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17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球物理   190篇
地质学   426篇
海洋学   145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88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长7段)半深湖—深湖相优质油源岩是油气的重要来源,包括黑色页岩和暗色泥岩,作为盆地重要的供烃源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为了明确不同烃源岩的贡献及油气来源,通过对庆城地区长7段致密油特征进行分析,对原油进行精细划分,并对源岩有效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油源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庆城地区长7段黑色页岩和暗色泥岩均对油气成藏有贡献,其中黑色页岩贡献最大,长73段暗色泥岩次之,长72和长71段暗色泥岩贡献较小;原油为低密度、中—低黏度和低凝固点的轻质油。根据生标物特征将原油划分为3类,A类原油具有低C30重排藿烷/C29藿烷、低C29Ts/C29藿烷、低Ts/Tm的特征,由黑色页岩贡献,主要分布于长71段;C类原油具有高C30重排藿烷/C29藿烷、高C29Ts/C29藿烷、高Ts/Tm的特征,主要由暗色泥岩贡献,...  相似文献   
82.
83.
为研究煤层气在排采过程中不同煤阶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利用煤岩三轴应力应变(基质收缩膨胀)测试系统,对褐煤、气煤和无烟煤样开展了有效应力与基质收缩双重效应物理模拟实验。固定轴压和围压不变,改变气体平衡压力,模拟开发过程中储层压力变化特征,测试其动态渗透率。利用实验结果,分析了不同煤阶煤岩在排采过程中动态渗透率反弹特征,并对比分析煤岩动态渗透率改善效果的差异性。研究表明:气体平衡压力从5 MPa降至1 MPa过程中,在有效应力和基质收缩双重效应作用下,褐煤样的归一化渗透率依次为1. 00、0. 60、0. 57、0. 57、0. 52,气煤样依次为1.00、0. 64、0. 50、0. 54和0. 55,无烟煤样依次为1.00、0. 74、0. 58、0. 50和0. 56。随气体平衡压力下降,中阶及高阶煤样动态渗透率先下降后上升,整体呈不对称“V”型变化规律,但拐点略有不同;低阶煤样动态渗透率呈先下降后基本稳定的趋势,整体呈斜“L”型变化规律。在有效应力和基质收缩双重效应影响下,中阶及高阶煤样动态渗透率改善效果优于低阶煤样。  相似文献   
84.
广西三江县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三江县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了表层土壤样2 751件和土壤垂向剖面样180件,测定了土壤中硒的含量。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地统计学法、GIS空间分析技术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研究了土壤硒的含量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硒平均含量为0.63 mg/kg,变化范围为0.10~14.41 mg/kg。研究区土壤硒资源丰富,足硒和富硒土壤面积为95.87%。土壤硒含量的分布主要受到地质背景的控制,不同成土母岩形成的表层土壤硒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寒武系以黑色岩系为母质的土壤硒含量最高,平均含量达2.58 mg/kg,变化范围为0.31~14.41 mg/kg。不同土壤类型中,黄壤硒含量最高,平均含量达0.75 mg/kg,变化范围为0.24~2.07 mg/kg,水稻土硒含量最低,平均含量为0.51 mg/kg;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硒含量差异较大,除水田为基本自然状态以外,其余地类均呈现富集。研究区表层土壤硒含量总体上受控于深层土壤硒含量,成土过程中表层土壤硒含量发生了次生富集。同时土壤pH、Corg、P、S、Al2O3、TFe2O3含量和CIA等对土壤硒含量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Liu  Jiandong  Doan  Chi Dung  Liong  Shie-Yui  Sanders  Richard  Dao  Anh Tuan  Fewtrell  Timothy 《Natural Hazards》2015,75(2):1075-1104
Natural Hazards - Jakarta is vulnerable to flooding and extreme rainfall events are always the main cause of the occurrence of heavy flood events with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y. The flood in...  相似文献   
86.
通过建立数值模型,模拟不同采深、采宽、采厚及不同开采倾角下采空区地表的变形,通过数值模拟及计算得出各开采条件下地表的下沉曲线及水平移动曲线,进而分析地表变形规律及变形机理,为研究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提供一种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87.
蒋璐君  刘熙明  张弛 《气象》2020,46(5):695-704
利用1964—2013年江西省83个站逐日霾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等统计方法,分析江西省近50年霾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江西霾日数呈赣中北部多、赣南少的特点,赣中的萍乡—宜春—抚州—上饶一带以及赣北北部的九江中部、景德镇北部地区是霾天气多发区,年均霾日数在30 d·a~(-1)以上。冬季霾日数最多,萍乡—宜春—鹰潭地区中北部、南昌—九江的中部以及上饶东部地区超过20 d·a~(-1),春季和秋季次之,夏季最少。12月是霾日数最多的月份,接近全年霾日数的2成。江西省霾日数呈年际增长的趋势,增长率为11 d·(10 a)~(-1),气候趋势系数为0.78,通过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霾日数与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均呈负相关,而与静风日数呈正相关。近50年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呈下降趋势,静风日数呈上升趋势,这可能导致空气中污染物不易扩散而形成更多的霾天气。江西省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6.3 d·(10a)~(-1)],气温呈增暖趋势[0.15℃·(10a)~(-1)],霾日数与气温和降水日数分别呈正、负相关。  相似文献   
88.
随着资料的积累,不断发现与板块假说相矛盾的事实:地震层析没有发现地幔对流的证据,却发现大陆克拉通具有400km深的“壳根”;海洋地质调查发现了一系列否定板块假说的重要证据,尤其是大西洋中多处发现古岩石,使海底扩张模型受到严重挑战;跨越扩张脊的一系列测量结果实际上否定了扩张假说。此外,作为学说重要支柱的地磁资料的可靠性受到怀疑,板块消减过程中洋底沉积层堆积被否定,大陆碰撞模式与陆上地质资料的不符,动力机制不明,板块模式不适于解释复杂的大陆地质而难以登陆等事实,已令板块构造理论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根据煤和蒸发岩的地史分布等资料,说明一个海陆相对固定的大地构造模型更符合实际。通过对大地构造假说发展史的分析和研究,并借鉴天文学中太阳系的发现史,认为新假说的建立必须从确凿的地质现象,而非多解性的资料和推断出发。由此提出大地构造和海陆起源的内波假说。  相似文献   
89.
The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solu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optimum shape of a retaining wall modelled by the co-ordinates of a set of points which belongs to a certain permissible space. An optimum design method is formulated as a non-linea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The following two objective functions, which are mutually conflicting and non-commensurable with each other, are considered: (a) to minimize the total weight of the wall, (b) to maximize the structure stability. A set of Pareto optimum solutions is derived numerically by adopting a logical algorithm, and a Pereto optimum solution is obtained by investigating the trade-off relationships among design objectives.  相似文献   
90.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the driving forces of cropland change in China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problems of rapid popu-lation increase, resources scarcity and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devel-opment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changes, especially the Land-Use/Land-Cover, LUCC issue is becoming a frontier and hot field[1], in which investigation on the mechanisms of land use change is one of the three core issues. Deficient natural resources, in particular the shortage of cropland resource in China, are the important constraints to 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