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9篇
  免费   406篇
  国内免费   572篇
测绘学   99篇
大气科学   472篇
地球物理   565篇
地质学   1180篇
海洋学   239篇
天文学   157篇
综合类   233篇
自然地理   30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王聪  曹有挥 《地理科学》2019,39(2):285-293
从行业属性、企业内部因素和城市所处的环境3个层面的耦合关系视角,对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城市网络的形成演化模式和演化机制进行了理论探索。在基于地理空间的行政等级体系基础上,考虑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于城市网络的综合影响,归纳了由初始集聚阶段-非均衡扩散阶段-等级网络形成阶段-网络成熟阶段的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城市网络的一般演化模式。实证研究表明,长三角城市网络正处于非均衡扩散向等级网络阶段演化的过渡时期,表现出网络的层级特征愈发明显、水平联系不断增强、联系方向更加多样化、服务功能联系差距缩小等特征。联系便捷程度、创新要素支撑、制造业发展基础,以及城市能级推动等要素对于长三角城市网络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2.
城市居民日常身体活动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姜玉培  甄峰  赵梦妮  曹晨 《地理科学》2019,39(9):1496-1506
依托南京主城区居民日常身体活动调查数据,基于身体活动时空维度,挖掘城市居民日常身体活动时空分异特征,并采用混合效应模型探究身体活动分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居民日常身体活动时空异质特征明显。工作日/非工作日不同类型身体活动时间安排及个体间差异均显著;工作性、交通性、家务性身体活动空间制约明显,而休闲性身体活动空间分布更具弹性;与工作日相比,非工作日不同类型身体活动空间范围变化收敛与扩散特征并存。活动空间范围、个人社会经济属性、自身健康状况对居民日常身体活动分异均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居民日常活动空间范围决定身体活动的空间适应与选择;社会分工差异导致不同性别、年龄人群身体活动具有指向性;身体活动时间出现与个人社会经济实力倒置现象;而良好健康状态会激励居民日常身体活动的保持。  相似文献   
133.
近20年京津唐主体城区地表热场空间特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琛  胡德勇  张旸  曹诗颂  段欣  张亚妮 《地理科学》2019,39(6):1016-1024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获取京津唐主体城区1995~2015年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和不透水地表盖度(Impervious Surface Percentage, ISP)数据。采用热点聚集和阈值分割法,依据地表的温度和不透水盖度属性将京津唐主体城区划分成9种地表热场类型,分析并探讨地表热场的发展规律、年际变化状况和区域贡献作用。研究发现,京津唐主体城区地表温度与不透水地表盖度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两者分别呈现“阶梯降”和“两端高、中间低”的变化特征。京津唐主体城区地表热场的发展主轴保持在西北-东南方向,且随时间推移沿主轴呈聚集态势。 京津唐主体城区地表热场的影响范围在空间上持续扩张,对于不同的主体城区,其在整体区域的热场贡献中有差异化表现。  相似文献   
134.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干旱变化的区域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全球气温日趋升高和极端降水增加的气候背景下,近年来中国干旱变化特征异常突出,新形势下需进一步深入认识干旱发生特征及影响机制。利用1960-2014年中国527个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量数据,选用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MCI)作为干旱监测指标,详细分析了中国各区域干旱强度、次数和持续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1960年以来,中国各区域干旱程度加重,范围增大,次数增多,持续时间增长。干旱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区域变化,各个区域干旱变化差异显著。西南、华中、华北和华南区域干旱程度明显加重,主要是重度以上干旱次数较多。华北和西南干旱年数最多,为45年,其他地方为35~36年,华北重度以上干旱年份最多,为14年,其次是东北和华南的7年。干旱发生时间和区域也有随机性,中国各区域四季都有可能发生干旱,干旱不仅发生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域,在南方湿润和半湿润区域同样发生。各区域以夏旱为主,东北以春旱和夏旱居多,华南以秋旱为主。干旱持续时间不等,有时高达9个月。有些区域年内干旱呈单峰型,有些区域为双峰型。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各个区域干旱呈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35.
曹贤忠  曾刚 《热带地理》2019,39(3):472-478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与区域增长之间的关系成为经济地理学者关注的重点领域。文章通过梳理近年来有关创新网络测度、创新网络与区域增长关系、创新网络作用于区域增长方式等方面的文献发现:网络资本可以弥补社会资本在解释企业创新结网经济价值方面的不足,区域增长呈现出网络化特征已成为学界共识,知识流与邻近性能较好地解释创新网络与区域增长的关系机理。然而,当前研究对社会资本如何促进区域增长,网络资本与区域增长关系模型如何构建,不同类型的邻近性与知识对区域增长的影响有何差异等问题尚不明确,建议重视网络资本对区域增长的作用并实证检验二者的关联,同时还应重视创新网络中企业家精神、创新个体心理行为特征等因素对区域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6.
振动性能是评估鱼雷动力系统优劣的重要指标。将鱼雷动力舱段抽象为由振源、传递路径、响应点构成的集中参数动力学模型,在频域内对动力学方程推导,得到了系统的稳态响应幅值表达式。结合电气系统的插入损失概念,提出了适用于评估鱼雷动力舱段隔振元件效果的速度插入损失指标。结合工程问题给出了算例,表明在设计初期可以清晰地规划动力舱段的隔振结构的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137.
Gong  Jie  Xie  Yuchu  Cao  Erjia  Huang  Qiuyan  Li  Hongying 《地理学报(英文版)》2019,29(7):1193-1210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Mountains in western China, hosted rich biodiversity and millions of people and inhabitant with vital ecosystem services, had experienced the most serious...  相似文献   
138.
Ma  Qin  Li  Mingzheng  Qin  Xiangchao  Liu  Huanzhang  Cao  Wenxuan 《中国海洋湖沼学报》2019,37(3):1090-1101
Floodplains are important and distinctive ecosystems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 recruitment of ichthyoplankton from river to floodplain lakes is crucial to maintain this unique ecosystem. However,this process has not been well documented. In this study, ichthyoplankton were sampled to investigate the details of ichthyoplankton recruitment from the Changjiang(Yangtze) River to the Dongting Lake via a floodway channel, the Songzi River, from May to July in 2013 and 2014.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41 species of eggs and larvae were sampled. Among the samples, 16 were river-lake migratory species(RL), representing23.5% of the species in the Dongting Lake. In 2013, an estimated 130 million eggs and 3 180 million larvae drifted through the sampling section, and in 2014, an estimated 1 060 million eggs and 1 040 million larvae drifted through the sampling section. The amount of eggs and larvae of RL reached 3 210 million in 2013 and 1 850 million in 2014,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ichthyoplankton recruitment from the river to the lake, as species diversity will decrease sharply without this recruitment.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 showed that water temperature and water flow ar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pawning activities of fish. To maintain the high fish diversity in the Changjiang floodplain, we suggest to irrigate the channel to increase water discharge and increase the transport of ichthyoplankton from the Changjiang mainstream into the Dongting Lake.  相似文献   
139.
介绍了一种高精度、高性价比的GPS定位定向仪的设计及实现(〈1mil,2σ)方法,系统利用了实际应用中的有利约束条件,对基于LAMBDA方法的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算法进行了改进,经过系统工程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实现了单频、高精度、快速定向数据的输出。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  相似文献   
140.
The paper studies the ground vertical deformation and the geoid undulation caused by loading of neighboring buildings, based on the loading tides theory. The influence on elevation is also conside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und vertical deformation and the geoid undulation both reach millimeter magnitude. Therefore, it is obvious that the building loading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precise engineering surveying, and it must be seriously considered in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