | 658篇 |
1991年 | 482篇 |
1990年 | 334篇 |
1989年 | 368篇 |
1988年 | 316篇 |
1987年 | 220篇 |
1986年 | 182篇 |
1985年 | 137篇 |
1984年 | 111篇 |
1983年 | 88篇 |
1982年 | 78篇 |
1981年 | 75篇 |
1980年 | 70篇 |
1979年 | 33篇 |
1978年 | 16篇 |
1976年 | 12篇 |
1958年 | 2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卫星测高研究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卫星测高是利用空间技术进行海洋观测的崭新技术手段。GEOSAT卫星的升空又使得这一研究向前大大地推进。本文简要介绍卫星测高在确定大地水准面精度、研究岩石圈特性、探测海底深部构造、研究海洋动力环境以及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93.
黄河兰州谷地新构造运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分析新构造运动在黄河兰州谷地的表现,证明自上新世末以来本区新构造运动强烈,相继发生过3次主要构造事件,制约和影响黄河兰州谷地的形成、发育及环境演变。新构造运动以脉动式整体抬升和差异式断块运动的方式活动,使本区自2.4Ma以来上升约800m。由于特定的地貌位置和特殊的区域地质构造,本区新构造运动完全受制于青藏高原阶段性强烈隆起。 相似文献
994.
Multi-layer Tectonic Model for Intraplate Deformation and Plastic-Flow Network in the Asian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ang Shengzu Institute of Geology State Seismological Bureau Beijing Liu Linqun 《《地质学报》英文版》1993,67(3)
In a large area of the east—central Asian continent there is a unified seismic network system composed of two families of large—seismic belts that intersect conjugately. Such a seismic network in the middle—upper crust is actually a response to the plastic flow network in the lower lithosphere including the lower crust and lithospheric mantle. The existence of the unified plastic flow system confirms that the driving force for intraplate tectonic deformation results mainly from the compression of the India plate, while the long-range transmission of the force is carried out chiefly by means of plastic flow. The plastic flow network has a control over the intraplate tectonic deformation. 相似文献
995.
996.
PDC钻头切削齿受力随布齿密度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布齿方式的3个PDC切削齿同步连续切削转动的岩石为模拟井底钻头切削齿实际工作状态,用切削岩石时相同的布齿参数切削砂轮来磨损切削以模拟切削的以模拟切削齿磨状态,试验研究了不同磨损程度的切削齿受力与布齿密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7.
998.
从综合地层学观点论华南浅海相泥盆系—石炭系的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和层地层学综合研究表明,华南浅海相区与Siphonodellapraesulcata带和S.sulcata带之间的界线相当的泥盆系-石炭系的界线不仅高于Cystophrentis带楔界,而且还应高于引起Cystophrentis绝灭的海退事件层的顶界。 相似文献
999.
采自我国不同聚煤区的不同时代的89件煤样品,用中子活化分析法(INAA)分别测定了29种微量元素。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绝大多数微量元素的平均值高于世界的平均值,含量范围也较美国宽。我国各聚煤区不同时代间相比较,煤中大多数元素的平均含量和富集因数,从华南二叠纪至华北石炭—二叠纪到全国中-新生代逐渐降低。(2)中-新生代的煤中,元素间的相关性较好,华南二叠纪次之,而华北石炭—二叠纪的煤最差。(3)REE分布模式类型以中-新生代的煤最复杂;而华北石炭—二叠纪的煤较简单。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