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1篇
  免费   853篇
  国内免费   1320篇
测绘学   567篇
大气科学   511篇
地球物理   605篇
地质学   2095篇
海洋学   907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266篇
自然地理   494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1.
基于图斑空间关系的遥感专家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光谱均质单元——图斑作为空间对象粒度的基本单元,采用图斑邻域搜索算法,获取不同类别图斑间的空间关系。在ERDAS专家分类系统中,根据图斑相邻关系以及DEM信息对初始分类结果进行了修正,提高了湿地、草地和农业用地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312.
非地转湿Q矢量在台风“云娜”暴雨过程中的分析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应用非地转湿Q矢量理论,对2004年8月12-15日台风“云娜”登陆后造成的大范围持续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非地转湿Q矢量能比较清楚地揭示台风暴雨的演变过程,非地转湿Q矢量的散度负值区和流场辐合区与未来12小时的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非地转湿Q矢量的散度的垂直分布能够反映台风外围对流发展的深度,对判断台风在陆地上的维持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13.
Numerical experiments on forcing dissipation and heating response of dipole (unipole) are carried out using global spectral models with quasi-geostrophic barotropic vorticity equations. For each experiment model integration is run for 90 days on the condition of three-wave quasi-resonance. The results are given as follows: Under the effects of dipole (unipole) forcing source and basic flow intensity, there exist strong interactions among the three planetary waves and quasi-biweekly and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of the three planetary waves. In the meantime, the changes in the intensity of dipole or unipole forcing source and basic flow have different frequency modulation effects on LFO in the middle and higher latitudes. The results of the stream function field of three quasi-resonant waves evolving with time confirm that the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exists in extratropical latitude.  相似文献   
314.
基于PowerDesigner 的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PowerDesigner的空间数据库设计方法,在建库过程中生成了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等,实现了Oracle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315.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矿化蚀变特征及其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矿田位于桂东南博白-岑溪多金属成矿带的中段。矿区围岩蚀变强烈,类型繁多,其中以矽卡岩化、硅化和帘石化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矿体至围岩明显有矽卡岩化-强硅化-弱硅化-石英、碳酸盐化的蚀变分带特征。作者根据赋矿岩性、矿化蚀变分布、矿体产出特征及相关物探工作,提出六塘-龙树垌和牛卫-水滴两个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316.
蔡劲宏 《矿产与地质》2007,21(2):196-199
研究了南京栖霞山铅-锌-银矿银的工艺矿物学特征,分析了矿石的化学组成,对矿石中银矿物的种类、成份、粒度、嵌布特征进行测定和统计,并进行了矿石中银的物相分析和银的平衡配分。根据银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银的选矿回收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317.
龙门-锦屏山的东缘发育一系列逆冲断裂和飞来峰构造,逆冲作用使山体向东叠置在四川盆地之上。新的野外调查、显微构造分析和糜棱岩石英组构的EBSD测量表明,在龙门-锦屏山的前震旦纪变质杂岩体西缘(即青藏高原东缘)发育一条近NS向的大型韧性拆离断裂,被20Ma以来形成的NW—SE向鲜水河韧性走滑剪切带[1]左行错位80km。青藏高原东缘韧性拆离断裂中黑云母40Ar-39Ar测年获得112~120Ma的年龄,表明龙门-锦屏山的崛起可能与白垩纪开始的垂向挤出机制密切关联。结合四川前陆盆地的沉积及演化特征,认为晚三叠世时期羌塘/东昆仑/扬子陆块的碰撞形成松潘-甘孜造山带,晚三叠世—侏罗纪在其东南缘形成四川前陆盆地沉积;早白垩世龙门-锦屏山开始抬升,晚白垩世快速崛起,在四川前陆盆地沉积之上叠置白垩纪—第四纪再生前陆盆地的沉积。龙门-锦屏山的崛起与白垩纪以来扬子板块岩石圈对于松潘-甘孜地体的陆内俯冲作用有关,使位于中下地壳的变质基底岩石在挤出机制下隆起。  相似文献   
318.
酸碱滴定法测定天然石膏中的碳酸盐(无水碳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用溴百里酚蓝—酚红作指示剂,酸碱滴定法测定天然石膏中碳酸盐的方法。在确定了试验条件的基础上,对石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3109a和GBE03110分析,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08%、1.05%;分析3个天然石膏样品,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7%、1.67%和0.25%;对试样进行加标回收,回收率在95.53%~97.02%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15%。表明用该方法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19.
塔河地区加里东中期古岩溶作用及分布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涛  蔡希源 《地质学报》2007,81(8):1125-1134
地震资料解释、地层古生物、钻井地质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证据证实塔北地区存在加里东期运动及该期岩溶作用。本文探讨了原岩性质、断裂裂缝发育程度、古地貌形态、古气候等岩溶发育的控制因素,从岩石学、锶同位素、包裹体特征等方面建立了识别加里东期大气水作用的标志,指出早期断裂及伴生裂缝发育程度是加里东中期岩溶作用的主控因素,总结了该期岩溶具有以下特征:①层控性:岩溶发育具有发育面积广,深度浅,在不整合面以下0~35m发育;②断控性:较大溶洞发育在断裂附近;③有效储层具较强非均质性。由此预测该储层发育区位于古风化壳剥蚀区和加里东期断裂发育区的叠合部位,主要位于阿克库勒凸起的轴部倾没端和塔河西南部、东南部的北东向、近南北向断裂发育区。该期岩溶的存在与发现,对塔河油田南部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0.
广西钟山县珊瑚钨锡矿区及其外围找矿远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阐述了珊瑚钨-锡矿区地质概况和成矿规律.根据该矿区及外围历年地质勘查及科研成果、矿山开采和生产勘探实际情况以及对珊瑚矿床成矿规律的研究,以我国华南钨-锡矿床成矿理论作指导,进行矿区深部及外围钨、锡资源二轮找矿远景预测,提出了四个钨、锡成矿预测区和一个成矿远景区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