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07篇 |
免费 | 4505篇 |
国内免费 | 256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41篇 |
大气科学 | 1969篇 |
地球物理 | 2458篇 |
地质学 | 5975篇 |
海洋学 | 2296篇 |
天文学 | 122篇 |
综合类 | 982篇 |
自然地理 | 163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4篇 |
2024年 | 351篇 |
2023年 | 427篇 |
2022年 | 770篇 |
2021年 | 904篇 |
2020年 | 750篇 |
2019年 | 791篇 |
2018年 | 714篇 |
2017年 | 691篇 |
2016年 | 749篇 |
2015年 | 820篇 |
2014年 | 679篇 |
2013年 | 904篇 |
2012年 | 898篇 |
2011年 | 875篇 |
2010年 | 871篇 |
2009年 | 794篇 |
2008年 | 726篇 |
2007年 | 736篇 |
2006年 | 710篇 |
2005年 | 556篇 |
2004年 | 422篇 |
2003年 | 315篇 |
2002年 | 293篇 |
2001年 | 302篇 |
2000年 | 227篇 |
1999年 | 180篇 |
1998年 | 97篇 |
1997年 | 99篇 |
1996年 | 73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7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4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利用取自浙江椒江河口3个未扰动柱状沉积物样,进行了孔隙水化学测试、固相沉积物的活性分量与黄铁矿分量的分级提取和测试,结果表明:Hg主要以黄铁矿态形式存在于沉积物中。As在有机碳较高的河口区潮上带和沉积速率较慢的潮下带主要以黄铁矿形态存在[DTMP(degree of trace metal pyritization,痕量元素黄铁矿矿化程度)〉50%)],而在中潮带As的黄铁矿矿化程度略低(DTMP均值为40.99%),研究区DOP(Fe的黄铁矿矿化程度)值普遍较低(〈35%),Mn-DTMP低于3.32%。从而揭示了浙江椒江河口沉积物在数厘米以下,毒性痕量元素Hg和As被高度黄铁矿矿化的规律性,并指出在遇有海事活动或风暴潮事件对海底沉积物进行扰动时,河口沉积物与充氧的海水反应,高度黄铁矿矿化的痕量元素会转变成活性态,从而导致近海生态系统的毒性事件。 相似文献
92.
ERS-2 PRI去噪评价及其在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成像原理和回波信号处理的特殊性,使得斑点噪声是雷达数据所固有的。斑点噪声滤除是雷达数据分析、处理不可或缺的工作。针对ERS-2 PRI产品,分别基于传统方法、模型方法、局域统计自适应滤波法和几何滤波法进行滤噪处理及其去噪质量评价,发现几何滤波的Gamma MAP消除雷达噪声效果最佳,并基于去噪后的多时相数据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 相似文献
93.
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降水、土壤水、植物茎干水的同位素组成,结合多元线性混合模型(IsoSource)确定科尔沁沙地东南部樟子松人工林内樟子松的根系吸水范围以及各水源的水分贡献率。通过连续观测强降水事件前后樟子松水分来源的变化,探究降水对樟子松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樟子松茎干水与20cm以下土层的土壤水同位素组成最为接近,樟子松的水分吸收主要集中在这一层(最大取样深度80cm)。IsoSource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一致,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时,大约60%以上的水分来自于20-80cm土层;当这一深度土壤含水量降低时,樟子松将会更多地依赖更深层的土壤水分。樟子松根系分布的最大深度远小于地下水位,因此很难利用到地下水。2009年7月13日14.4mm的降水前后,樟子松茎干水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表明,降水结束后36小时樟子松可以感应到降水对表层20cm土壤水分的补充,这一土层的水分贡献率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迅速降低。不同水分条件下水分来源的多样性表明樟子松能较好地适应沙地生境。 相似文献
94.
月球极区光照模型为研究月球车着陆点选择和水冰存在的探测提供了依据.利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获取的激光测高数据,得到了全月面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DEM),特别是在月球两极地区,地形细节清晰可见,为极区光照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精确的数据基础.本文通过由测高数据建立的DEM和月球轨道参数相结合,采用地形最大高度角法,对月球极区的光照条件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光照率的计算周期为19年,考虑了黄道和白道交点进动的影响(18.6年).计算结果表明:(1)未发现有持续光照区;(2)有长久阴影区存在;(3)在南极或北极的夏季,撞击坑边沿高地处可以享受到连续的光照;(4) Shackleton撞击坑可以作为月球车着陆的首选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95.
