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18篇
  免费   5266篇
  国内免费   7570篇
测绘学   3521篇
大气科学   3507篇
地球物理   4704篇
地质学   14520篇
海洋学   3393篇
天文学   551篇
综合类   2244篇
自然地理   3114篇
  2024年   194篇
  2023年   525篇
  2022年   1377篇
  2021年   1607篇
  2020年   1343篇
  2019年   1528篇
  2018年   1591篇
  2017年   1347篇
  2016年   1449篇
  2015年   1606篇
  2014年   1658篇
  2013年   1885篇
  2012年   2065篇
  2011年   2007篇
  2010年   2004篇
  2009年   1848篇
  2008年   1815篇
  2007年   1582篇
  2006年   1402篇
  2005年   1188篇
  2004年   879篇
  2003年   678篇
  2002年   694篇
  2001年   673篇
  2000年   542篇
  1999年   418篇
  1998年   241篇
  1997年   244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83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7篇
  1976年   5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9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The Mushroom Stone Forest, which consists of granite boulders looking like mushrooms with flared sidewalls, is located in eastern Guangdong China, and is a famous scenic spot that draws many tourists each year. The Mushroom Stone Forest has been traditionally recognized as a collection of wave erosion landforms and used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palaeo-sea-level changes along the coastal areas of eastern Guangdong in previous coastal researches. By combining in situ measurements of the aspect,vertical profile and height of boulder sidewalls,palaeo-coastal wave direction estimation, rock density determination, major elemental analysis, and petrographic thin section analysi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lternative origin for the Mushroom Stone Forest.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wave or wind erosion cannot offer a satisfactory explana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Mushroom Stone Forest; The boulders that make up the Mushroom Stone Forest originated from the corestones in the granite weathering crusts of the Little Sangpu Mountain; When the debris of the weathering crust was removed, the corestones are perched on rocky outcrops or half-buried by weathering debris beneath the natural land surface;The flared sidewall (concave vertical profile) of the boulders is a particular form developed in the foot zone of a half-buried boulder through increased chemical weathering beneath the land surface. A recent exposed half-buried boulder found in the study area provides convincing evidence to support this argument. Sea water reached the foot of the Sangpu Mountain during the Holocene transgression, but it merely provided a mechanism to erode the weathering debris from the bottom of the mushroom rocks and enhanced salt weathering that created tafoni on the boulders.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the boulders of the Mushroom Stone Forest are not sea stacks and cannot be served as a palaeo-sea-level indicator.  相似文献   
962.
中国城市体系网络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当前,学者普遍认同城市体系研究的重心从等级范式向网络范式转向。在大量的文献梳理基础上,阐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体系研究范式的转向过程,并进一步梳理中国城市网络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关注重点。结果表明:2010年之后,网络成为中国城市体系研究的主流范式,等级体系文献数量呈波动递减趋势,全国和长三角成为热点关注区域;属性数据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早期城市网络研究中数据匮乏的状况,关系数据应成为未来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研究视角及其所应用的数据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多元视角的综合研究成为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网络研究未来可能的突破点,包括:调整国家城市网络的研究框架、超越交通数据直接考察城市间的实体联系、测度企业外部的横向联系、有向加权网络分析和可视化、增加研究中的地理“意味”等。  相似文献   
963.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地理格局演变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贺灿飞  胡绪千 《地理学报》2019,74(10):1962-1979
回顾改革开放40年,在深刻的制度变革环境下,中国工业实现快速发展,中国工业地理格局也在经济转型中得到重塑。中国工业总体上经历了从内陆扩散到沿海地区集聚,再向内陆转移的过程。但不同类型产业地理格局及变化受制于不同力量,显现出一定的行业差异性。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中国工业在不同地理尺度上呈现出明显的集聚趋势,但集聚程度较欧盟和美国低。产业的聚集与分散驱动不同尺度下的产业迁移,导致区域产业频繁进入和退出,促使地方产业呈现多样化态势,推动中国工业地理格局演变。从经济转型的视角出发,改革开放可概括为市场化、全球化和分权化三个过程,这些过程创造市场力量,激活地方力量,引入全球力量,共同重塑了中国工业地理格局。  相似文献   
964.
