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篇 |
大气科学 | 17篇 |
地球物理 | 12篇 |
地质学 | 19篇 |
海洋学 | 11篇 |
综合类 | 4篇 |
自然地理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4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NANChunrong DONGShuanglin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2004,3(1):56-59
Short-term uptake experiments and long-term semicontinuous cultur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hosphorus (P) limitation to estimate and compare the P uptake and growth kinetics of the microalga Tetraselmis subcordiformis and the macroalga Ulva pertusa. Two new parameters, the maximum specific uptake rate (Vm^sp) and the maximal growth efficiency (β), are introduced to achieve uniformity for the comparison of nutrient uptake and growth efficiency between microalgae and macroalgae. T. subcordiformis possesses 3 times lower half saturation uptake constant, 4 times higher maximal growth rate and 20 times higher maximum specific uptake rate than U. pertusa, while U. pertusa possesses 4 times higher maximal growth efficiency than T. subcordiformis. 相似文献
22.
Allelopathic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macroalga Ulva pertusa and eight microalgal speci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rowth of Ulva pertusa and eight microalgal species, Heterosigma akashiwo, Skeletonema costatum, Tetraselmis subcordiformis, Nitzschia closterium, Chaetoceros gracile, Chroomonas placoidea 1967, Isochrysis galbana 8701, and Alexandrium tamarense, was examined in a series of batch, semi-continuous and isolated co-cultures (U. pertusa and one microalgal species).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with co-cultures confirmed the secretion of allelopathic substances by U. pertusa. Growth was significantly (p<0.05) suppressed in each of the macroalgal species in batch co-cultures, nutrient replete semi-continuous co-cultures and isolated co-cultures. The percentage growth reduction varied between 42 and 100% in batch co-cultures, between 28 and 100% in semi-continuous co-cultures, and between 21 and 100% in isolated co-cultures. In addition, we examined the potential allelopathic effect of U. pertusa culture filtrate. The Ulva culture filtrate significantly (p<0.01)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C. placoidea from 2 days after incubation until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and it exhibited no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the other microalgal species. This may suggest that the allelochemicals released from U. pertusa are rapidly degradable.The microalgae tested exhibited different (stimulatory, inhibitory or no) effects on the growth of U. pertusa. U. pertusa grew faster with H. akashiwo (+16%) and S. costatum (+9%), less with T. subcordiformis (−20%), N. closterium (−23%) and C. gracile (−30%), but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I. galbana, A. tamarense and C. placoidea. The microalgae tested exhibited no clear allelopathic effects on U. pertusa. 相似文献
23.
研究随机线性反馈控制系统的结构辨识问题。在已知时滞的下界和模型阶的上界的假定下,通过使修改的Bayesian信息准则最小化,推导出由多输入多输出CAN模型描述的系统的未知阶与时滞的估计算法,证明了算法是强一致收敛的,且能在有限步内达到其模型结构参数的真值。讨论了当模型的参数矩阵不满秩时减弱条件H’s的强一致估计算法。 相似文献
24.
全球深水-超深水油气勘探经历了深水探索发现(1959—1983年)、深水快速发展与超深水探索(1984—2009年)、深水-超深水稳定发展(2010年至今)3个阶段,形成了以墨西哥湾、巴西东部海域和西非海域为主的深水成熟勘探区,和以拉美东北部、东非、东地中海等为主的超深水新领域的勘探格局。2011年以来,全球深水-超深水勘探投入呈“两段式”特点,2011—2014年勘探投资和探井工作量投入呈现增长态势,处于历史高位;2014年国际油价下跌以来,勘探投入大幅缩减,投资项目多集中于拉丁美洲、北美洲和非洲重点领域。储量发现表现为“集中分布,多点突破”,东非、东地中海、黑海盆地天然气新领域和圭亚那海域石油新领域实现突破,发现时间集中于2011—2015年,水深集中在1500~2400 m超深水。深水-超深水领域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技术进步使得勘探竞争优势逐渐增强,在国际油价逐步回升的背景下,深水投资不断加大,未来深水成熟区继续挖潜,东非、东地中海、黑海、苏里南等深水-超深水新区不断实现突破,将继续引领全球深水-超深水油气勘探方向,推动深水-超深水油气勘探进入新的储量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25.
