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23篇 |
免费 | 1254篇 |
国内免费 | 164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84篇 |
大气科学 | 1403篇 |
地球物理 | 1756篇 |
地质学 | 3304篇 |
海洋学 | 1003篇 |
天文学 | 220篇 |
综合类 | 844篇 |
自然地理 | 8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114篇 |
2022年 | 322篇 |
2021年 | 352篇 |
2020年 | 327篇 |
2019年 | 309篇 |
2018年 | 368篇 |
2017年 | 365篇 |
2016年 | 419篇 |
2015年 | 309篇 |
2014年 | 395篇 |
2013年 | 371篇 |
2012年 | 348篇 |
2011年 | 360篇 |
2010年 | 415篇 |
2009年 | 373篇 |
2008年 | 302篇 |
2007年 | 311篇 |
2006年 | 266篇 |
2005年 | 204篇 |
2004年 | 190篇 |
2003年 | 207篇 |
2002年 | 199篇 |
2001年 | 183篇 |
2000年 | 204篇 |
1999年 | 311篇 |
1998年 | 291篇 |
1997年 | 276篇 |
1996年 | 230篇 |
1995年 | 242篇 |
1994年 | 211篇 |
1993年 | 171篇 |
1992年 | 152篇 |
1991年 | 92篇 |
1990年 | 91篇 |
1989年 | 72篇 |
1988年 | 50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25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5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为了获取云南地区现今地壳形变和断层活动特征,收集了云南地区1992—2016年的2期精密水准观测资料,采用基于GNSS连续站垂直形变资料约束的平差方法,对区域整体地壳垂直形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滇西北区域地壳整体表现为隆升,垂向速率为2—3mm/a,滇南区域显示地壳沉降速率为-1—-2mm/a,并在下关—永胜和思茅—景谷一带存在地壳形变高梯度带。收集了该地区30多年的跨断层场地观测资料,计算了所跨断层的三维活动量,得出了断层现今活动状态和异常特征,认为滇西北和滇中南地区的场地多数表现出异常活动的现象,其中楚雄、剑川和永胜的监测断层现今表现出与地质背景相反的走滑和拉张特征,峨山、建水和通海场地所处断层在张压性质上与地质背景相反。结合区域水准和跨断层观测分析结果,从“面”和“线”上得出滇西北和滇中南地区存在地壳形变和断层活动异常,构造应力积累较高的结果,加之缺震背景显著,认为应关注该区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2.
为探求快速、廉价、无损和同步的光谱技术在南极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可能性,本文利用南极阿德雷岛的四根企鹅粪土沉积柱样品的反射光谱,通过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和主成分回归两种数学运算方法,建立了反射光谱数据与企鹅粪九种标型元素浓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南极企鹅粪土沉积物光谱数据的古生态意义。结果表明:南极粪土沉积样品反射率光谱与企鹅粪九种标型元素(P、Ca、Cu、F、Ba、S、Zn、Sr、Se)含量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都达到了0.9以上,在深度剖面上预测浓度与实测浓度具有非常一致的变化趋势;南极粪土沉积物光谱数据包含有明确的古生态变化信息,可利用主成分分析快速恢复历史时期企鹅数量演化过程。本研究结果为在偏远的南极地区开展古生态环境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快捷方法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3.
94.
Wu Jiabing Guan Dexin Sun Xiaomin Zhang Mi Shi Tingting Han Shijie Jin Changjie 《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2006,49(2):89-98
Based on the light-photosynthesis response measurement at leaf level, combined with over-and under-canopy eddy covariance measurements, research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trees and forest canopy was conduc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ght intensity and photosynthetic rates for leaves and canopy can be well fitted by a non-rectangular hyperbola model. Mongolian oak presented a high light compensation point, L cp (28 μmol·m?2·s?1), a light saturation point L sp (>1800 μmol·m?2·s?1), and a maximal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 max (9.96 μmol·m?2·s?1), which suggest that it is a typical heliophilous plant. Mono maple presented the highest apparent quantum efficiency α (0.066) but the lowest, L cp (16 μmol·m?2·s?1), L sp (≈800 μmol·m?2·s?1), and P max (4.51 μmol·m?2·s?1), which suggest that it is heliophilous plant. Korean pine showed the lowest α value but a higher P max, which suggest that it is a semi-heliophilous plant. At the canopy level, the values of both α and P max approached the upper limit of reported values in temperate forests, while L cp was within the lower limit. Canopy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were well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leaves. Both showed a high ability to photosynthesize. However, environmental stresses, especially high vapor pressure deficits,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hotosynthetic ability of leaves and canopy. 相似文献
95.
