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4篇
  免费   727篇
  国内免费   1114篇
测绘学   285篇
大气科学   870篇
地球物理   931篇
地质学   2202篇
海洋学   530篇
天文学   125篇
综合类   294篇
自然地理   47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4篇
  1966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沙龙滨  任健  蒋辉  Kuijpers A 《极地研究》2008,20(3):229-239
本文分析了西格陵兰Disko湾的表层沉积物硅藻,发现并统计了分属于39个属的78个硅藻种及其变种。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对Disko湾表层沉积硅藻组合进行了分类:组合Ⅰ为Fragilariopsis cylindrus-Fragilariopsis oceanica组合,主要分布在西格陵兰Disko湾南部的近岸和外海处;组合Ⅱ为Detonula confervaceae休眠孢子-Thalassiosira nordenskioeldii组合,都分布在Dis-ko湾北部海域。其中,根据海流等环境要素的不同,组合Ⅰ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亚区:组合Ⅰa为F.cylindrus-F.oceanica-Pauliella taeniata组合,主要分布于沿岸海区;组合Ⅰb为F.cy-lindrus-F.oceanica-Thalassiosira antarcticavar.borealis休眠孢子-Thalassiosiracf.antarcticavar.borealis组合,分布于外海区域。  相似文献   
982.
采用表观分类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从发病的养殖红鳍东方()中分离的细菌进行了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主要包括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较系统的表观分类学指征鉴定;同时对代表菌株进行了16S 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测定了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分离菌为弧茵属(Vibrio Pacini 1954)的杀对虾弧菌(Vibrio penaeicidasp.nov.Ishimaru et al 1995).代表菌株(Hc051105-6株)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不包括引物结合区)为1443bp(GenBank登录号:EU073023),代表菌株(HC051105-8株)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不包括 引物结合区)为1450bp(GenBank登录号:Eu073024).择代表菌株做对健康红鳍东方鲀的人工感染试验,认为分离鉴定的杀对虾弧菌在被检红鳍东方鱼电病例具有一定的病原学意义.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供试37种抗菌药物中,在一些药物中存在耐药性的菌株间差异.  相似文献   
983.
BP人工神经网络在渤海湾叶绿素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误差反向传播(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天津赤潮驴驹河赤潮监控区各种理化因子与叶绿素-a之间的映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各种理化因子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非线性对应关系,可间接地用于该地区的赤潮预测.  相似文献   
984.
提出基于方差-尺度规律的新型插值方法评价体系,根据“在给定研究区域内,变量的统计方差随尺度增大而减小”的理论规律,提出三项预设的评价准则。以DEM插值应用为例,选取高精度曲面模型、样条插值、克里金插值、反距离权重插值4种方法进行对比评价。数值实验表明,方差-尺度递变趋势的评价准则值得存疑。两组DEM插值案例表明,地形的复杂特性、插值算子的光滑效应以及尺度的综合效应致使理论的渐变规律无法达到。引入采样方差值后,不同采样密度下仍可以将方差变化趋势及方差的整体大小作为精度评价准则,在对第二、第三条预设评价准则修缮后确立三项评价准则。综合所有案例可知,此评价体系原理简单、操作方便,为DEM插值方法评价提供了一套新的标准和框架,并且可针对不同采样密度条件提出完善的插值方法适用性建议。  相似文献   
985.
北黄海盆地东部M隆起构造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黄海盆地是中国东部近海中生代断陷型盆地,详细记载着中国东部复杂的构造活动信息,期间经历了多期岩浆活动和构造反转。M隆起位于北黄海盆地东部,其构造活动记录比周边的坳陷更为详细。为充分认识M隆起的地质结构及沉积响应关系,在充分利用地震、钻测井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背景,从构造运动学和动力学等方面探讨分析其构造演化历程,进而为北黄海盆地乃至中国东部地区的构造演化提供新的依据。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及地质分析揭示,该隆起区发育有5个典型的不整合面,纵向上可划分为5个构造层。结合北黄海盆地所处构造位置、构造变形和沉积充填特征,及板块运动和区域构造演化史,将北黄海盆地东部M隆起自中侏罗世至今的构造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共9期):裂陷阶段(稳定沉积期、掀斜形成期、早白垩世凹陷沉积期)、构造反转阶段(晚白垩世抬升剥蚀期)、再次裂陷阶段(早渐新世初沉积期、早渐新世末剥蚀期、F2断层活跃期)、再次构造反转阶段(整体抬升期)、区域沉降阶段(区域沉降期)。  相似文献   
986.
Landslide is a serious natural disaster next only to earthquake and flood, which will cause a great threat to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safety.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of landslide disaster based on experience-driven or statistical model and its assessment results are subjective , difficult to quantify, and no pertinence. As a new research method for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assessment, machine learning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odel’s accuracy by constructing statistical models. Taking Western Henan for example, the study selected 16 landslide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topography, geological environment,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human activities, and 11 landslide factors with the most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landslide were selected by the 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 (RFE) method. Five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 Logistic Regression (LR), Random Forest (RF), 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 and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 were used to construc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model of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The models were evaluated by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nd statistical index. After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e XGBoost model (AUC 0.8759) performed the best and was suitable for dealing with regression problems. The model had a high adaptability to landslide data. According to the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 of the five models,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can be observed. The extremely high and high susceptibility area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Funiu Mountain range in the southwest, the Xiaoshan Mountain range in the west, and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n the north. These areas have large terrain fluctuations, complicated geological structural environments and frequent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The extremely high and highly prone areas were 12043.3 km2 and 3087.45 km2, accounting for 47.61% and 12.20% of the total area of the study area, respectively. Our study reflects the distribution of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in western Henan Province, which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regional disaster warning, prediction, and resource protection. The study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ubsequent landslide disaster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987.

