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6篇
  免费   2105篇
  国内免费   2813篇
测绘学   1379篇
大气科学   1244篇
地球物理   1869篇
地质学   5528篇
海洋学   1572篇
天文学   294篇
综合类   900篇
自然地理   1218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606篇
  2021年   723篇
  2020年   576篇
  2019年   693篇
  2018年   664篇
  2017年   596篇
  2016年   656篇
  2015年   643篇
  2014年   656篇
  2013年   717篇
  2012年   737篇
  2011年   764篇
  2010年   713篇
  2009年   661篇
  2008年   620篇
  2007年   536篇
  2006年   526篇
  2005年   423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介绍了利用GPS载波相位测量技术进行短基线定向的基本方法,推导了估计GPS短基线定向的精度公式,得到了对于边长400~700 m的基线可以达到±(1"~2")的方位精度.  相似文献   
72.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贝壳堤剖面记录了约39.7~17.514CkaB.P.期间古湖泊高湖面扩张、收缩的演化历史。剖面中丰富的介形类,皆为我国东部山间盆地~平原区系与西部高原区系常见种。依据青海地区现代介形类分布调查,可知研究剖面高湖面发育期为淡水湖,其中高分异度介形类组合代表近静水的浅湖环境,单种或近单种土星介大量出现层位指示缓流水环境,大量原生双壳类共生可能指示静水、较深水环境。据地层中介形类分布,自下而上划分为7个组合-沉积环境带,分别为:①少量湖沼种出现(积水洼地形成带)——湖泊前期,②单种缓流水种连续出现(湖泊初始形成带)——高湖面初始形成期,③高分异度组合、介形类富集(浅水大湖带)——高湖面水深加大期,④中分异度组合、介形类少量出现(深湖带)——高湖面最盛期,⑤中分异度组合、介形类少量出现、双壳类连续富集(湖泊变浅带)——高湖面略下降期,⑥缓流水介形类繁盛、双壳类多少不等(湖泊水位下降带)——古湖泊退缩期和⑦介形类稀少带——古湖泊快速消亡期。贝壳堤剖面所见双壳类在现代介形类调查区域没有发现,它们在地层中的出现,进一步指示大体相当MIS3阶段时期柴达木盆地比现代更温暖的气候背景,降水条件好于现代。  相似文献   
73.
GPS工程控制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控制网,GPS测量在水利水电行业的施工测量控制网中也可以有很好的应用。通过某水电站枢纽区首级GPS控制网建立的实例,对高等级GPS工程控制网从设计、观测到数据处理及成果的可靠性验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4.
收集了2002-2007年6年期间的北京房山站(BJFS)连续观测数据,利用BERN高精度GPS数据处理软件计算出该站的对流层延迟,再利用该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分离干延迟获得2mm精度的湿延迟,计算出BJFS站的可降水量(PWV),组成长达6年的时间序列,初步探讨北京地区的季节性降水量变化,特别是第三季度的可降水量影响,通过数据走势,预测计算不同季度的降水概率。  相似文献   
75.
基于相关系数匹配的混合像元分解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影像中的混合像元不仅影响地物识别和分类的精度,而且已成为遥感科学向定量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为此,人们已经提出了多种混合像元分解算法,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最小二乘法.该方法虽然具有意义明确、简单易行等特点,但也易受局部噪声、大气效应、环境辐射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将混合像元分解问题归结为一个基于光谱匹配的非线性最优化问题,并针对最小二乘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相关系数匹配(spectral correlation matching, SCM)的混合像元分解技术.通过在北京市北三环及其以北区域内案例的研究表明:在城市区域内,利用图像选取终端端元的办法,基于相关系数匹配的混合像元分解算法的总体精度高于带全约束的最小二乘法(LS)的分解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在目标光谱的绝对值整体放大或缩小而光谱形状得到了很好的保持、及局部噪声使得光谱值显著变化但光谱形状得到了一定程度保持时,基于光谱形状的相关系数法可以得到比基于光谱绝对值的最小二乘法精度更高的分解结果.  相似文献   
76.
徐秋晓  于明洋  崔健 《测绘科学》2008,33(2):113-116
本文从遥感影像理解模型出发,探讨了遥感信息的知识发现及特征提取问题,特别针对士地利用研究领域,提出了纳入GIS信息的遥感影像综合理解模型,将GIS数据(主要包括高程和坡度)与遥感影像结合起来,从中发现知识,并将知识用于遥感影像的专题信息提取,建立了地学规律知识库,从而提高了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本文基于遥感影像理解模型,发现土地利用变化区域,提取变化信息,动态地监测了龙口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7.
The Central Gas Field is a famous large-sized gas field in the Ordos Basin of China. However, identification of main gas sources of the Ordovician reservoirs in this gas field remains puzzling. On the basis of a lot of geochemical data and geological research on natural ga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s of natural gases from Ordovician weathered crust reservoirs in the Central Gas Field in the Ordos Basi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atural gases from Ordovician weathered crust reservoirs in the Central Gas Field in the Ordos Basin have similar chemical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to highly mature and over-mature dry gases. Both coal-derived gases and oil-type gases coexist in the Central Gas Field in the Ordos Basin. The former was derived mainly from Carboniferous-Permian coal measures and the latter from Lower Paleozoic marine carbonates. It is suggested that coal-derived gases occur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Central Gas Field while oil-type gases may be produced mainly in the northern, western and southern parts of the Central Gas Field in the Ordos Basin.  相似文献   
78.
多道瑞利波在矿井独头巷道超前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瑞利波超前探测作为一种新的矿井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经济、分辨率高、适用场地小、应用范围广等优点。介绍了瑞利波探测技术原理,并将其用于煤矿井下独头巷道大距离超前探测中。实例表明,探测距离达80 m以上,条件允许时可达100 m以上。  相似文献   
79.
吉林省海沟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海沟金矿床区域水系沉积物、矿区水系沉积物及矿体的岩石、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海沟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并依据该模式对区域47个异常进行了研究对比,预测出一处寻找海沟式金矿床的有望异常。  相似文献   
80.
夏甸地区Ⅶ-支脉矿体控矿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复合现象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构造运动时期先后的问题,而且在生产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1]。本文以山东夏甸地区Ⅶ—支脉矿体为例,通过区域构造、Ⅶ—支构造断裂特征、闪长玢岩构造特征、矿体构造特征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Ⅶ—支构造的新老构造体系、同一构造体系复合现象突出,多表现为构造形迹的归并。其中成矿断裂的多期活动、构造性质的多次变化、成矿作用的多次叠加是矿体形成的关键因素;在NEE向Ⅶ—支构造与近SN向脉岩截接部位形成矿体,低级序的NNE、NE、NEE向构造成为主要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