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2篇
  免费   4995篇
  国内免费   2329篇
测绘学   2422篇
大气科学   1401篇
地球物理   2122篇
地质学   7136篇
海洋学   1883篇
天文学   109篇
综合类   828篇
自然地理   1145篇
  2025年   27篇
  2024年   462篇
  2023年   506篇
  2022年   789篇
  2021年   938篇
  2020年   774篇
  2019年   824篇
  2018年   734篇
  2017年   744篇
  2016年   686篇
  2015年   787篇
  2014年   763篇
  2013年   841篇
  2012年   919篇
  2011年   875篇
  2010年   825篇
  2009年   796篇
  2008年   810篇
  2007年   710篇
  2006年   673篇
  2005年   602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然演变与强烈的人类活动叠加,致使黄河流域资源环境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进而影响其开发利用布局,面临诸多资源短缺、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问题,急需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视角深入研究流域资源环境的格局变化特点,识别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  相似文献   
42.
青藏高原东北缘黄河黑山峡出口段阶地特征与断层活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青藏高原东北缘黄河黑山峡出口地段夜明山 -长流水沟一带 ,黄河的河流阶地发育和保存的较好。阶地的形成不仅记录了青藏高原北部第四纪以来地壳的 7次隆升过程的特点 ,而且阶地的空间展布及其特征反映了断层F8(7) 和F2 0 1活动的特点。详细的观测研究表明F8(7) 以南发育并保存有 7级阶地 ,而F8(7) 和F2 0 1之间及F2 0 1以北仅保存有 5级阶地。所有的阶地都为基座阶地。其中Ⅰ和Ⅱ级阶地前缘在区内连续展布 ,横跨断层F8(7) 两侧的Ⅲ级阶地前缘仍保持连续 ,但阶地宽度陡然变宽 ,Ⅳ级阶地前缘即Ⅲ级阶地后缘左旋位移 15 0m左右。横跨断层F2 0 1两侧 ,Ⅱ级阶地宽度由 2 0 0m急剧变宽为 710m ,Ⅱ级以上阶地前缘左旋位移均在 4 0 0m左右。断层F8(7) 和F2 0 1两侧阶地宽度的变化和阶地前缘的左旋位移记录了断层F8(7) 和F2 0 1第四纪晚期活动的时空规律 ,为断层的活动性评价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43.
Based on geological and archaeological proxies from NW Russia and NE Estonia and on GIS‐based modelling, shore displacement during the Stone Age in the Narva‐Luga Klint Bay area in the eastern Gulf of Finland was reconstructed. The reconstructed shore displacement curve displays three regressive phases in the Baltic Sea history, interrupted by the rapid Ancylus Lake and Litorina Sea transgressions c. 10.9–10.2 cal. ka BP and c. 8.5–7.3 cal. ka BP,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Ancylus transgression the lake level rose 9 m at an average rate of about 13 mm per year, while during the Litorina transgression the sea level rose 8 m at an average rate of about 7 mm per yea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est shoreline of Ancylus Lake at an altitude of 8–17 m a.s.l. was formed c. 10.2 cal. ka BP and that of the Litorina Sea at an altitude of 6–14 m a.s.l., c. 7.3 cal. ka BP. The oldest traces of human activity dated to 8.5–7.9 cal. ka BP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palaeo‐Narva River in the period of low water level in the Baltic basi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Litorina Sea transgression. The coastal settlement associated with the Litorina Sea lagoon, presently represented by 33 Stone Age sites, developed in the area c. 7.1 cal. ka BP and existed there for more than 2000 years.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coastal settlement back to the river settlement indicates a change from a fishing‐and‐hunting economy to farm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c. 4.4 cal. ka BP, coinciding with the time of the overgrowing of the lagoon in the Narva‐Luga Klint Bay area.  相似文献   
44.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勘探实践证明,志留系是我国目前最为有利、最有前景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层系,已在四川盆地的涪陵、长宁—威远等地区取得了页岩气重大突破,进入商业开发阶段。基础地质调查表明,四川盆地周缘地区志留系黑色页岩发育,尤其是鄂西—渝东北地区,志留系底部龙马溪组富含笔石黑色页岩发育,厚度大,页岩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石化、中石油实施的常规油气钻井,在志留系龙马溪组均见到了不同程度的页岩气显示,展示了其  相似文献   
45.
基于灰度—梯度共生矩阵的植被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建  张占睦  李俊  过林 《海洋测绘》2013,33(1):29-31
在灰度共生矩阵的基础上融入梯度信息,提出灰度—梯度共生矩阵模型,再结合Laws纹理能量测度算法对植被进行提取,得到了较好的实验结果,可应用于遥感影像中的植被监测。  相似文献   
46.
提出了基于坡度对陡坡林区LIDAR点云数据滤波的预处理算法,结合迭代最小二乘滤波方法改进了滤波效果,实测数据表明,有效地降低了第一类误差和第二类误差。  相似文献   
47.
剑门地貌见于四川盆地北部的剑阁县剑门关一带,是一种特定的砾岩地貌,以发育砾岩悬崖绝壁、砾岩关隘、砾岩峡谷、砾岩山峦、砾岩峰丛等为特征,规模宏大,气势如虹。龙门山山前广泛分布,景观独特,与广东丹霞地貌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48.
太原基准地震台地电阻率干扰形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太原基准地震台2001年至2011年地电阻率观测中常见干扰因素,着重分析因不同干扰引起的图像变化特征,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力求对观测场地的选择、线路架设、资料分析、异常的判断及地震预测预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气候变暖对甘肃干旱气象灾害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应用甘肃80个地面气象站1960-2005年的降水量和气温序列资料,分析了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趋势以及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对干旱气象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肃全省年平均气温总体呈明显升高趋势,年降水量总体呈明显减少趋势;甘肃气候变化总体呈暖干趋势.其中,河西呈微弱的暖湿趋势,河东呈显著的暖干旱趋势.3~10月全省年平均降水量与干旱受灾面积和粮食减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全省平均气温与干旱受灾面积和粮食减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气候暖干化趋势对农业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干旱受灾面积扩大、粮食减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影响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0.
夯实水泥土桩荷载传递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忠贤  杨志红  王占雷 《岩土力学》2006,27(11):2020-2024
针对夯实水泥土桩的施工方法,在桩身埋设特制的应变传感器,测定桩身应变,进而计算桩身轴力,由此得出桩侧摩阻力,在此基础上分析夯实水泥土桩荷载传递规律及侧摩阻力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夯实水泥土桩体强度的限制,荷载沿桩身的传递限定在浅层一定范围内,桩身变形、轴向荷载、桩侧摩阻力分布主要发生在此范围内,而且变化梯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