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176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31.
赤潮发生和蔓延的动力机制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海洋中发生的赤潮不是单纯的生物生态问题,而是在海洋动力环境条件控制下的生物生态问题.对4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来证明动力条件对赤潮的发生、蔓延所起的重要作用.这4种情况是:(1)1998年春实际发生在香港海域的赤潮的生消全过程;(2)改变潮差后的赤潮生消全过程;(3)改变流场的扩散强度后的赤潮生消全过程;(4)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海区的周边地形来控制赤潮的蔓延途径.这些模拟结果表明海洋的动力条件不仅对赤潮的蔓延发挥输运作用,而且对赤潮的形成有影响,在某些条件下它对赤潮的发生将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332.
辐射应力理论在近岸区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波浪辐射应力理论,介绍了波浪辐射应力理论在海洋流体动力学尤其是近岸区的应用,重点分析了该理论在研究近岸波生流、波流相互作用等问题中的应用,总结了波浪辐射应力的研究进展,对辐射应力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33.
土壤与养分流失综合监测方法是根据通用流失方程的基本原理,在对我国中东部南北不同环境条件下大量周年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基础上建立的适合我国南北地区的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一体化定量监测方法。本研究采用该方法对密云水库流域2001年度的土壤和氮素养分流失的空间分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和氮素养分流失的影响,以及泥沙、养分的入库量进行了系统的监测,且利用水文站的实测数据对监测结果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该监测方法对土壤和氮素流失监测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75%~19.63%和-18.78%,监测效果较好。该监测方法具有技术先进、方便、实用、可更新性强和效果好的诸多特点,在我国现有相关资料积累条件下,适用范围较广。随着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该监测方法可通过改进满足更高时空监测需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4.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潜在可交换性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无限稀释外推法 (IDE法 )和Hieltjes与Lijklema提出的H-L法对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中可交换性磷进行测定,研究了IDE法测定的潜在可交换性磷 (IDE-P )与H-L法使用NH4Cl测定的氯化铵磷 (NH4Cl-P )在不同污染程度沉积物中的分布规律及二者关系,并对IDE-P和NH4Cl-P与沉积物土壤测试磷 (STP)、磷吸附饱和度 (DPS)、总磷 (TP)和有机质关系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沉积物IDE-P和NH4Cl-P分布遵循重污染沉积物>污染较轻沉积物的规律,IDE-P含量高于NH4Cl-P含量;不同沉积物的(NH4Cl-P/IDE-P)%变化较大;IDE-P和NH4Cl-P与STP、DPS、总磷和有机质的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335.
我国华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锡矿资源省之一,其锡矿成矿时代从新元古代、古生代、早中生代至晚中生代均有发育,其中以晚中生代锡矿成矿作用最为重要,成矿集中在中晚侏罗世(160~150Ma)和晚白垩世(100~80Ma).然而,最近在东南沿海成矿带新识别出一期早白垩世锡(钨)(145~130Ma)成矿事件,改变了以往华南锡(钨)...  相似文献   
336.
用化学方法和ICP-MS方法分别对中、西太平洋海山富钴铁锰结壳产出区玄武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REE)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玄武岩经受了强烈的洋底低温蚀变作用,主元素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失去了原岩的特征.样品与新鲜大洋岛屿玄武岩(OIB)极为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微量元素含量特征表明,所研究的岩石属典型的大洋板内玄武岩.受洋底低温蚀变作用的影响,样品的Al2O3,Fe2O3,MnO、K2O,P2O5含量增加,MgO,FeO的含量降低.蚀变作用使大洋岛屿玄武岩中的镁、铁等活动组分大量流失,从而表现出相对富SiO2的特征(标准矿物计算结果中出现石英).由于蚀变作用,活动组分的流失使样品的REE相对富集,而富REE铁锰氧化物在玄武岩气孔和裂隙中的沉淀不仅使样品的REE含量增大,而且引起轻稀土元素(LREE)与重稀土元素(HREE)分馏,表现为∑c(Ce)/∑c(Yb)值增大.以REE富集机制为基础,对样品中铁锰氧化物的沉淀量和单位质量新鲜玄武岩中活动组分的流失量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因低温蚀变作用所引起的新鲜玄武岩的单位质量亏损为0.150~0.657,而单位质量新鲜玄武岩中铁锰氧化物的沉淀量为0.006~0.042.主元素中以铁、镁的流失亏损最为明显,新鲜玄武岩中铁、镁的流失比例分别为18.28%~70.95%和44.50%~93.94%,超过了岩石总量的流失亏损比例(15.0%~65.7%),因而样品相对贫铁、镁.其他元素的流失量和流失比例都很好地印证了地球化学研究的结果.样品中铝、钾、磷负的流失量是由于沸石在岩石气孔中的充填和岩石的磷酸盐化.理论计算结果和地球化学研究都表明,大洋岛屿玄武岩的低温蚀变向海水提供了大量金属,这是大洋海水中金属循环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37.
