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4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承担,与国家海洋局二所、农业部东海水产所、青岛海洋大学共同完成的“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南大洋磷虾资源考察与开发预研究”成果,日前由国家海洋局南极办组织的专家通过验收。南极磷虾是南大洋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员,它的种群动态影响着南大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后者又制约着南大洋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关系着全球变化。南极磷虾是现已  相似文献   
42.
安徽省县际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演变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选取安徽省全部78个县级经济区域作为网络节点,采用修正后的1996年、2004年及2013年的经济联系强度反映节点之间的联系,运用GIS工具和社会网络、空间马尔科夫等方法分析县际经济联系网络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县际经济联系网络密度不断增强,县际经济联系逐渐多向化、稠密化、纵深化;合肥中心城区一直处于网络中心,经济扩散能力不断增强;无为、怀远、肥东等县逐渐成为衔接地区经济联系的“门户节点”;县际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具有分层集聚特征,基本上形成“四大八小”的空间格局;影响县际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演变的因素主要包括要素集聚与扩散、空间近邻作用、交通可达性改善、政策激励与引导。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人多地少的浙江省温岭市大力推进粗放型用地模式向节约集约型用地模式转变,大力实施"内生温岭"战略,通过增量、存量、容量"三量"并举,有效破解了用地难题,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4.
黄河口饱和粉土的电性特征及其工程地质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形成于1964年~1976年位于黄河口潮坪区粉土层样品电阻率、井中电阻率和电阻率剖面的测试,分析了土的含水率、孔隙比、饱和度、孔隙水的电阻率、颗粒成分等因素对其导电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该地区饱和粉土导电性的主要因素为土的孔隙率。随着孔隙率的增大,其含水率升高,电阻率降低,土的电阻率和相应孔隙率的关系可用拟合公式表达。基于此,利用电阻率法成功实现了不同深度粉土沉积层微结构的变化、波浪作用导致密实度不同的粉土层空间分布状况的原位测试。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以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为基础,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国内外海岛研究相关文献的年代、关键词、研究内容、发文期刊、发文国家及研究机构等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海岛研究的热点主要为海岛旅游业、海岛可持续开发管理、海岛生物群落...  相似文献   
46.
NDCI法Ⅱ类水体叶绿素a浓度高光谱遥感数据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湖、巢湖为研究区,以Hyperion和HJ-1A卫星HSI高光谱数据以及实测水质浓度数据为实验数据,引入归一化叶绿素指数(NDCI),对Ⅱ类水体的高光谱叶绿素a浓度估算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对高光谱数据的光谱通道设置以及水体光谱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模型的最优波段.然后,将确定最优波段后的NDCI反射率因子作为变量与实测样本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NDCI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回归关系,进行叶绿素a浓度的估算.与常用的比值法、一阶微分法和三波段法相比,NDCI的性能优于这3种方法,表明NDCI是一种计算简单、估算精度高、实用性强的Ⅱ类水体叶绿素a浓度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47.
石梁河水库是江苏省最大的人工湖泊.开展水库沉积速率研究,对认识水库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石梁河水库沉积物岩芯粒度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表明沉积物以黏土质粉砂和粉砂质黏土为主,从底部向上呈明显的变细趋势,并记录了1970年的强降雨事件.采用137Cs同位素测年分析,得到1963年和1986年两个时标.通过石梁河水库的沉积年代序列,推算出平均沉积速率:1963 1970年为10.85 cm/a,1970 1986年为3.81 cm/a,1986 2005年为1.32 cm/a.对比粒度沉积特征和流域降水记录,粗颗粒物质和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沉积物粒度组成特点直接反映了沉积时的降水、水动力搬运强度等信息.在河川来水来沙、坝前水位变化和地形等条件下,石梁河水库表现为三角洲淤积,且沉积速率逐渐变缓,符合水库淤积的一般规律.此外,石梁河水库上游建设的众多大型水库,拦截了大量泥沙,也使得沉积速率呈现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48.
近1200 a来黄河下游梁山泊沉积记录的环境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梁山泊670 cm柱状岩芯沉积物,基于精确的AMS-~(14)C年代测定,通过高分辨率的粒度、磁化率、总有机碳、C/N比值等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并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初步揭示了1200 a来黄河下游地区平原湖泊沉积特征及环境演化历史.结果表明,梁山泊环境演化大致分为5个阶段:790-940 AD期间,为低湖面的沼泽沉积环境,气候冷干;940-1215 AD期间,屡次受到黄河决溢洪水影响,湖盆扩张,湖泊水位上升,为梁山泊极盛期,气候暖湿;1215-1310 AD期间,黄河夺淮入黄海,湖区淤积严重,湖泊萎缩减小;1310-1470 AD期间,再次受到黄河决溢洪水影响,水位上升,面积扩张,但逊于极盛期;1470 AD至现代,黄河河道进一步南移,远离梁山泊,湖盆淤积抬高,梁山泊最终消失,直到1855AD,黄河第6次大改道北移,湖泊再次受到黄河洪水影响,由于前期受到泥沙淤积抬高,该地区仅作为黄河泥沙承载区.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黄河改道决溢是梁山泊演化的主因.  相似文献   
49.
自温岭市区驱车向东,一段长约3公里的公路两侧,一座座塑料大棚在田里整齐地排列着.路的最东头,一块红色大理石的石碑上写着醒目的四行大字:浙江省东部土地整理箬横项目区,箬横万亩现代化农业综合园区,国家级千亩节水增效示范园区,浙江省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50.
3月9日下午2时,“2009年温岭市工业用地推介会”在市行政中心大会堂成功举办,吸引了800多名企业家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本次工业用地推介会共推出近4000亩土地,其中64宗2588.8亩工业用地已全部经省政府批准农转用,并经有关部门逐一现场踏勘筛选确认,属成熟地块可直接进入出让程序。推介地块位于市经济开发区等15个区块,涵盖各个行业类型,用地面积从4.02亩起不等,出让年限均为50年,将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用地需求。本次推介的工业用地将全部采取招拍挂方式出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