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902篇 |
免费 | 21656篇 |
国内免费 | 4626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456篇 |
大气科学 | 24274篇 |
地球物理 | 17286篇 |
地质学 | 46067篇 |
海洋学 | 18261篇 |
天文学 | 1839篇 |
综合类 | 6708篇 |
自然地理 | 49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8篇 |
2023年 | 787篇 |
2022年 | 1556篇 |
2021年 | 2084篇 |
2020年 | 3043篇 |
2019年 | 6336篇 |
2018年 | 6729篇 |
2017年 | 6385篇 |
2016年 | 6582篇 |
2015年 | 5679篇 |
2014年 | 5507篇 |
2013年 | 6094篇 |
2012年 | 5785篇 |
2011年 | 5632篇 |
2010年 | 5402篇 |
2009年 | 4749篇 |
2008年 | 3964篇 |
2007年 | 3868篇 |
2006年 | 3434篇 |
2005年 | 3332篇 |
2004年 | 3374篇 |
2003年 | 3124篇 |
2002年 | 2927篇 |
2001年 | 2657篇 |
2000年 | 2314篇 |
1999年 | 2565篇 |
1998年 | 2424篇 |
1997年 | 2473篇 |
1996年 | 2073篇 |
1995年 | 1905篇 |
1994年 | 1668篇 |
1993年 | 1569篇 |
1992年 | 1277篇 |
1991年 | 979篇 |
1990年 | 893篇 |
1989年 | 721篇 |
1988年 | 641篇 |
1987年 | 490篇 |
1986年 | 398篇 |
1985年 | 320篇 |
1984年 | 332篇 |
1983年 | 203篇 |
1982年 | 231篇 |
1981年 | 161篇 |
1980年 | 142篇 |
1979年 | 130篇 |
1978年 | 60篇 |
1977年 | 52篇 |
1971年 | 54篇 |
1970年 | 4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分析了威海市杨家滩不源地第四系冲洪积-海相沉积物分规律和水文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有限单元方法进行了地下水量评价和预测水源地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提出了最优开采方案。 相似文献
112.
鄂尔多斯西南缘前陆盆地沉降和沉积过程模拟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本文将东祁东逆冲带与鄂尔多斯西南缘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相结合,研究了逆冲带内部变形特征,前陆盆地中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及其反映的盆缘构造性质和幕式逆作作用。 相似文献
113.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钨矿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铜-铁-金多金属成矿带,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发现多处白钨矿床和矿化点,为该成矿带的成矿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相比成矿带铜铁金多金属矿床研究程度,钨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明显薄弱,尚未进行系统的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总结。成矿带内发育的钨矿床主要为北亚带的东顾山矿床、主带(中亚带)的阮家湾矿床和南亚带的桂林郑矿床和高家塝矿床。本文对这四个钨矿床及几个含钨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成岩成矿时代、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资料和成果进行了总结,讨论和试图阐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钨矿床的成矿作用。研究显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存在三期钨成矿作用,分别为146~143Ma、127Ma和97Ma,在成矿带的铜主成矿期前和铁成矿期均有钨成矿作业发生。钨矿床中白钨矿的Sr-Nd同位素组成分别落入董岭式基底或江南式基底范围,表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董岭式和江南式基底是形成原始含矿岩浆的物质基础。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钨矿床成矿岩体为中酸性岩,ε_(Hf)(t)值很低,且Zr/Hf、K/Rb比值小,表明成钨岩浆岩为古老地壳物质重熔并经历了较充分的分异演化,对比成矿带中成铜、成铁岩体,源区性质可能是导致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金属成矿差异的根本原因。燕山期的陆内俯冲是造成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钨矿床成矿的主导机制。 相似文献
114.
115.
应用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分型方法对横断山脉地区的8个经度×10个纬度范围内1948-2012年逐日平均的海平面气压场进行环流分型,由日平均海平面气压场算出6个环流指数(u、v、V、ξu、ξv、ξ),并由此划分出27种不同的环流型。分型结果表明:横断山脉地区主要环流分型为E型、NE型、SE型、N型和C型,其频率分别为:21.4%、14.6%、13.7%、9.8%和9.5%;E和NE型环流频率逐渐增加,C型环流型频率逐渐减少。春季横断山脉地区主导环流比较繁琐;NE、N型为夏季的主要环流型,但E型环流在夏季的频率也相当大;秋季和冬季横断山脉地区的主导环流型都为E型和SE型。夏季主导环流型持续时间较长,冬季也是主导环流持续的时间较长,个别年份主导环流型持续时间超过了一个月,这主要与横断山脉地区复杂的地形有联系。 相似文献
116.
Wang Xiaoqing Gao MengtanCenter for Analysis Prediction SSB Beijing China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SSB Beijing China 《中国地震研究》1996,(2)
This paper offers an approach to the relative confidence level of medium- and long-term earthquake prediction methods by use of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We construct the criterion judgment matric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an expert questionnaire known as the Delphi scheme. From the matrices we can obtain a scale for the relative preference or priority weight of each factor. The quantitative weights might be applied to make synthetic prediction of earthquake risk area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seismic region. 相似文献
117.
The Crab Pulsar was observed at 1540 MHz with the 25m radio telescope at Urumqi with a filterbank de-dispersion backend. A total of 2436 giant pulses with pulse energies larger than 4300 Jy μs were detected in two observing sets. All of these giant pulses are located in the main pulse (MP) and inter pulse (IP) windows of the average profile of the Crab Pulsar. The ratio of the numbers of giant pulses detected in the IP and MP windows is about 0.05. Our results show that, at 1540 MHz, the emission in the IP is contributed by giant and normal pulses, while that in the MP is almost dominated by giant pulses.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of the 2436 giant pulses at 1540 MHz can be described by a power-law with index α=3.13±0.09. The intrinsic threshold of giant pulse energy in the MP window is about 1400 Jy μs at 1540 MHz. 相似文献
118.
119.
120.
新疆乌恰县莎里塔什组生物地层新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乌恰县塔塔村下侏罗统莎里塔什组孢粉植物群的研究,共发现孢粉22属26种,植物化石12属15种。根据这些孢粉化石建立了一个孢粉组合,命名为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再根据侏罗纪的标志植物锥叶蕨(Coniopteris)的存在,将莎里塔什组的时代确定为早侏罗世,为乌恰地区早侏罗世生物地层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