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8篇
  免费   614篇
  国内免费   1334篇
测绘学   420篇
大气科学   240篇
地球物理   422篇
地质学   2391篇
海洋学   530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213篇
自然地理   33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7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侯明才  江文剑  倪师军  黄虎  罗文  石鑫  缪宗利 《地质学报》2016,90(12):3337-3351
对可地浸砂岩铀矿找矿和评价而言,明确赋铀砂体的物源是关键。伊犁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为重要砂岩型铀矿赋矿层位。来自盆地南缘坎乡苏阿苏沟中下侏罗统剖面碎屑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该套碎屑岩物源区特征及构造环境进行研究。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以杂色砾岩、含砾粗砂岩为主,颗粒具有较差的分选性和磨圆度。砾岩中可见块状层理,正粒序层理,砂岩中可见大型板状层理,砂岩主要为岩屑砂岩,岩屑成分主要为硅质岩屑和流纹岩岩屑;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以细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细粉砂岩中可见沙纹层理,泥岩中可见到水平层理;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主要发育含砾粗砂岩-砂岩-泥岩组合,砂岩中发育大型槽状层理,平行层理,泥岩可见水平层理;来自该剖面19件样品的地球化学测试数据显示,该套碎屑岩具有较高的SiO_2(53.01%~85.52%,平均值为71.22%)和Al_2O_3(7.45~23.83%,平均值为13.96%),低TFe_2O_3+MgO(0.95~10.77%,平均值为3.64%)和TiO_2(0.20~1.32%,平均值为0.74%),其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与上地壳相似,轻稀土富集,重稀土较平坦,铕亏损较明显。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其物源来源于上地壳长英质岩石,母岩沉积构造背景为与大陆岛弧相关沉积盆地。结合前人资料,认为伊犁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物源可能来源于石炭系大陆岛弧环境下形成的岩石。  相似文献   
90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直罗组原生灰色砂岩具有高铀背景值的特征,在层间氧化阶段砂岩同沉积期富集的铀元素遭受氧化迁出构成该区铀成矿的重要铀源。本文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铀矿区直罗组砂岩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定年、重矿物和古水流分析,深入分析了该区直罗组的沉积物源,并探讨了富铀砂岩的成因。结果显示:矿区直罗组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集中在251~308Ma,322~354Ma,1529~2182Ma,2200~2632Ma四个年龄区间;富Mn钛铁矿、锆石、磷灰石和榍石的重矿物组合指示物源主要为中酸性岩浆岩;通过与源区对比分析认为铀矿区直罗组物源主要来自盆地之北的乌拉山—大青山地区和狼山东部地区的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和晚古生代中酸性岩浆岩及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岩。结合源区岩体铀含量特征分析,发现晚古生代中酸性岩浆岩相对于源区其它岩体强烈富集铀元素,是研究区直罗组高铀背景值砂岩形成发育的主要原因。晚古生代中酸性岩浆岩的形成与古亚洲洋的演化密切相关,其分布特征可以作为中东亚成矿域内盆地铀资源远景预测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03.