二里头文化主要分布于中原地区,距今约3750~3500年,大体相当于古史所载夏文化。二里头文化研究主要集中于环嵩山一带的核心区,对于外围区域的关注相对较少。为了完善二里头文化生业经济研究,本研究对河南省漯河市召陵沟李遗址(33°36'42.9″N,114°9'45.5″E)和源汇皇寓遗址(33°31'28.7″N,113°54'24.4″E)的51例人和动物骨胶原样本开展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同时结合动、植物考古研究成果,归纳当地二里头文化生业经济形态的主要内涵,进而从外围区域的视角比较分析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生业经济的联系、区别和变化。研究表明,漯河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人的δ13C和δ15N均值为-8.4‰±2.0‰和9.2‰±0.4‰(n=4),猪的δ13C和δ15N均值为-7.5‰±1.3‰和7.3‰±0.7‰(n=14),狗的δ13C和δ15N均值为-8.9‰±1.7‰和7.7‰±1.0‰(n=4),黄牛的δ13C和δ15N均值为-9.8‰±1.9‰和6.0‰±1.4‰(n=8),绵羊的δ13C和δ15N均值为-11.2‰和5.6‰(n=2),山羊的δ13C和δ15N值为-15.0‰和6.0‰(n=1),大中型鹿的δ13C和δ15N均值为-16.9‰±3.3‰和5.5‰±1.9‰(n=7),小型鹿的δ13C和δ15N均值为-21.5‰±0.1‰和4.3‰±1.2‰(n=4)。综合同位素与动、植物考古分析结果,当时漯河地区自然植被基本为C3植物,先民主食亦即农业以C4作物粟为主、黍为辅,家畜中猪和狗主要喂以人类残食,黄牛、绵羊和山羊则喂以不同比重的C4植物,很可能来自粟黍的秸秆类副产品,并且黄牛基本为圈养,绵羊和新出现的山羊则采取圈养加放养的混合管理方式,另有部分大中型鹿可能也被人工喂养。比较而言,漯河地区和中原地区的生业经济形态整体相近;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普遍占绝对主导,目前仅在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稻粟并重的农业结构,充分凸显出都邑聚落的特殊性;家畜除了猪、狗、黄牛、绵羊以及部分喂养的大中型鹿之外新增山羊,并且牛和羊的圈养程度与管理规范性相比之前均有明显提升,在外围的漯河地区尤为显著。二里头文化的生业经济形态整体呈现出规范化的趋势,并且很可能由环嵩山一带的中原核心区向外围区推广,或许作为二里头文化着力打破旧格局和树立新秩序的重要整饬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988.

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微地块华严寺地区碧口群之上发育一套含砾沉积地层,其确切沉积时限对研究该区域的沉积—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该套地层中的2件砂岩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分析,结果显示,锆石晶型较好,无色透明,磨圆度较差,具典型岩浆生长振荡环带和韵律结构,Th/U比值为0.28~3.6,锆石U-Pb年龄介于706~2489 Ma之间。存在3个主要的年龄组:新元古代年龄组(706~951 Ma),占92.9%,显著峰值为850 Ma和843 Ma;中元古代年龄组(1017~1080 Ma),占2.6%;古元古代年龄组(1628~2489 Ma),占4.5%。最小年龄组为706~715 Ma(峰值为711 Ma),结合区域地质和研究资料,华严寺地区沉积地层时代应属于南华纪,沉积时限约为720~635 Ma,物源区主要包括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微地块以及南东侧的后龙门山构造带和汉南—米仓山微地块。新元古代晚期碧口微地块及扬子板块西北缘后碰撞—裂解阶段,华严寺地区南华纪沉积为碧口微地块及邻区新元古代岩浆岩在边缘裂谷环境中快速堆积形成。

  相似文献   
989.
基于2018年10月21日至11月6日莱州湾西岸连续站观测数据,本文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希尔伯特−黄变换和小波分析法对底层单宽输沙率的小尺度特征做分析,并针对观测期间出现的大风天气对泥沙输运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单宽输沙率在观测时间段内具有高频、潮周期、低频以及长周期尺度变化特征,周期尺度从小到大。其中高频和潮周期分量方差贡献率及所含能量最高,对输沙率的影响最强。边际谱显示东西方向输沙率的显著周期为13.3 h,南北方向大于11 h的周期较为显著。观测期间底层净泥沙通量分别为东向305.77 kg/m、南向597.25 kg/m,余流分量贡献最大,低频和高频分量贡献最小。上强迫风场主要在风速衰减期通过湍流和波浪影响输沙速率的时频分布,使其低频变化显著增强的同时,产生1 h周期左右的高频波动。交叉小波分析显示,风速和单宽输沙率在低频波段上相干性较强,且单宽输沙率会滞后风速1/4至1/2个周期。另外,风浪会增强泥沙输运的涨落潮不对称性,进而增加潮周期分量上的泥沙净输运。  相似文献   
990.
选取长江三角洲北翼兴化-通州地区(分属东台和南通第四纪地层小区)的5个实测钻孔,以岩石地层、年代地层和磁性地层为基础,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对研究区第四纪地层进行初步划分,共划分出下更新统(Qp1)、中更新统(Qp2)、上更新统(Qp3)和全新统(Qh)4个地层单元.讨论了区内第四纪以来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及古河道变迁的过程.研究区内北部东台地层小区第四纪以来以陆相河湖沉积为主;南部南通地层小区第四纪早期以陆相河湖沉积为主,中晚期为海陆交互沉积.第四纪以来古河道在海安以南区域摆动,至晚更新世晚期南移接近现长江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