2011年3月24日缅甸地震期间电离层TEC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IGS提供的2011年3月全球TEC数据,利用滑动时窗进行异常识别的方法,分析电离层赤道异常区TEC在缅甸地震期间的异常情况。结果表明:在震前10 d内,地震上空电离层TEC出现了明显的异常扰动,电离层异常北驼峰在16日至18日期间出现了明显的较大区域负异常现象,且在18日时北驼峰明显向磁赤道漂移,负异常在19日时基本消失;而在地震发生的当天和震后一天出现了小范围的正异常,随后正异常消失。在地震期间地磁活动水平总体都相当平静,且太阳处于一个相对较稳定的中低活动水平,电离层出现的异常很可能与此次缅甸地震有关。 相似文献
96.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Micaps提供的相关资料,对2009年9月19—20日在河套地区发生的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及物理量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在寒潮爆发前期,500hPa系统,蒙古西部的冷中心强度≥-32℃,且温度场滞后于高度场,为冷空气爆发南下提供了最基本条件;700hPa河套地区及上游≥16m.s-1的西北风急流基本形成,等温线与等高线交角≥45°且10个纬距内有4条及以上等温线的密集区;850hPa河套地区有≥16℃的暖中心,高空槽前后的西北风速≥18 m.s-1,温度线与高度线的夹角>45°;地面蒙古气旋的暖性性质为寒潮爆发的前期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地面冷锋后部冷高压轴线接近南北向,且冷高压中心强度≥1040hPa,3h变压≥3hPa。 相似文献
97.
98.
中太平洋YJB海山富钴结核矿物组成与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样品采自马尔库斯(MARCUS)海脊YJB海山。利用等离子光谱、等离子质谱、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场发射电镜等分析测试方法,对其富钴结核中不同构造层的矿物组成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该球状结核核部是玄武岩,向外具四层构造。矿石矿物为水羟锰矿和少量的钙锰矿,脉石矿物为磷灰石、石英、斜长石等,微量矿物有蒙脱石、高岭石、钠沸石、方英石、辉石、束沸石等。老结核相对富TMn、Cu、Ca、P等元素,新结核相对富集TFe、Co、Ni、Si、Al等元素。在老、新结核中,从下部构造层到上部构造层,TMn、Co、Ni、Cu、Ba、Zn、Pb、Mo等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少,TFe逐渐增加。核内玄武岩属大洋板内玄武岩,其成因可能与地幔柱有关。结核的稀土元素总量是1 924.07×10-6,Ce具明显的正异常。在老、新结核不同构造层中,Ce的演化趋势同TMn等元素,其他稀土元素与Fe等相似。 相似文献
99.
Single Zircon LA-ICP-MS U-Pb Dating of the Guandimiao and Wawutang Granitic Plutons in Hunan, South China and Its Petrogenetic Significan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Weifeng CHEN Peirong ZHOU Xinmin HUANG Hongye DING Xing SUN Tao The Key Laboratory for Mineral Deposits Research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No. Research Institute CNNC Changsh Hunan 《《地质学报》英文版》2007,81(1):81-89
1 Introduction The South China Block (SCB), located between the Qinling-Dabie and Songma Indosinian sutures, experienced successively two important tectonic movements during the Mesozoic, i.e. the Indosinian movement (early Mesozoic) and the Yanshanian movement (late Mesozoic). Therefore, the generally accepted viewpoint is that the key geological problems during the Mesozoic are essentially the dynamics and material expression of these two tectonic movements in South China (Chen et al.… 相似文献
100.
农田景观空间异质性分析及遥感监测最优尺度选择——以三江平原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情遥感监测需要高时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目前这些数据大都为中低空间分辨率影像。在这些尺度下,像元内部往往是异质的,从而影响农情参数反演精度。因此分析和表达农田景观空间异质性和最优尺度选择对遥感农情监测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选取建三江农垦区四种典型农田景观为研究点,Landsat/TM NDVI为实验数据,利用实验变异函数对四种景观类型的各向空间异质性进行了分析, 而后通过变异函数模型拟合,定量分析了各个研究点的整体空间异质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区遥感监测最优尺度选择。研究表明:(1) 基于实验变异函数的结构分析方法,可定性地认识空间异质性的大小和方向,进而挖掘出其背后的自然和人为驱动因素。(2) 对实验变异函数进行拟合分析,可定量地刻画不同景观格局各自的空间异质性特性。此外,基于变异函数对空间异质性的定量表达,讨论了利用积分变程A结合Nyquist-Shannon采样定理进行最优尺度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