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2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介绍CNGI的特点,分析当前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提出将CNGI技术、GIS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运用到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基于CNGI环境下的云南省旅游地理信息系统。重点阐述该系统的系统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核心功能的实现以及开发案例,为云南省旅游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的查询、管理、空间统计与分析以及空间决策支持提供解决方法,为游客、旅行社、旅游管理部门以及研究者提供相应的服务。  相似文献   
22.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黑龙江垦区农场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已由南粮北运转变为北粮南运,东北黑龙江垦区已成为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稳定该区域的粮食产量、可持续发展该区域粮食种植,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农业政策,需研究黑龙江垦区粮食产量影响因素,以黑龙江垦区内113个农场为研究对象,选取23个与农业生产关系最密切的影响因子,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不同因子对农场粮食产量影响的差异。结果显示:除了播种面积和耕地面积外,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最显著的影响因子,进一步分析表明大型农机对农场粮食产量影响较大。应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化投入,鼓励精准农业种植模式发展,以保证黑龙江垦区的粮食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23.
数字地图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地图是现代地图学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国内外已出现以数字地图为核心的地图数据库、印刷地图、电子地图、移动式地图、网络地图等多种现代地图的开发和应用模式.本文分析和阐述数字地图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的新进展,以及新的应用方向.首先,作者阐述了在数字地图新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地图体系结构框架;其次,...  相似文献   
24.
精准农业是指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各项农业投入(如化肥、农药、水、种子和其他方面的投入量),以获取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减少化学物质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等自然资源.本文从精准农业对数据的要求入手,提出以格网为单元的精准农业数据库的设计思...  相似文献   
25.
第20届国际地图学大会(ICC2001)于2001年8月6~10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是国际地图协会ICA (International Cartographic Association)按照每两年一届的惯例在21世纪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地图学大会。  相似文献   
26.
知识创新工程中地图学学科规划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知识创新工程中,地图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本文就知识创新工程的地图学的学科规划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文中首先阐述了地图学学科规划的指导思想,即继承深厚的学科积淀、追踪国际热点和前沿、超越和创新、理论-技术-产业化紧密结合。随后作者讨论了地图学的国家目标和科学目标,对地图学的主要创新方向及其领域前沿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叙述,同时也涉及到了创新基地内外一体化的组织管理体系的设想。最后,本文从“多层次的创新成果展望”和“地球科学中永远年青的横断型学科”两方面对地图学的未来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
基于GIS 的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结构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社会科学开始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 来研究社会现象的空间 模式和非常态分布, 研究社会科学中的空间结构问题。人口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最为活跃的因 素之一, 同时也较易获取、容易做到时空连续, 因此往往是衡量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重要指标之 一。借助于GIS 技术, 以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深圳市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结构研究为例。研究结果 表明深圳市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结构总体表现为集聚。具体来说: 1990 年和2000 年深圳市人口密 度均以特区内东门街道为最高, 特区外各街道人口密度增长较快; 1990~2000 年人口重心向西北 移动约4km; 1990 年人口密度函数和2000 年人口密度函数均以反函数模型拟合较好, 从市中心 随着距离增加, 人口密度递减; 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市中心附近具有较大的向心效应, 带 来周边邻近区域人口的增长, 而在东部郊区人口分布相对稀疏, 出现部分离心效应。  相似文献   
28.
农作物系统本身具有显著的时空变异性,忽略作物成熟日期的差异采取相同的收获日期可能会造成实际收获产量、质量的损失,使用3S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农机调度是减少这一损失的重要前提。本文使用获取的遥感数据反演了作物的成熟日期,并在分析了农机时空调度的依据和限制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机时空调度问题,使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构建了农机时空调度模型和算法并使用MATLAB进行了程序实现,最后构建了基于3S技术的农机调度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29.
农情监测是现代农业信息化中的核心内容。本文提出了近地面农情的视频监控系统方案,通过建立固定云台和移动云台视频系统,结合GIS和GPS软硬件平台,研发视频空间定位关键技术,实现了基于GIS和GPS的近地面农情视频监控系统的连续监测。近地面农情视频定位系统综合反映实时、准确、精细的农情,便于精准农业变量决策和作业。  相似文献   
30.
中国近代(明、清和民国时期)是中国地图编制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时期,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制图学后期向现代地图学转变的过程。中国近代省区地图具有其他类型地图所不具有的编制特色。本研究通过收集中国近代省区地图资料,从单幅地图、地图集、百科全书并存的出版形式和按行政单位分级分幅的图集编排系统2方面,分析了中国近代省区地图科学内容的编排体系特色;并分别探讨了单幅省区地图、百科全书收录的省区地图和地图集的设计和变化,以总结中国近代省区地图的制图特色,为现今地图制图学提供参考。中国近代省区地图具有较高的地学价值,通过研究中国近代省区地图,可印证省级行政区划单元的地理独特性,揭示省级行政区划单元的内部格局,有利于加强省和区域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