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212篇
海洋学   90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71.
172.
Abstract In the Su-Lu ultrahigh- P terrane, eastern China, many coesite-bearing eclogite pods and layers within biotite gneiss occur together with interlayered metasediments now represented by garnet-quartz-jadeite rock and kyanite quartzite. In addition to garnet + omphacite + rutile + coesite, other peak-stage minerals in some eclogites include kyanite, phengite, epidote, zoisite, talc, nyböite and high-Al titanite. The garnet-quartz-jadeite rock and kyanite quartzite contain jadeite + quartz + garnet + rutile ± zoisite ± apatite and quartz + kyanite + garnet + epidote + phengite + rutile ± omphacite assemblages, respectively. Coesite and quartz pseudomorphs after coesite occur as inclusions in garnet, omphacite, jadeite, kyanite and epidote from both eclogites and metasediments. Study of major elements indicates that the protolith of the garnet-quartz jadeite rock and the kyanite quartzite was supracrustal sediments. Most eclogites have basaltic composition; some have experienced variable 'crustal'contamination or metasomatism, and others may have had a basaltic tuff or pyroclastic rock protolith.
The Su-Lu ultrahigh- P rocks have been subjected to multi-stage recrystallization and exhibit a clockwise P-T path. Inclusion assemblages within garnet record a pre-eclogite epidote amphibolite facies metamorphic event. Ultrahigh- P peak metamorphism took place at 700–890° C and P >28 kbar at c . 210–230 Ma. The symplectitic assemblage plagioclase + hornblende ± epidote ± biotite + titanite implies amphibolite facies retrogressive metamorphism during exhumation at c . 180–200 Ma. Metasedimentary and metamafic lithologies have similar P-T paths. Several lines of evidence indicate that the supracrustal rocks were subducted to mantle depths and experienced in-situ ultrahigh- P metamorphism during the Triassic collision between the Sino-Korean and Yangtze cratons.  相似文献   
173.
“蒸发悖论”在中国的规律分析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全国353个气象站1956-2005年的气象资料,系统分析了过去50年间蒸发皿蒸发量、气温及降水的变化趋势,重点对"蒸发悖论"在中国的规律进行分析,并研究了蒸发皿蒸发量与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过去50年间,全国范围内气温增加显著、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总体上存在"蒸发悖论";(2)"蒸发悖论"具有空间上和时间上的不一致,表现在:随着气温增加,东北地区蒸发皿蒸发量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全国范围蒸发皿蒸发量呈上升趋势;(3)过去50年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降水量与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大体呈逆向关系。  相似文献   
174.
渭北高原西段新构造活动强烈,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通过1:5万专题遥感解译和重点地质调查,全区遥感解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点共计611处,其中大型滑坡17处、中型滑坡194处、小型滑坡385处,小型崩塌15处.结合区域地理、地质环境特征,将区内大、中型滑坡地质灾害点划分为5个集中分布区、6个集中分布带.区内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主要受地形地貌、新构造与岩性条件的控制,以地质灾害点集中分布区、带为基础,参考重点地质灾害点的影响范围及人类活动的状况,将千阳县城关镇-崔家头镇、陇县杜阳镇-千阳县草碧镇、陇县峡口河-杨河沟地区列为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75.
基于WebGIS的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传统单机模式的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管理的需求,随着城市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功能的改进势在必行。针对上述问题,以北京市为例,基于B/S架构,以AreGIS Server和.Net为核心技术开发WebGIS,建立了网络化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成的北京数字市政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在满足大众化和网络化需求的同时,其采用AreGIS Server技术开发WebGIS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ArcObjects强大的网络分析和空间分析功能,可为综合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依据。  相似文献   
176.
盐藻生长过程中氮磷利用与色素积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察了盐藻在氮浓度3mmol/L和0.59mmol/L两种条件下的生长、氮磷的利用以及色素积累的情况。结果表明氮浓度3mmol/L培养基有利于藻细胞的增值,最终藻体浓度大,稳定期可维持数日;0.59mmol/L培养基有利于细胞胡萝卜素积累,单位细胞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达到12.3,是氮浓度3mmol/L培养基的两倍左右。盐藻细胞在生长初期快速利用氮源,之后即使培养基中仍有较高浓度的氮源,藻细胞也不再利用。两种条件下藻细胞对磷的利用情况相同。两种培养基中盐藻单位细胞叶绿素含量均先增加后减少,胡萝卜素含量均先降低后增加。  相似文献   
177.
针对使用组合观测值探测周跳存在不敏感周跳且难以修复的问题,研究了三频周跳探测与修复的几何原理,从几何角度研究了多个相位无几何组合(GF)探测周跳的异同,以及加入MW组合后的效果,并搜索了相应的不敏感周跳。提出了以对应的横截面积最小为原则选取组合量的方法。经北斗三频实测数据验证,GF组合的数量以两个为宜,加入MW组合后不敏感周跳进一步减少,优化选取的两个GF组合和MW组合联合探测周跳仅存在一个不敏感周跳,且探测到的周跳均能正确修复。  相似文献   
178.
在工业数字摄影测量中,当被测物大而复杂时,目标像片的数量可能达到数百张,像点达到几千个,因此人工去识别这些像点是不切实际的,不但费工费时而且也加大了出错率。为了实现工业数字摄影测量的自动化,引入了一种点状编码标志,讲述了其设计原理,并应用透视投影中交比不变量和仿射变换对其进行了识别。试验表明,该编码标志点设计严密,自动识别率为100%,可以满足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9.
黄河口海域调水调沙期间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口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受到包括自然和人为在内的诸多因子的影响,本次研究以2011年调水调沙活动对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为主,分析其短期内群落结构的变化。调水调沙前、中、后期均采用同样的站位取样,分别为1~18号站位,按照距离黄河入海口的距离分为4个梯级,为5、10、20和40km。研究结果显示:调水调沙前、中、后期分别渔获大型底栖生物73,72和85种,重要种的数量分别为13,1和16种;所有种类可以统计为4个门类,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其中,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占比重最大,而1982年其他学者对莱州湾大型底栖生物的研究显示,棘皮动物和环节动物占比重最大,这表明近30年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产生较大变化;BOPA指数显示,前期各站位水质较高,中期和后期分别有2,3个站位受到中等程度污染;ABC曲线分析说明,调水调沙中、后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受扰动较大;群落聚类分析和冗余分析(RDA)表明,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关系密切,其中,调水调沙中期有机物对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而后期的较大影响因子为水深。环境因子并不是单一作用于生物群落,而是几个环境因子共同作用,包括有机物、硫化物、重金属Hg和As等;不同环境因子造成群落结构变动的原因较多,其一可能是海水透明度的下降造成大型底栖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受阻。本次研究重点表明,人类多元活动从短期和长期看对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变动影响均较大,调水调沙活动对黄河口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栖息地作用明显,改变其水温、盐度、群落扰动等。因此,应当加强对该海域入海陆源污染物的控制,加强对海洋生态平衡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0.
水体中的悬浮物是评价海洋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卫星遥感方法可以获得大范围连续的悬浮物质量浓度。以1999年5月10日大连湾海上现场-卫星同步实验数据为基础,采用神经网络模型技术模拟了陆地卫星TM传感器中心波长分别为485,560和660nm3个波段的辐射亮度值与在该海域现场获取的悬浮物质量浓度之间的传递机理。以TM图像的3个可见光波段作为输入的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关系数达0.79,在反演海水表层悬浮物质量浓度方面比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表现要好。这说明神经网络方法在模拟非线性关系进行遥感反演方面更具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