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项目 ,就是以一套独特的 ,相互联系的任务为前提 ,有效利用资源 ,为实现特定目标所做出的努力。项目在工作范围、进度计划、成本方面都明确界定目标 ,项目经理的职责是保证实现目标 ,确保项目工作在预算内高质量按时完成 ,并使用户满意  相似文献   
112.
113.
分布式计算源于并行计算。并行计算是同时使用多种计算资源,执行多个指令,协同解决大规模计算问题的过程。分布式计算是把一个需要巨大计算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分解成许多小的部分,然后,将其分配给许多计算机去处理,最后,把这些计算结果综合起来以服务用户。采用分布式计算的工作方式,其可用性和系统容错能力明显提高。在地理国情普查中,对地表覆盖影像分割时,利用分布式计算技术,既可提高分割的正确率,又可提高分割速度。利用分布式计算方法,还可以更好地解决地理国情大数据存储和文件处理,以及动态调整、协议和应用接口访问等诸多服务问题。  相似文献   
114.
沈阳市太阳辐射状况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强 《辽宁气象》2000,(2):26-28
根据1993~1998年沈阳市太阳辐射观测记录,分析了沈阳市太阳辐射日变化及逐月变化规律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15.
为充分挖掘辽宁省冰雪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开发寒地冰雪资源,利用61个站点的气象数据,采用统计、定性或定量指标等分析方法,评估了辽宁省冰雪气候资源的适宜性。结果表明:辽宁省各地均具有冰雪资源,东部山区冰雪资源最为丰富,辽西地区结冰期长,大连沿海地区冰雪资源相对较少。辽宁省冬季室外冰雪活动温度条件较好,冰雪资源丰富区风速低且日照适中。冬季各地高温融雪、雾和大风、低能见度等气象灾害风险低。11月中旬到翌年3月上旬全省均可人工造雪,人工造雪时段适宜。抚顺、本溪、铁岭、沈阳、丹东、辽阳的大部分地区均是宜冰宜雪的最优地区;西部地区降雪量少,宜冰大于宜雪,可适当开发冰上旅游项目;沿海的葫芦岛和大连地区冰雪期短,可探索发展小规模的冰雪旅游项目和海冰旅游。  相似文献   
116.
东北夏季降水年代际、年际变化的区域差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REOF方法对我国东北夏季降水异常进行了区划,并通过周期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各分区降水年代际、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夏季降水异常可划分为南部、中部、东部、西南部、西北部和北部6个区域,东南部(包括前3个区域)的年代际变化高于西北部(后3个区域)。50 a来东北全区夏季降水没有明显变干或变湿的倾向,但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其中,南部与全区旱涝在两种时间尺度上(特别在年代际尺度上)的相关均较高;东部与全区的相关也主要表现在年代际尺度上,而中部、西南部主要表现在年际尺度上。  相似文献   
117.
论GIS广义数据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GIS)关键要素之一是数据。将中国特有的、传统的地方志作为GIS广义数据源,并进行必要的分析、整理,将有其特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8.
龚强 《辽宁气象》2003,(2):14-15,30
介绍了基于MM5模式的预报气象要素的一种MOS方法,并对预报效果做了初步检验。MOS方法直接利用MM5模式的预报产品,采用多点滑动平均普查因子方法和多元线性(非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可以同时预报多地点、多时次、多个气象要素。其中采用的多点滑动平均普查因子方法,减弱甚至消除了由于随机原因造成其中单点相关因子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9.
在《测绘软科学研究》1997年第二期上,笔者介绍了测绘运筹学调运问题的数学模型、求最优解及检验最优解的方法。是通过下面实例展开讨论的。 长江三峡工程,在不同地点有四个大的工作区。需要在工作区内进行一系列测绘工作。这四个工作区分别用A_1,A_2,A_3,A_4表示。国家测绘局拟从三大测绘基地组织测绘作业组分赴各工作区作业。根据任务要求,A_1工作区需要40个作业组,A_2工作区需要20个作业组,A_3工作区需要50个作业组,A_4工作区需要20个作业组。三大测绘局分别用B_1,B_2,B_3表示。B_1测绘  相似文献   
120.
测绘运筹学线性规划理论是比较成熟的,在测绘经济决策和测绘生产活动中应用也很广泛,笔者在以往发表的文章中曾作过较详细的论述。每一个线性规划问题都不是孤立的,均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第二个问题。如果第一个问题称为原问题,那么,第二个问题就称为对偶问题。换而言之,内容一致,从相反角度提出的一对问题叫对偶问题。由于根据第一个问题的最优解可以得到第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