吴松洋  侯林  丁俊  吴伟  秦凯  张锦让  朱斯豹 《岩石学报》2016,32(8):2407-2424
黔西南地区是我国卡林型金矿重要的矿集区,滇黔桂"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区内金矿的主控矿构造可归纳为三类:不整合型、断层型以及不整合和断层复合型。前人分别针对三类构造中的流体开展了研究,但由于缺乏系统对比研究,在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方面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次研究在结合前人已获稳定同位素结果的基础上,选取了水银洞、丫他等典型矿床,针对三类构造中成矿期脉体进行流体包裹体以及H-O-C-S同位素研究,探讨其成矿期成矿流体特征以及来源。不整合型构造中流体包裹体可见气液两相包裹体(W型)以及含CO_2三相包裹体(C型),复合型构造和断层型构造主要以气液两相包裹体(W型)为主。不整合型气液两相包裹体(W型)均一温度集中在180~220℃之间,流体盐度范围为0.70%~6.50%Na Cleqv,密度0.78g/cm~3;复合型构造中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63~323℃,盐度0.30%~9.00%Na Cleqv,密度平均为0.73g/cm~3;断层型构造中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40~176℃,盐度为0.90%~9.30%Na Cleqv,密度平均为0.74g/cm~3。在均一温度-盐度图中未发现温度或盐度异常端元,指示三类构造中流体是一个连续演化的过程。结合激光拉曼光谱分析,CO_2、CO、CH_4等气体的减少指示了在由深到浅的演化过程中成矿流体发生了沸腾作用。不整合型构造中方解石δ~(13)CV-PDB值为-8.78‰~1.69‰,δ~(18)OSMOW值为8.01‰~23.08‰;复合型构造方解石中δ~(13)CV-PDB范围为-7.93‰~0.00‰,δ~(18)OSMOW为9.44‰~16.09‰;断层型构造方解石中δ~(13)CV-PDB范围为-1.06‰~-4.46‰,δ~(18)OSMOW=12.33‰~22.58‰。从数据投点结果来看,成矿流体中碳主要来源于深部和沉积地层,且从不整合型构造到断层型构造,深部贡献渐弱而地层贡献渐强。根据计算,不整合型构造流体中δD_(H_2O)值范围为-32.30‰~-97.40‰,δ~(18)OH_2O值为-1.28‰~12.40‰;复合型构造中δD_(H_2O)值为-75.00‰~-78.00‰,δ~(18)OH_2O值为11.30‰~12.30‰;断层型构造中δD_(H_2O)值为-60.01‰~-104.40‰,δ~(18)OH_2O值为8.35‰~13.90‰。δD_(H_2O)-δ~(18)OH_2O图中,数据点显示出三类构造中成矿流体的多源性,不整合型构造与岩浆水的关系相对密切,而断层型构造与盆地流体及变质水关系密切,水岩反应造成氧同位素值呈向右漂移趋势。不整合型构造中的S主要以幔源为主,复合型构造和断层型构造中分别受到沉积地层的影响,造成δ~(34)SV-CDT值有所偏大。因此,本文认为黔西南三类主要控矿构造中成矿流体均为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流体,且显示出多来源的特征,不整合型构造中以深部来源为主,断层型构造中以盆地卤水为主,而复合型构造中两类来源相当。另外,变质流体的加入暗示黔西南卡林型金的成矿与造山作用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904.
The Lishui Sag, in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 is rich in hydrocarbons, with the major hydrocarbon-bearing layers being the Paleocene Mingyuefeng clastic rocks. Analysis of the implicit geologic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se Paleocene clastic rocks using petr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methods has significant practical importance. These Paleocene sandstones are mainly lithic arenite, lithic arkose and greywacke, composed of K-feldspar, plagioclase, authigenic clays, silica and carbonates. As continental deposits, Yueguifeng clastic rocks have high aluminosilicate and mafic detritus contents, while the Lingfeng and Mingyuefeng Formations are rich in silica due to an oscillating coastal marin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The major element contents of these Paleocene sandstones are low and have a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indicating that the geochemical composition is non-epigenetic, transformed by sedimentary processes and diagenesis. The Yueguifeng detritus comprises recycled sediments, controlled by moderate weathering and erosion, while the Lingfeng and Mingyuefeng detritus is interpreted as primarily first-cycle materials due to low chemical weathering. In the Late Cretaceous to Early Paleocene, the Pacific Plate began subducting under the Eurasian Plate, causing an orogeny by plate collision and magma eruption due to the melting of subducted oceanic crust. This resulted in the dual tectonic settings of “active margin” and “continental island arc” in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 During the Late Paleocene, the Pacific Plate margin migrated eastward along with development of the Philippine Ocean Plate, and the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Lishui Sag gradually turned into a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Detrital sources included both orogenic continental blocks and continental island arcs, and the parent rocks are primarily felsic volcanic rocks and granites.  相似文献   
905.