气溶胶激光雷达由于系统设计、观测场地气候条件、反演过程中参数选取等因素不同,每次测量反演得到的气溶胶光学参数质量不一致,可信度难以评估,进而极大地影响了其在气象、环保等领域业务化应用。为了解决该难题,本文分析了影响激光雷达气溶胶光学参数质量的因素,开发了一套气溶胶光学参数质量可信度评估算法。采用科学、合理的评分和权重分配方案对激光雷达每次测量反演得到的气溶胶光学参数质量可信度进行评估。本文主要讨论对偏振、米散射激光雷达气溶胶光学参数的质量评估,以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的波长为532 nm的偏振、米散射激光雷达为例,对所提出的质量可信度评估算法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区分出不同激光雷达在不同观测场景下每次测量反演得到的气溶胶光学参数质量可信度,具备为气溶胶激光雷达业务化应用提供可靠性评估的能力。  相似文献   
338.
论述基于Downhole CPT的海底静力触探工艺和实施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适用于水深10~100 m,触探最大深度120 m的海底静力触探设备。对设备中的管内锥探总成、海底机座以及推进速度控制策略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码头与海底试验中,触探数据结果与钻探取样基本符合,验证了工艺方案与触探设备达到了预期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339.
于跃江  李慧  李新鹏  江峰  万太平  卜程丹 《地质论评》2024,70(3):2024030029-2024030029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大面积分布中生代火山岩,前人对呼中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研究的较少,本文通过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探讨玛尼吐组岩石形成年代、岩浆来源及构造背景。对玛尼吐组中—酸性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LA- ICP- MS锆石U- Pb测年,显示同位素年龄为154. 5±8. 6 Ma,表明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显示富集Rb、Ba、K、Th、La、Ce、Nd、Hf等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Sr、Nb、P和Ti等元素,属准铝质—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系。玛尼吐组中—酸性火山岩岩浆可能来源于受俯冲板片流体加入引发下地壳部分熔融,进而发生分离结晶作用。构造背景为古太平洋板块向额尔古纳地块下的俯冲作用形成的活动陆缘环境。  相似文献   
340.
卜涛  王国强  黄博涛  过磊  邹璇 《地质论评》2024,70(3):2024030038-2024030038
北山造山带在早泥盆世是否存在构造体制转换一直是该地区大地构造演化研究的关键。本文选取北山北带黄丘泉地区的石英二长岩和正长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 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石英二长岩和正长花岗岩的LA ICP MS锆石U Pb年龄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4119±22 Ma和4096±17 Ma;全岩样品具有准铝质—弱过铝质、碱性—碱钙性及铁质等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总量中等,轻重稀土弱到中等分馏且相对富集轻稀土,石英二长岩具有弱的负Eu异常,正长花岗岩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微量元素富集Rb、K、U,亏损Sr、Ta、P、Ti;锆饱和温度计算黄丘泉岩体的结晶温度在828~888℃,平均856℃;以上这些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A型花岗岩一致。锆石εHf(t)值介于-702~442,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介于184~112 Ga,平均142 Ga,表明岩浆源区以古老地壳物质为主,但也有新生物质的加入,可能为新生幔源熔体上侵并与壳源熔体发生不同程度岩浆混合的产物。构造环境判别显示石英二长岩为A2型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为A1型花岗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黄丘泉地区A型花岗岩均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A1型花岗岩和A2型花岗岩的共同出现,标志着北山造山带的构造体制于早泥盆世已进入后碰撞伸展环境,并具向板内构造阶段演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