全球主要河流流域碳酸盐岩风化碳汇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碳酸盐岩风化吸收的大气CO2主要以HCO3 -形式连续地经由河流从大陆输送到海洋,成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汇。目前主要河流流域的碳酸盐岩风化碳汇估算存在不确定性,分布格局尚不清晰。基于GEMS-GLORI全球河流数据库提供的全球10万km 2以上主要河流流域多年平均监测数据,利用水化学径流法估算出全球主要河流流域碳酸盐岩对CO2的吸收速率为0.43±0.15 Pg CO2 yr -1,平均CO2吸收通量为7.93±2.8 t km -2 yr -1。CO2吸收通量在不同气候带下差异显著,热带和暖温带CO2年吸收速率占全球主要河流流域年吸收速率的62.95%。冷温带CO2年吸收速率占全球主要河流流域的33.05%,仅次于热带地区。本文划分出全球CO2吸收通量的9个关键带,关键带的交汇处CO2吸收通量较高。喀斯特出露流域碳酸盐岩对CO2吸收通量的均值为8.50 t km -2 yr -1,约为非喀斯特流域的3倍。全球喀斯特出露流域碳酸盐岩风化碳汇在全球碳循环、水循环及碳收支平衡估算研究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65.
旅游地快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流强度的空间耦合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典型旅游地—云南省为研究案例,以高德交通大数据、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为基础,依据“路网及站点密度+通行规模+通行功能+区位优势度+换乘便捷度”的思路,构建快速交通优势度模型;基于旅游流“规模→消费→效益→效应”的历时性维度构建旅游流强度模型;采用加权TOPSIS法对二者评价值进行测算,并运用耦合四象限模型对两者耦合类型进行划分。结果发现:① 快速交通与旅游流耦合存在显著空间差异性。昆明、红河和丽江呈现良性耦合协调,耦合类型表现为“高旅游流-高快速交通优势”,而旅游化水平低、远离交通枢纽和主要交通干线的边缘地区,旅游流与快速交通耦合效应则表现为“低旅游流-低快速交通优势”。② 快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流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快速交通方式与旅游流强度的拟合优度表现为“航空运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特征。③ 云南省快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流强度耦合水平总体偏低,快速交通发展的主导模式为协调互补模式,且缘于快速交通的“时间-空间收敛”效应和“组织-空间协同”效应,快速交通组合类型多样化与旅游流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不同快速交通发展模式对旅游流强度的贡献效应表现出“多元共生模式>协调互补模式>单类孤立模式>低速交通维持模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966.
胡曙虹  杜德斌  范蓓蕾 《地理研究》2019,38(7):1733-1748
基于中国企业海外R&D投资数据和零断尾负二项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1998—2015年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时空格局特征,并从东道国角度分析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新建海外R&D机构数量快速扩张;海外R&D投资区域分布广泛,呈现分散和集聚并存的特征;以华为为例分析了典型中国企业海外R&D投资的空间布局特征,认为目前华为海外R&D投资呈现集中布局在欧洲,零散分布在亚洲、美洲、非洲的空间特征,主要是由其以全球技术升级和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等R&D国际化的战略动机所决定。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R&D投资的影响因素有共同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① 现阶段东道国的R&D需求不是影响中国企业对其进行R&D投资的主要因素;② 代表中国与东道国经济往来密切程度的关联要素是影响中国企业R&D投资的重要决策因素;③ 发达国家吸引中国企业对其进行R&D投资主要是因其创新能力强、R&D资源数量多,而政策及制度供给是影响中国企业对发展中国家进行R&D投资的主要因素;④ 地理距离对中国企业R&D“走出去”的阻碍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发展中国家的R&D投资中。  相似文献   
967.
