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9篇
  免费   1169篇
  国内免费   2639篇
测绘学   279篇
大气科学   578篇
地球物理   1659篇
地质学   5128篇
海洋学   697篇
天文学   312篇
综合类   705篇
自然地理   24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53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570篇
  2005年   622篇
  2004年   1302篇
  2003年   801篇
  2002年   540篇
  2001年   429篇
  2000年   284篇
  1999年   272篇
  1998年   332篇
  1997年   315篇
  1996年   202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361篇
  1992年   309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3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15篇
  1950年   8篇
  1940年   9篇
  1937年   15篇
  1934年   9篇
  193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31.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热力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合成分析方法探讨MCC热力学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MCC整个生命史里,对流层中下部为正涡度区,200hPa以上为负涡度区;发展时刻辐合区突然抬升;MCC前期的垂直上升速度最大中心高度低于后期的;MCC的高低空的冷心、中层暖心的温度结构在成熟期以后不明显  相似文献   
932.
河西内陆河春季流量变化特征的分析和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昌马、莺落峡、九条岭3个水文站四十余年的月平均流量资料,分析河西地区3条主要内陆河春季流量的长期变化特征,并用均生函数模型对流量进行了预报,为河西地区水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33.
一次黄河气旋特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1975年7月底由一个黄河气旋在河北省东部造成的一次暴雨过程。分析说明这次暴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缘与向西偏北方向移动的台风之间形成一支低空的东南急流。这支从东南洋面上来的暖湿气流,在与贝加尔湖高压脊前的东北方向来的冷空气垫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气旋东北部大片的暴雨区。指出了低纬系统对华北夏季暴雨的重要性。同时指出气旋的暖区及锋区附近的中尺度系统的活动也是产生暴雨不可忽视的因子。并为预报这种黄河气旋的暴雨过程提供了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934.
爆炸影响降水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炮响雨落”的现象进行了实验验证。初步结果表明:在一定云雨条件下,炮击后可能促使未降水积状云产生降水,也可能促使已降水云的降水参量增大,这些变化发生迅速,但维持时间不长。并指出炮击促进云体降水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支托水滴的气流造成的。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炮击影响气流的瞬时作用,可能触发云内不稳定能量释放,造成持续下沉,破坏云的发展,从而防止冰雹灾害。  相似文献   
935.
一次雹暴的特征随时间演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雹通常由强烈的积雨,即所谓雹暴中形成。在雹暴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特征,都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由于这种变化十分激烈和迅速,大冰雹往往就在某一短时间内(通常不超过30分钟)生长并危害农业。加上此时伴随着闪电大风大雨,要观测它甚为困难。因此,人们至今对其演变的许多方面还缺乏详细和确切的的认识。  相似文献   
936.
一九七五年五月四日晨开始,在河北省东部、渤海海面、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黄海北部海面先后出现9—10级西北大风。掖县、羊角沟、招远、海阳、蓬莱等地区阵风达12级,并伴有阵性降雨过程。由于风的来势很猛,使沿海部分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相似文献   
937.
本文用流体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夏季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环流的三维结构和成因,主要结果为: 无转动因素时,高原加热作用能引起流体在低层径向地朝高原辐合,在高原上层放射状向周围辐散.高层辐散流体的一部分在高原内部开始下沉,形成高原上空的对流环,在有转动的实验中也观察到.辐散流体中还出现波动. 高原内部经常出现两个对流上升中心,中心附近的温度有较大脉动,两个对流上升区之间有时为下沉运动,构成高原内部独特的对流环. 通过高原中部的南北垂直剖面上,可观察到方向相反的两个对流环,流体在高原中部上升,在南北高原范围内下沉.在高原外部为高原加热引起的下沉运动. 实验表明,包括基本东西风和高原以外热源的环境背景条件,对高原流场有重要作用. 实验结果为解决夏季青藏高原环流的三维结构提供了依据,文中列举了一些说明的现象。  相似文献   
938.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属低纬地区,山丘起伏,地形复杂,天气多变,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灾害,给发展农业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运动中,我们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进一步明确了气候为农业服务的方向,天气预报为灾害性天气和农事活动关键性天气为主攻方向,开展气象科研,大搞业务基本建设,对广西的主要灾  相似文献   
939.
A plate-tectonics model of the Alpine evolution of the Caucasus is suggested. According to the model, in the Jurassic-Neocomian the Caucasian territory comprised the shelf of the East European platform, the marginal sea of the Great Caucasus, the Pontian-Transcaucasian island arc, the Anatolian-Minor Caucasian oceanic basin (Tethys) and the Iranian-Turkish microcontinent. Along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oceanic basin a convergent plate juncture extended. Part of the Caucasus, situated north of this plate boundary, represented the West Pacific-type active margin of the East European platform. In the Middle Cretaceous the Iranian-Turkish microcontinent collided with the Pontian-Transcaucasian island arc and as a result the Transcaucasian-Minor Asian continental block originat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latter an extensive Paleogene andesitic belt formed, with the Black Sea-Adjara-Trialetian and Talysh-South Caspian basaltic rift troughs on its rear (northern) side (incipient Black Sea and South Caspian basins). Major plate boundary shifted south, into the Zagros-Taurus basin, though the Anatolian-Minor Caucasian suture zone remained mobile in the Upper Cretaceous and Paleogene. From the Oligocene, under conditions of ongoing convergence of the Eurasian and Afro-Arabian continental blocks, the present-day intracontinental mountainous foldbelt has developed.  相似文献   
9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