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34篇 |
免费 | 4003篇 |
国内免费 | 292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47篇 |
大气科学 | 1483篇 |
地球物理 | 1945篇 |
地质学 | 6165篇 |
海洋学 | 2068篇 |
天文学 | 111篇 |
综合类 | 753篇 |
自然地理 | 128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篇 |
2024年 | 381篇 |
2023年 | 407篇 |
2022年 | 702篇 |
2021年 | 743篇 |
2020年 | 691篇 |
2019年 | 709篇 |
2018年 | 640篇 |
2017年 | 587篇 |
2016年 | 600篇 |
2015年 | 667篇 |
2014年 | 637篇 |
2013年 | 770篇 |
2012年 | 878篇 |
2011年 | 794篇 |
2010年 | 866篇 |
2009年 | 755篇 |
2008年 | 730篇 |
2007年 | 691篇 |
2006年 | 718篇 |
2005年 | 558篇 |
2004年 | 399篇 |
2003年 | 305篇 |
2002年 | 281篇 |
2001年 | 273篇 |
2000年 | 232篇 |
1999年 | 89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10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5篇 |
1957年 | 7篇 |
195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71.
872.
873.
874.
内蒙古河套平原浅层高铁高氟地下水分布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明内蒙古河套平原高铁高氟地下水的分布与形成原因,通过实地调查、监测、资料分析和试验测试等方法手段,详细研究了地下水中铁、氟的分布、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高铁水主要分布在平原中部的冲湖积平原,地势低洼和地下水的排泄地带含量最高;高氟水主要以条带状分布在山前的冲洪积扇地带;在调查研究区12510.83 km2的范围内,深度在10~40 m的浅层地下水中,分布有高铁水9310.66 km2,高氟水2308.35 km2,分别占调查研究区总面积的74.40%和18.45%;研究认为,河套平原高铁高氟地下水的形成主要是由自然地质环境所致,是不同地质环境条件下环境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的结果;地下水中的铁主要来源于由黄河携带来的大量的第四系沉积物,而溶出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地下水中的氟主要来源于平原周边的山区,气候、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水化学条件是氟富集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河套平原高铁水与高氟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75.
储集层孔隙成因机制是致密砂岩储集层评价和预测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本文以储集层微观分析为基础,对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石炭-二叠系致密砂岩储集层孔隙成因类型及其和优质储集层成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砂岩储集层中碎屑石英颗粒存在明显的直接溶解现象,并形成了以石英溶解为主的储集空间类型,这种石英溶解是碱性成岩环境作用的结果,致密砂岩储集层的发育程度仍然和孔隙度以及组分的溶解作用有密切关系,碱不稳定矿物的溶蚀量一般为1%~23%,石英溶解型孔隙对储集层孔隙的贡献率一般可以达到60%~90%,碱溶蚀量达到5%以上时有利于优质储集层的形成;石英溶解作用较强的位置主要是颗粒边部的粒间孔隙周围,这种类型的溶解形成于储集层经历较强的压实成岩改造之后,所形成的溶解孔隙在后期的持续性压实过程中损失程度较低;石英溶解作用的强弱决定了储集层物性的最终发育程度以及优质储集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876.
对辽宁省铁岭市东部山区野生经济植物榛子样品中的常量营养元素P、K、Ca、Na、Mg、S,14种营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区的榛子样品其主量元素化学特征属K > P > Ca型,其中Na元素含量变异系数最大,为44.27.微量元素含量水平均在植物元素含量正常值变化范围内,由高到低,元素含量排列顺序为;Mn > Si > Fe > Zn > B > Cu > Ni > F > Cr > Mo > Co > Se > I > V.其中,V元素变异系数最大,为93.18.稀土元素总量∑REE(平均值)为29.66×10-9,属低含量.元素相关性分析表明,元素K与Na、Mg,S与Mg、Ca,P与K、Na、Mg、Ca,Fe与Mn,Co与Mn,Cu与Zn之间,在0.01水平都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反映这些元素之间的吸收积累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77.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石窝子―三个井地区位于华北板块西北缘与塔里木板块东北缘的结合部位,北部紧邻西伯利亚板块(郝立波等, 2004)。三级成矿带属于朱拉扎嘎―甲生盘元古代、古生代金、铅、锌、硫、铁、铜、铂、镍成矿带(Ⅲ12),四级成矿带属于朱拉扎嘎金成矿带(Ⅳ123)(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 1991)。区域上已发现的矿种主要有煤、盐湖、芒硝、铁、金、磷、石灰岩、石膏、膨润土、滑石、饰面花岗岩等,代表性矿床有叠布斯格、卡休他他铁矿,朱拉扎嘎金矿,脑木洪铜多金属矿等。 相似文献
878.
对滇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主元素Al2O3,Fe2O3和K2O在红色粘土剖面中共迁移同沉淀,SiO2的变化却与它们相反,这揭示了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的红色粘土层除了残积带红土化程度高外,总体上SiO2含量高,去硅作用不完全,红土化程度低;与地层,矿化蚀变岩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红色粘土是在加勐嘎组泥岩基础上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红色粘土的微量元素表现为Au,Hg,As,Sb,Cu,Pb,Zn和Mo等元素的共生,在红土化好的残积带明显富集;红色粘土的大离子元素分布模式与矿化蚀变岩和嘎组的相似,红色粘土的稀土分布模式与矿化蚀变岩和地层的相似,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平缓曲线,稀土元素分蚀明显的地方金富集,以上分析揭示,此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矿化蚀变岩,红色粘土主要来源于勐嘎组和矿化蚀变岩。 相似文献
879.
辽宁北票发现一新的无尾两栖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一具保存有皮肤印痕的完整骨骼化石,描述了采自辽宁北票黄半吉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义县组下部的一新的无尾两栖类,并确立其为一新属、新种—孟氏大连蟾(Dalianbatrachus mengigen.et.sp.nov.)。该化石以其尾杆骨较长,超过荐前椎的总长度,胫腓骨与股骨等长和跗节长小于胫腓骨长的一半而区别于其它两栖类。 相似文献
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