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6篇
  免费   1457篇
  国内免费   2152篇
测绘学   878篇
大气科学   1577篇
地球物理   1954篇
地质学   4246篇
海洋学   1287篇
天文学   248篇
综合类   735篇
自然地理   1240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297篇
  2021年   429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385篇
  2017年   363篇
  2016年   480篇
  2015年   428篇
  2014年   504篇
  2013年   537篇
  2012年   562篇
  2011年   598篇
  2010年   579篇
  2009年   544篇
  2008年   522篇
  2007年   574篇
  2006年   446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450篇
  2001年   369篇
  2000年   320篇
  1999年   322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Vis5D是美国威士康星-麦迪逊大学空间科学与工程中心(SSEC)研制的可视化系统,主要有Bill Hibbard 和Johan Kellum 完成.Vis5D能够直观而清晰地显示3维立体图形,适用于中尺度研究结果,尤其是云物理结构研究.本文介绍了Vis5D的安装过程以及数据文件转换为v5d格式的方法,并以GRAPES数值模式输出产品为例进行了初步的可视化试验.  相似文献   
52.
The influence of gravity wave drag induced by cumulus convection (GWDC) on a simulated boreal summer climate was evaluated in a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For this, the GWDC scheme developed by Chun and Baik was implemented into a version of 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NCEP) global spectral model (GSM). Ensemble simulations with the two different convection schemes, the simplified Arakawa-Schubert (SAS) scheme and Community Climate Model (CCM) convection scheme, were conducted for the boreal summer of 1996. A cloud factor to modulate the stress intensity with respect to the cloud type was introduced in this study, in order to prevent unrealistic behaviors of the GWDC scheme in GSM. The effect of gravity wave drag on the zonal mean of wind and temperature fields was focused. On the whole, the effect of GWDC in this study is positive on the simulated seasonal climate. It is evident that biases in temperature in the polar region as well as in the zonal and meridional winds in the upper atmosphere are reduced. The percentage of reduction of the bias in zonal winds is about 10–20%. Such a response of the GWDC forcing widely appears not only in tropical regions but also in mid-latitude regions.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prominent in the case of the SAS scheme, which is due to the various convective cloud types. The magnitude of GWDC forcing is generally small, but still positive, in the case of the CCM scheme, which is due to rather homogeneous cloud types.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role of a particular GWDC forcing depends upon the inherent systematic biases of a particular model. It is concluded that incorporation of the GWDC parameterization in GCM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to improve the seasonal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53.
面向对象的高分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World View-2高分遥感影像数据为例,采用规则集开发的模式进行地图要素提取,对主要制图要素图像进行了分割、分类试验,实现了多尺度分割的层次构建和制图地物要素分级分类。  相似文献   
54.
编者按     
<正>三峡工程举世瞩目,是长江流域大保护与流域水安全保障的关键性枢纽工程。自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以来,在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同时,水库建成后,重庆至宜昌600多km的自然河道变成了人为控制的大型河流型深水水库,不仅在库区形成了诸如消落带、干-支流往复交融的独特生境,而且由于下泄水流、泥沙、营养盐等水文及生物地球化学要素的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55.
云南滇池微生物对磷循环与沉积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滇池磷的现代沉积作用的研究中发现,滇池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繁多,但能对磷溶解、转化、迁移、聚集、沉积的微生物主要有解磷菌和聚磷菌两类。在底泥磷高含量区域,解磷菌的种群和数量与底泥磷含量成负相关关系,与水体磷含量成正相关关系,而聚磷菌的种群和数量与底泥磷含量成正相关关系,与水体磷含量成负相关关系;在底泥磷低含量区域,上述相关性则相反。表明当解磷菌的种群与繁衍量大于聚磷菌的种群和繁衍量时,底泥中的磷向水体迁移,反之,水体中的磷向底质迁移、聚集。这个事实令人信服的证明了微生物对磷循环的重要作用。滇池这种活着的微生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磷的溶解、转化、迁移、聚集和沉积的作用,对古磷块岩微生物成矿说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且对以磷为限制性因子的湖、海、江河环境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56.