沈静  刘伟  魏也华 《地理科学》2019,39(12):1972-1981
以佛山市2004年、2008年和2013年3次经济普查数据库中的污染密集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格数据空间回归模型,研究了佛山市污染密集型企业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并探究了环境管制对污染密集型企业及不同行业的企业空间格局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管制严格程度的变化使其从影响企业区位变动次要因素逐渐成为推动企业空间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说明了环境管制变化会引起其对污染密集型企业区位变动作用程度的变化。在城市内部尺度,地方政府权衡污染行业整治利弊后,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制定的差异化环境管制力度和模式,形成了不同行业空间格局响应的差异。研究结果对理解环境管制影响污染行业空间格局变化提供更微观的视角,对环境管制政策实现企业更替和产业升级具有一定启示,也对政府产业和环境政策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68.
以分布式认知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法、数量分析法以及GIS空间分析技术,探讨日喀则市藏族、汉族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认知的异同性。研究表明,藏族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得分高于汉族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得分。藏族、汉族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水平可分为高、中、低3类。认知空间呈现圈层结构与混合结构模式,可分为藏汉一致性、藏族独立以及汉族独立3种认知空间类型。影响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因素有共性因素和差异性因素。景观走廊质量、宜居性、基础设施两项是藏族居民关注的主要影响因素,汉族居民更关注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以及对当地文化的融入感。  相似文献   
969.
刘振  齐宏纲  戚伟  刘盛和 《地理科学》2019,39(10):1525-1536
在人口收缩内涵界定的基础上,采用总人口和劳动力等直接指标结合出生率、老龄化率等间接指标进行综合测度,在地级尺度和县市尺度上分析了1990~2010年中国人口收缩区的数量变化、空间分布及演化特征(由于获取限制,未包含港澳台地区数据),并对比了不同测度指标和方法之间的差异。主要的研究发现如下:①人口收缩区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增长,收缩程度呈现出明显加剧趋势;②人口收缩区在中部和西部偏东地区快速扩张,川黔渝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东北地区最为严重;③单一指标在识别人口绝对收缩方面效果较好,而且总人口指标往往比劳动力指标更早的反映一个区域的人口状况;④综合指标测度的方法能够更加全面的判断一个区域的人口发展状况,进而识别出人口处于相对收缩状态的区域;⑤人口收缩在县市尺度上比在地级尺度上表现更为明显,但两者的差异呈缩小趋势。基于以上研究发现,建议政府更加重视区域人口收缩问题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0.
Understanding the feeding selectivity on phytoplankton by shellfish is currently a big challenge.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feeding behavior of bay scallop(Argopecten irradians)on phytoplankton,we compared its compositions of phytopigments in digestive glands with those in the surrounding seawater,and conducted five consecutive investigations between July and November 2016 in a bay scallop culture area along coast of Qinghuangdao City,northwest of the Bohai Sea,China.Phytopigments in four-size fractionated phytoplankton of seawater(micro-(20-200 μm);nano(L)-[10-20 μm];nano(S)-[2.7-10 μm],and pico-[2.7 μm])and digestive glands of A.irradians were examined to investigate the selective feeding of A.irradians.Results show that fucoxanthin and peridinin constituted the major part of taxonomically diagnostic carotenoids(TDCs)in the micro-and nano(L)-phytoplankton in seawater.Compared with total phytoplankton biomass of seawater(TPB,sum of the four sizes),a substantial decrease of fucoxanthin proportion to total DCs in digestive glands was observed while that of peridinin,19'-butanoyloxyfucoxanthin,alloxanthin and 19'-hexanoyloxy-fucoxanthin showed an obvious increase when those pigments were mainly confined to micro-sized phytoplankton(20-200 μm).However,zeaxanthin and prasinoxanthin were mainly confined to nano(s)-and pico-phytoplankton,of which the proportions in digestive glands were usually lower in TPB.The contribution of lutein to total DCs in digestive glands(with an average of 7.23%)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PB of seawater(with an average of 0.63%)during all five sampling ti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