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77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98篇
地球物理   115篇
地质学   428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58年   3篇
  193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MODIS火点、土地类型、植被覆盖、生物质载荷和排放因子等数据产品,开发了露天生物质燃烧排放模型,并将其嵌入空气质量模式WRF-CUACE,通过敏感性试验定量评估了露天生物质燃烧对中国地面PM2.5浓度的影响。研究设计了3种模拟方案,比较模式评估结果发现修订后的方案能更好地模拟PM2.5浓度。结果表明:2014年10月露天生物质燃烧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华南和西南地区,其对PM2.5月平均浓度的贡献达30~60 μg·m-3,局地甚至超过100 μg·m-3;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生物质燃烧对PM2.5月平均浓度的贡献达5~20 μg·m-3。从相对贡献看,东北大部分地区生物质燃烧对地面PM2.5浓度的贡献超过50%,华南地区达20%~50%,西南局部地区甚至超过60%;华北、华中以及华东地区相对较低,平均相对贡献达10%~20%。生物质燃烧越严重的地区,其产生的PM2.5中二次气溶胶的贡献占比越小,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92.
我国植物物候期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植物发芽、展叶、开花、结实等物候期的早晚综合地反映了气候等环境因子的季节变化。同一种植物物候现象出现日期随地区的推移速度是反映一个地区生物季节的重要指标。在这一研究中通常是选择多年生木本或草本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多年生植物春  相似文献   
93.
94.
用长波授时,除了地波传播的衰减小,相位稳定,因而有大的作用范围(最远可达2000—3000公里)和相当高的时间同步与校频精度(同步精度0.1~1μs;校频精度1×10~(-12)/天)外,天波传播由电离层下边界的D区反射,波长较长和电离层的D区的良好导电性能,使其反射损耗和相位起伏都相对地较小。天波信号的相位起伏,白天最大为1μs,夜间为2~3μs。利用天波授时大大扩展了授时的服务范围(一跳天波最远可达4000~5000公里,多跳天波还可更远),而且还可以取得较好的时间同步精度。  相似文献   
95.
96.
南大洋海冰分布是南极考察过程中影响破冰船航行的重要因素,也是南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国际上不同机构发布的南大洋海冰分布图,大多是球面投影,不能直接用于主流的瓦片地图发布。将极方位立体投影海冰图转换为目前主流的网络墨卡托投影地图,并利用合适的图像重采样方法,按照不同级别比例尺进行瓦片切割和编号存储,最终实现海冰影像地图的发布共享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笔者对不同的图像重采样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最邻近点采样方法、双线性内插和双三次卷积重采样方法的优劣,针对本文的研究优选双线性内插方法进行影像地图瓦片的切割,并最终叠加融合在Google地图上,实现了Google底图、准实时海冰影像图与破冰船走航位置的集成显示,为雪龙船的冰区航行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7.
沙丘不同部位土壤呼吸对人工降水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LI-8100土壤呼吸测量仪,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阜康北部地区沙丘不同部位(坡底、坡中、坡顶)的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了测量,探讨了沙丘不同部位土壤呼吸速率对降雨的响应,分析了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沙丘不同部位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而增雨处理后,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大部分转变为“单峰曲线”。②增雨处理增加了沙丘不同部位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幅度、平均值和极差,推后了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到来的时间。③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的相关性对降雨表现出积极的响应,降雨改变了土壤温度的日变化曲线类型,提高了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系数。④非增雨处理时,沙丘坡底、坡中和坡顶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水分的相关性系数均较高,而增雨处理后,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水分的相关系数有所下降,仅坡中的相关系数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98.
王金辉  支俊  方冰  刘涛  唐秀 《干旱气象》2010,28(2):206-21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喀什多普勒雷达资料,从天气形势、T213数值预报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分析2008年5月26日克州境内出现的一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发生在中亚低值系统,高空冷空气的侵入对不稳定能量释放起触发作用,高低空急流的相互配置为此次天气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抬升条件,大气不稳定层结和良好的水汽输送条件有利于对流天气的形成和发展;表现在雷达回波强度的不断发展加强和径向速度的风场辐合。  相似文献   
99.
针对烟台各市县气象信息共享及传递的实际情况,考虑了县局气象服务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内容多、操作分散的特点以及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差异的实际,充分利用省市县宽带以及互联网资源,将各种资源和操作进行了整合.系统实用性强,操作简单而且易维护、易扩充,为构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0.
青海玛多7.4级地震烈度快速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青海地震烈度衰减模型和基于断层最短距离的地震动参数衰减模型对青海玛多7.4级地震的烈度分布进行快速评估,将评估结果与实际烈度图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可以在地震正式速报后1分钟内得到地震烈度分布的快速评估结果,时效性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应急指挥和救援工作提供参考;青海地震烈度衰减模型计算结果比较理想化,在大致范围上有一定的参考性,但在重灾区范围上与此次实际结果存在偏差;基于断层最短距离的地震动参数衰减模型的PGV-v_(S30)计算结果较青海地震烈度衰减模型更为精细,在高烈度区的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相较于冉洪流等研究的地表破裂与震级的经验关系,Wells等研究的经验关系在本次地震中的适用性更好。文章研究结果在此次实际地震应急响应中进行了应用,为政府应急指挥决策和应急救援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