Sulfotransferase (ST) is the first enzyme discovered in association with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 toxin biosynthesis in toxic dinoflagellat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T activity in crude enzyme extraction of a toxic dinoflagellate species, Alexandrium tamarense CI01. The results show that crude enzyme can transfer a sulfate group from 3’-phosphoadenosine 5’-phosphosulfate (PAPS) to N-21 in the carbamoyl group of gonyautoxin 2/3 (GTX2/3) to produce C1/C2, but is inactive toward STX to produce GTX5. The crude enzyme is optimally active at pH 6.0 and 15°C. The activity is enhanced by Co2 , Mg2 , Mn2 and Ca2 individually, but is inhibited by Cu2 . Moreover, the activity shows no difference when various sulfur compounds are used as sulfate donor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ST specific to GTX2/3 is present in the cells of A. tamarense CI01 and is involved in PSP toxin biosynthesis. In addition, the ST from different dinoflagellates is species-specific, which explains well the various biosynthesis pathways of the PSP toxins in toxic dinoflagellates.  相似文献   
57.
基于实测波面的波浪力获取作为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以及数字孪生模型建立的必备环节,对海上风电数字化运维至关重要。为了满足更大的装机容量需求,单桩式海上风电基础趋于大型化,其尺度因子D/L也随之增大;并且实际海域均为非规则波,以尺度因子划分波浪力计算理论的方法对非规则波的适用性尚不明确。通过建立数值水槽,依据实际工况对不规则波与桩基的作用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入射波浪场与桩基所受波浪力,在此基础上,基于入射波浪场分别采用Morison方程以及绕射理论求解波浪力并将之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波浪力计算理论关于尺度因子的适用性,同时探究了波浪要素对计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Morison方程在波高较大时精度下降;相对于Morison方程,绕射理论在该尺度下的精度更高。最后,通过分析实测数据进一步探讨了典型工况下的波浪力特征,以期通过实测波面计算波浪力的方法为实际服役风机波浪力计算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8.
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中国地貌格局、古气候系统及晚新生代沉积体系发生巨变。青藏高原以东至边缘海的广大区域形成统一水系,将巨量沉积物搬运至中国东部连续堆积形成黄淮海平原。太行山的隆升、边缘海陆架的沉降,黄河的贯通及晚第四纪大规模海侵等,深刻改造了黄淮海平原的自然环境,至今仍然影响其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重要的科学问题。针对这些事件的研究,对于理解晚新生代黄淮海平原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缓解该地区目前紧张的人地关系提供理论基础。对晚新生代黄淮海平原形成发育的构造地貌过程、黄河贯通和晚第四纪海侵等重大事件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①青藏高原隆升是黄淮海平原当今地貌及海陆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②黄河贯通对黄淮海平原地表过程、水系演化及源-汇体系带来深远影响;③沿海地区晚更新世以来3次重要的海侵事件及相关的海陆相互作用,不但造成了沉积环境的变化,还形成了下切河谷特殊地貌景观;④晚新生代黄淮海地区重大地质事件的时间节点是中新世和晚第四纪。系统总结了黄淮海平原在构造-气候相互作用、地貌动态演化和年代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未来亟需对黄淮海平原开展多学科系统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59.
为适应生态地质调查和评价工作对成土母质研究的要求,以四川大凉山区为例,提出基于地质建造的成土母质分类方案,即以地质构造演化和地质建造环境为依据,结合残坡积物的成因类型对成土母质进行分类。大凉山区的成土母质可划分为第四纪冲洪积物、新近纪—第四纪砂泥岩类残坡积物、侏罗纪—白垩纪泥质岩类残坡积物、三叠纪砂泥岩类残坡积物、中生代中酸性岩类残坡积物、二叠纪基性—超基性岩类残坡积物、震旦纪—三叠纪砂泥岩类残坡积物、震旦纪—三叠纪碳酸盐岩类残坡积物、元古宙中酸性岩类残坡积物、元古宙火山碎屑岩类残坡积物、元古宙基性—超基性岩类残坡积物、元古宙变质岩类残坡积物等12类。研究表明,大凉山区成土母质和土壤存在差异性,但同一成土母质上的不同土壤类型具有一定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不同成土母质形成的同一种土壤类型存在较大的地球化学差异。因此,基于地质建造的成土母质分类方案既能有效反映不同构造背景和成岩环境下的成土母质差异,又能有效表征成土母质与其上土壤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0.
基于空间共享的空间库平台多源数据,设计开发了规划用地监测平台,对现状用地情况、规划用地情况、规划审批情况、土地存量情况、集体用地情况、棚户区情况等进行动态监测,为规划管理和规划研究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