绿泥石化是南岭中段黄沙铀矿区中广泛发育的热液蚀变类型。在岩相学的基础上,通过电子探针分析技术研究了铀矿区内221、223铀矿床绿泥石的矿物共生组合类型与形貌特征,划分了绿泥石的化学类型,提出该矿区绿泥石的4种产出状态,探讨了绿泥石的形成温度和环境,讨论了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该矿区绿泥石:(1)在形貌特征上,矿前期绿泥石主要呈黑云母假象或星点状、团块状产出,成矿期绿泥石主要呈脉状产出;(2)在成因类型上,绿泥石主要有黑云母蚀变型、长石蚀变型、裂隙充填型和与铀矿共生型4种类型;(3)绿泥石的形成温度为200~310℃,其中与铀矿物共生型绿泥石的平均形成温度为215°C,属于中低温热液矿床范围;(4)绿泥石主要形成于还原环境,形成机制主要有溶解-沉淀和溶解-迁移-沉淀两种。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青东凹陷古近纪的断裂体系和主要同沉积断裂的活动和特征分析,表明区内主要发育NNE、EW、NW向三组断裂体系,NNE向的凹陷边界断裂青东1号断层和EW向的主要二级同沉积断层f1、f2控制了凹陷内次级构造单元的划分,凹陷由北向南依次划分为北部深洼、北部凸起、中部次洼、南部凸起、南部次洼、西南缘缓坡带以及东部陡坡带等7个次级构造单元。研究表明,凹陷内各洼陷的沉降中心在古近纪发生了明显的分异和迁移,这些变化受控于区内主要同沉积断裂的差异活动和演化,青东1号断裂和f3断裂在古近纪的持续活动共同控制了北部深洼的沉积充填,f1和f4断裂分别控制了中部次洼和南部次洼的发育;主要断裂的活动及其组合样式控制着湖底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等粗碎屑沉积体系的发育。与生油洼陷相邻的主要同沉积断裂形成的断裂带具备形成砂岩油气藏的各种有利条件,其中东部盆缘断裂带是区内砂岩油气藏勘探最有利的区带。 相似文献
27.
潮汐电站建库及运行方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给出了几种要行的潮汐电站水库及运行方案,并就发电量,发电的连续性,发电量-价格比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潮汐电站作调峰运行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8.
辽西凌源地区义县组下部层位的U—Pb测年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辽西凌源地区义县组的下部层位为大王杖子层,通过对该层位及相关层位样品中锆石的LA—ICP—MS的U—Pb测年,获得大王杖子层的形成年代为125~122Ma。经过综合分析,得出以下初步结论:①辽西凌源地区与北票-义县地区的义县组底界是不等时的;凌源地区义县组下部层位在时代上相当于北票-义县地区的义县组尖山沟层(砖城子层);②凌源地区的张家口组与义县组之间有约5~6Ma的时间间隔。这不仅验证了凌源地区张家口组与义县组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的可靠性,也暗示该5~6Ma的间隔期为冀北-辽西地区中生代构造格架转换的关键时期;该时期也是我国东北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的鼎盛时期;同时在冀北-辽西地区,该间隔期之后发生了热河动物群的大爆发,说明该间隔期也是一个重要的生物界限。 相似文献
29.
30.
东秦岭地区是全球最大的钼成矿带,也是我国最重要的钼矿集区。大石沟矿床是东秦岭地区最为典型的碳酸岩型钼矿床之一。该矿床主体发育钼矿化,并伴生有一定规模的铀、稀土、铅等多金属矿化。前人对该矿床中钼和稀土矿化关注较多,但对铀矿化的报道甚少。鉴于此,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集典型的铀矿化样品,综合利用TIMA、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LA- ICP- MS等测试方法,对矿床内发育的铀矿化开展了详细的矿相学、矿物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大石沟矿床中铀矿化的主要含铀矿物为钛铀矿、晶质铀矿和铌钛铀矿。晶质铀矿多呈半自形—他形粒状展布,具有高Y、Ce和低Si、Ti、Na、Mg的地球化学组成。晶质铀矿的U/Th、ΣREE、LREE/HREE等参数表明其为岩浆成因,形成于高温高盐度、相对还原环境。晶质铀矿EPMA U- Th- PbTotal化学定年与LA- ICP- MS 原位U- Pb定年,结果显示铀矿化年龄为~223 Ma,即晚三叠世,表明大石沟碳酸岩中铀矿化形成于秦岭造山带印支期造山后伸展环境。综合前人和本文研究后认为,大石沟矿床中铀矿化年龄与秦岭造山带内碳酸岩型钼矿床的主体形成时代一致,为同时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可能形成于同一地质事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