东北地区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比分析 总被引:29,自引:12,他引:29
东北地区是我国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增温最显著的地区之一,有其独特的气候变化特点。利用东北地区建国以来较密集的气象观测资料,运用Yamamoto检测、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了该区域近44 a来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并初步探讨了这些变化的差异和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44 a来,东北地区平均气温存在明显的变暖倾向,气候变暖趋势存在着季节性和地域性差异。冬季增温最强,秋季增温最弱;区域变化表现为在区域中心区域,即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交界区增温趋势最明显,辽宁中部和内蒙古东部的中心靠近边境区域为增温较弱的地区;最低气温的增温率是最高气温的2倍左右。 相似文献
96.
基于1960-2012年日平均气温和日降水量数据,利用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分析方法,分析了西藏林芝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芝年平均气温增长速率0.028℃·a-1;年平均气温受3~4 a尺度波动的影响,无明显主周期;年平均气温序列有3个突变点,分别是1972-1973年、1975-1976年和1977-1978年。年降水量增长率1.218 mm·a-1;年降水量受4 a、10 a和20 a尺度波动的影响;有两个主周期,分别为2 a、19 a;年降水量序列有4个突变点,分别为1960-1961年、1965-1966年、1977-1978年、1982-1983年。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2017年8月9日精河6.6级地震灾区内共计355个调查点的实地调查,确定了此次地震的烈度分布。灾区最高烈度为Ⅷ度(8度),灾区面积15623km2,灾区总人口487696人,其中,受灾人口133695人,地震共造成36人受伤;对各烈度区内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的震害现象进行了整理,分析了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的抗震能力与震害原因,结果显示,土木结构房屋倒塌及屋檐塌落是导致人员受伤的主要原因;砖木结构房屋缺乏抗震设施,破坏形式多样;砖混结构房屋在高烈度区破坏较重;框架结构房屋主体完好但填充墙普遍出现破坏。安居富民房屋抗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8.
锇粉中杂质元素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CP_MS技术建立了锇粉中痕量杂质元素的分析方法。在浓HNO3介质中,锇以OsO4形式挥发除去,分离锇基体后,可直接测定的痕量元素达50余种。取样量0.1g,测定限为0.2~246ng/g,可实现质量分数w(Os)为99.9999%锇粉中杂质元素测定。结合ICP_AES测定K、Na、Ca、Mg、Al、Fe、Si和P,可实现锇粉原料及产品的纯度分析。 相似文献
99.
以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为基础,通过编制相关构造图件揭示了海塔盆地塔南凹陷的断裂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过程,分析了构造活动对沉积作用的控制以及对烃源岩发育、圈闭形成和油气运移聚集条件的影响。塔南凹陷白垩纪经历了叠合断陷期(铜钵庙组—南屯组沉积时期)、叠合断拗期(大磨拐河组沉积时期)和反转拗陷期(伊敏组—青元岗组沉积时期)共3期演化,发育伸展和走滑—伸展两套断裂系统。受断裂活动影响,不同时期各次凹的沉降中心发生了明显的分异与迁移。断陷期沉降中心沿断陷边界断层上盘分布,断拗期沉降中心向凹陷中心迁移。断陷期结构样式及主干断裂活动强度控制着沉积相的分布,也影响油气成藏。 相似文献
100.
东昆仑东段纳赤台岩群变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纳赤台岩群主要为一套变质火山沉积岩系,是东昆仑东段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重要物质记录。变火山岩的锆石U 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具有较宽的年龄谱(459~2 729 Ma),可划分为2 559 Ma、1 341~1 472 Ma、918~1 142 Ma、557~595 Ma、459~497 Ma 5个年龄段,前4组为继承锆石年龄,反映研究区早期构造岩浆事件,459~497 Ma年龄谱段的锆石具有较好的生长韵律环带,为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74±7.9) Ma (MSWD=0.59,n=11),代表纳赤台岩群变火山岩形成时代,即形成于奥陶纪。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纳赤台岩群变火山岩原岩均为玄武岩,可以划分为两个岩石系列,斜长角闪片岩和角闪片岩为亚碱性拉斑玄武岩。Mg#介于43.09~46.44,反映岩浆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结晶分异演化;绿帘绿泥钠长片岩属于碱性玄武岩;Mg#介于57.20~76.00,相对接近原始岩浆成分。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前者具有岛弧火山岩特征,而后者具有E MORB和OIB特征,其岩浆源区更富集。锆石U 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纳赤台岩群火山岩形成于早古生代弧后盆地,是原特提斯洋洋壳向北俯冲导致东昆仑地区拉张成弧后小洋盆的物质记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