遥感图像中通常存在大量的阴影,阴影会对图像分割、目标识别造成一定的影响,阴影检测是阴影去除的基础。针对传统Tsai算法准确度上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首先,采用chuang所提出的方法定制了新的比例图,通过对定制比例图进行全局阈值分割将输入图像分为候选阴影点与非阴影点;再对大致阴影图中的每一个候选阴影区进行迭代分割处理来从候选阴影点中挑选出真正的阴影点;剩下的每一个候选阴影点进行fine-shadow判断处理。实验证明,改进算法可以提高阴影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06.
增强现实是真实世界与虚拟信息融合的可视化窗口,增强现实与地图的结合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如何合理地在增强现实界面上表达地图内容,提高用户的认知效率是研究的难点之一。在分析AR与地图结合的特点的基础上,拓展了AR Maps的概念,并重点研究了AR Maps应用场景过程;提出了一种从宏观到微观的地图应用模式;最后设计了基于应用模式的AR Maps地图架构,构建了Android环境下的地图平台,验证了AR Maps应用模式的功能。  相似文献   
907.
青藏高原海拔4000 m区域人类活动的新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早期人类活动对于研究人类对极端环境响应与适应至关重要,4000 m海拔区域是人类向高原腹地迁移与扩散的关键。下大武1号遗址(XDW1)发现了11290±69 cal. a BP人类活动遗留的灰烬层,及其年代主要集中在11.2 cal. ka BP的细石叶、石片等石制品,是目前青藏高原4000 m海拔区域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活动证据之一,说明在全新世伊始,人类就已经登上了海拔4000 m的青藏高原主体。据此推测人类在高原东北部扩张的时空演变过程,末次冰消期人类在海拔3000~4000 m高原东北缘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等区域活动,全新世初期扩张至4000 m海拔高原主体,全新世大暖期向高原腹地深入;上述3个人类活动阶段与末次冰消期环境的改善、全新世伊始的气候迅速转暖和全新世暖期盛期的到来等重大气候变化阶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08.
1977~2014年枯水期普者黑湖面积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支持下,利用11期枯水期(4月)的普者黑湖Landsat MSS/TM/ETM+/OLI影像数据,研究1977~2014年期间枯水期普者黑湖面积变化;从降水量、农田面积、总人口和GDP等角度,探讨其发生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1977~2014年期间,普者黑湖面积波动变化,除2002年和2009年出现面积大幅增加外,其它时期湖面积在萎缩,且自1977年以来,普者黑湖面积的萎缩速度在逐渐加快,2009年湿地公园建成后,其面积萎缩速度有所减缓;2普者黑湖面积缩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干扰,湖面积萎缩与当地GDP和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显著负相关,与降水量不相关;3普者黑湖面积减少地段主要集中在天然堤带、泛滥平地带和湖泊洼地带以及中游人口集中的村庄附近,减少的湖面积44%被开垦成农田;4普者黑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的建成有效减缓了湖面积的萎缩态势,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达到了湿地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909.
本文以Node.js、Arc GIS Server和SQL Server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前后端语言统一、用于快速开发Web GIS系统的方案,并建立了西安市城市环境气候图信息系统。该系统提供了信息查询及可视化、专题信息表达、空间分析、数据下载、系统留言等服务,可以为城市气候分析和气候图制作工作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910.
随着空间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与空间大数据云平台相关的项目逐步规划和建立.GIS建设项目已经朝着平台化、虚拟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转变.新一代GIS平台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要把空间大数据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它需要系统地管理、持续地维护、安全地控制以及深入地挖掘.在持续探索数据价值的过程中,对平台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包括集成多种开源技术、支持快速的迭代开发、支持持续运行的数据分析任务等.本文研究的重点是结合DevOps等先进的面向持续交付的管理理念,利用相关技术提出空间大数据基础设施的设计方案,使其具备持续交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