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8篇
  免费   1714篇
  国内免费   2124篇
测绘学   657篇
大气科学   1783篇
地球物理   2233篇
地质学   4262篇
海洋学   1095篇
天文学   449篇
综合类   957篇
自然地理   1180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472篇
  2020年   383篇
  2019年   430篇
  2018年   516篇
  2017年   477篇
  2016年   511篇
  2015年   414篇
  2014年   581篇
  2013年   570篇
  2012年   554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564篇
  2009年   573篇
  2008年   485篇
  2007年   487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296篇
  1999年   390篇
  1998年   284篇
  1997年   286篇
  1996年   255篇
  1995年   232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92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4篇
  195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91.
薛怀民  董树文  马芳 《地质学报》2010,84(5):664-681
庐枞盆地内的中生代火山-潜火山岩具高钾和相对富碱为特性,属典型的橄榄玄粗岩系列。它们在地球化学上表现出明显富集Rb、Th、U、K等强不相容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和Ta的特征。Nd、Sr同位素组成总体位于富集型的扬子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的范围内或其附近,显示其母岩浆主要是由富集型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火山-潜火山岩的成分变异趋势显示橄榄玄粗质幔源岩浆在高压下(斜长石稳定压力之下,1.5GPa)经历过以单斜辉石和钛铁氧化物为主的矿物分离结晶作用。低压下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及上地壳物质的混染则不明显。这套火山-潜火山岩的部分地球化学性质(如Ce/Yb比值)类似于大洋岛弧内的橄榄玄粗岩,可能意味着区内由于岩石圈的减薄,软流圈地幔上涌到了岩石圈相对较浅的部位,控制源区部分熔融的主要是尖晶石相地幔岩。虽然局部(如靠近郯庐断裂的盆地西缘)可能存在着明显的热侵蚀,但"突发性的"机械拆沉是区内(乃至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岩石圈减薄的主要机制。在整个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过程中,这两种机制可能一直相互促进着。  相似文献   
992.
结合放射性测量中的能谱统计特性及漂移特点,提出了采用hidden Markov models对能谱漂移进行模拟的双重模型方法。采用Gaussian mixture model对能谱的短时瞬态特性进行描述,转化为参数化模型;采用HMM状态转移对能谱测量中的能谱漂移条件进行模拟,实现Gaussian mixture model的参数调整。实例表明,该方法可以灵活地调整参数以满足能谱漂移模拟的多样性要求,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参数化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福安—南靖断裂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沉积建造、岩浆活动、构造变动以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在全国统一的一、二级构造单元划分框架下,以反映早古生代末构造格局为主,福建省大致以福安—南靖断裂构造带为省内一级构造单元为边界划分西部华夏地块、东部闽浙沿海火山侵入杂岩带2个三级构造单元,讨论了福安—南靖构造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994.
不同环节灌溉用水效率及节水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漳河灌区为例,在对灌区渠系进行等效概化的基础上,采用经验公式法进行不同工况下不同环节灌溉用水效率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总干及干渠环节和分、斗、农渠环节的渠道水利用系数较大,而支干、分干和支渠环节的渠道水利用系数偏小,渠道断面大小、长度及防渗率是导致渠道水利用系数差异的主要原因.计算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灌溉用水效率阈值,达到相应阈值时的投资,以及净节水量和节水率,分析了投资与灌溉用水效率阈值及节水率的关系.表明随投资的增加灌溉用水效率及节水率均提高,但其过程符合报酬递减规律,且节水率的报酬递减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995.
小秦岭地区金矿成矿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秦岭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贵金属成矿带之一,金矿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控制,具有"三位一体"的成矿模式。太古宙太华群地层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区域变质作用使金发生初次富集;早期自北而南的挤压形成规模巨大的推覆构造为含金石英脉的生成提供了有利空间;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对金的活化、迁移、富集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铝孔轨迹设计是非开挖水平定向钻施工中一项重要内容。其最优化设计在国内已较成熟,但多数优化设计未从力学方面进行优化设计。针对这一情况,引入悬链线法来优化水平定向钻轨迹设计。通过悬链线法的计算可知,优化后的轨迹不仅有利于降低钻杆回转阻力和扭矩消耗,提高机械钻速,增长管道使用年限,同时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较,其计算出的轨迹长度也比传统圆弧轨迹长度略短,表明了悬链线法在水平定向钻轨迹设计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7.
2010年5月北美非开挖技术协会(NASTT)在美国芝加哥举办了一年一度年会,同时庆祝协会成立20周年,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几百位学者对非开挖技术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探讨。本文主要从136篇会议论文中遴选了有关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在北美地区的应用近况进行了描述,包括水平定向钻进中的窜浆问题、入海口的钻进技术、敷设管道的推进技术、钻杆失效的管理、地表变形检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笔者希望通过这些技术介绍,能够对国内广大非开挖业内人士的设计、施工、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98.
The Baogutu gold deposit, West Junggar (Xinjiang, NW China), is composed of quartz–sulfide veins and their stockworks and is hosted within an Early Carboniferous volcanic–sedimentary sequence. Three ore-forming paragenetic stages can be identified: coarse-grained quartz–sulfide vein (stage I), gold-bearing fine-grained quartz–sulfide vein (stage II), and native antimony-bearing calcite–sulfide veinlets (stage III). The estimated formation temperatures (approximately 360 to 220 °C), fS2 (? 7 to ? 15 log units), and fO2 (? 26 to ? 43 log units) decrease from stage I, through stage II, to stage III. The nature of the hydrothermal fluid changed from weakly acidic (pH: 5 to 6 at stage I) to alkaline (pH: > 7 at stage III).Two different occurrences of native antimony could be identified: one coexists with chalcopyrite and pyrrhotite, whereas the other occurs as isolate grains within calcite veins. Native antimony (up to 100 μm in size) contains minor amounts of As (2.0 to 2.7 wt.%); empirical formula Sb0.95–0.96As0.03–0.04. De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fO2 at high pH and low fS2 conditions favored co-precipitation of native antimony–ullmannite assemblages and the decomposition of tetrahedrite. Native antimony crystallized later than the native gold, suggesting fractionation between Au and Sb during the hydro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deposit.  相似文献   
999.
The surface sulfur speciation of chalcopyrite leached by moderately thermophilic Sulfobacillus thermosulfidooxidans was investigated by employ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ulfur K-edge X-ray absorption near edge structure spectroscopy (XANES), accompanying with the leaching behavior elucidation. Leaching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re was an optimum range of the redox potential for chalcopyrite dissolution. Leaching products were found accumulating during the leaching process, which might be jarosite according to the XRD analysis. The sulfur K-edge spectra indicated that chalcocite might be the intermediate sulfur compound under a critical redox potential, which might explain the existence of optimum range of the redox potential and provide an evidence for the two-step leaching model of chalcopyrite at low Eh.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of sulfur K-edge spectra showed jarosite would accumulate on mineral surface, which might be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passivation layer.  相似文献   
1000.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迁移演化与坳陷西翼油气成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陆上最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为研究对象,以地震反射资料为基础,主要采用地震剖面"层拉平"与"平衡剖面恢复"等技术手段,对天环坳陷形成与迁移演化历史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天环坳陷最早形成于晚侏罗世,后期由于受燕山晚期及喜马拉雅山期构造运动影响,坳陷核部逐渐向东迁移至现今位置,前后累计迁移距离约30 km;2)当坳陷核部向东迁移至有效烃源岩范围附近时,原先已形成的油气藏发生重新调整,油气向坳陷西翼高部位运移、聚集,从而形成了次生构造油气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