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189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大冶鉄矿的露天中爆破,在雨季炮孔內水深一般达8~10公尺以上,雨天无法进行爆破,直接影响矿山生产任务的完成。几年来,矿山針对这个严重问題,曾进行过防水涂料、小型机械抽水、利用炸藥崩水进行陕速爆破、三公尺以下的水使用木錐爆破等办法,在爆破中,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南方多雨,岩石裂隙水渗透性大,对水孔及雨天爆破問題未得到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32.
广州市城市电力消费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纬度地区的城市电力消费对气候变化有较为敏感的响应。该文引入了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和能源影响的研究方法, 分别建立了气候变化对电力消费影响强度的动态评估模型和降温度日模型, 对广州市城市电力消费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作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城市电力消费量主要受到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因子的影响, 其中气温为关键性因子; 综合考虑各气候因子和气候变化的稳定性, 1956—2005年的近50年, 广州市气候变化对城市电力消费影响强度是持续稳定增加的, 正强度出现的概率呈现出增大趋势, 以10%/10a的速度增长; 通过对广州市降温度日的分析可知, 5—10月为主要的降温时期, 其气温的升高对降温度日强度变化影响很大, 达到46.6%/ ℃, 同时, 广州市的降温期长度变率也呈递增趋势, 因此, 气温的升高引发的降温度日的增加对广州市城市电力消费有深刻影响; 在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 夏季平均最高气温每升高1 ℃, 广州市全年单位工业产值耗电将增加2.02%, 5—10月的平均气温每升高1 ℃, 居民生活用电量的百分比将增加1.25%。在未来, 气候变暖将使城市用电压力有继续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3.
金属硫化物半导体矿物在地壳中分布广泛,其中一些禁带宽度较窄的硫化物矿物,如黄铁矿、黄铜矿和斑铜矿等,在地热梯度下产生的天然热电势可将地球内部热能转化为电能。本文选取黄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斑铜矿以及斑铜矿-赤铁矿-辉铜矿集合体等天然硫化物矿物样品,研究了其热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00~700K下,除磁黄铁矿具有低塞贝克系数和超高电导率而表现出金属导体的电输运行为外,黄铁矿和黄铜矿为n型半导体,斑铜矿和斑铜矿-赤铁矿-辉铜矿集合体为p型半导体,具有150~500μV/K的显著塞贝克系数和5~95 S/cm的电导率,说明样品在地热梯度下具有产生显著热电效应的能力。根据激光闪射法测得的热扩散率以及样品的理论比热、密度计算热导率,斑铜矿及硫化物矿物集合体样品表现出小于1 W/(m·K)的低热导率,说明样品在局部热源影响下可形成较大温差。根据热电基本理论和地热梯度构建天然热电效应模型,对硫化物半导体矿物集合体产生的天然热电势、额外地表电流密度及热电转换效率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经验公式,发现硫化物半导体矿物在300~650 K条件下能产生100 m V左右的天然热电势,产生的最大热电转化率可达4‰,且可以通过偶极电流源模型计算矿物体产生的额外地表电流密度。研究认为硫化物半导体矿物可能作为天然热电转换介质深刻影响地球内部能量的转化与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34.
选取123例乳腺病理性矿化样品,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对乳腺矿化进行了微形貌分类研究,并利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了乳腺矿化集合体类型与患者年龄、乳腺病变类型和癌变阶段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根据乳腺矿化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可分辨形态,将其分为两种类型:粒状集合体与块状集合体;其中粒状集合体为小于200μm的规则粒状钙化,少部分有环带结构,和有机组织结合紧密;而块状集合体则为大于200μm的片状钙化,形状不规则。统计分析数据显示,随年龄增加,块状集合体出现病理比例增加,粒状集合体出现病理比例减少,敏感年龄分区界限为50岁;粒状集合体在50岁以上和50岁以下患者中单独出现的概率分别为24%和53%;块状集合体在乳腺原位癌(71. 4%)患者中占主导,粒状集合体在乳腺纤维腺瘤(64. 5%)患者中占主导。该研究可为未来乳腺癌的诊断提供基于乳腺矿化精细矿物学特征的辅助新方法。  相似文献   
35.
多尺度τ-p谱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把小波变换与τ-p变换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提出了多尺度τ-p谱的概念,给出了基于多尺度τ-p谱作滤波处理和波场分离的方法.与通常的τ-p变换相比,该方法将x-t域的地震记录变换到(τ,p,a)或(τ,p,f)空间(即多尺度τ-p谱).多尺度τ-p谱比通常τ-p谱增加了一维,因此用于波场分离或去噪,前者优于后者.若恰当地选择小波函数,该方法抗噪能力强,计算精度高.文中给出了模型及实际地震资料处理实例;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6.
多分辨分析理论在井-震匹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单介绍了多分辨率逼近理论,详尽分析了地震与声测井资料在尺度上的差异,进而提出了一种解决井-震尺度差异的新方法--多分辨率逼近方法。通过理论模型及实际资料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且与常用的抗混频滤波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多分辨率逼近方法更能保持信号的局部化性质,使地震与声波测井资料能更好地匹配。  相似文献   
37.
在薄互层地震资料分析中,以三参数小波为分析小波,针对薄互层地震信号的特点,恰当地选取三参数小波中的参数,使其不仅适合于分析包含慢变频率和振幅分量的信号,而且也适合于包含快变分量的信号;该方法既能刻画薄互层的沉积旋回,同时也能用于研究薄互层内部的局部结构。通过模型和实际资料算例验证了其有效性,在进一步完善后有望成为岩性勘探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8.
在地球上最为活跃的海洋透光层体系中,矿物-微生物交互作用的形式十分丰富。系统采集了黄海近海透光层水体样品,测试分析发现其中分布大量悬浮半导体矿物及微生物群落。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及配有的EDX能谱仪,从宏观到微区对悬浮颗粒矿物的化学元素组成进行了测试分析,发现其主要矿物组成元素为Si、O、Na、K、Ca、Al等,且含有较高含量的Mn、Fe、Ti等金属元素;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XRD)、拉曼光谱(Raman)测试从整体到局部分析悬浮颗粒矿物的物相组成,发现其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钠长石、方解石、云母和绿泥石等,还有锐钛矿、金红石、板钛矿、针铁矿等铁、钛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矿物。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海水中主要微生物群落为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Bacteroidetes、Planctomycetes、Woeseia、Fluviicola等,并通过构建双室反应体系对海水微生物与悬浮矿物间氧化还原作用及胞外电子传递过程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增加海水悬浮矿物作为电子受体后,体系开路电压由330. 80 mV提升至426. 59 mV,提升比率达130%,最大输出功率由8. 376 9 mW/m^2提升至12. 096 8 mW/m^2,为原体系的1. 44倍。实验研究表明,海水透光层悬浮矿物能有效参与并促进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过程,为后续深入研究基于电子能量传递利用的半导体矿物-微生物协同作用以及元素循环调控机制奠定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39.
混凝土桥梁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裂缝,为分析移动荷载对开裂混凝土桥梁结构刚度的影响,对开裂梁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建立简支T梁桥有限元模型,并将移动荷载施加至有限元模型中。根据简支T梁桥破坏横向分布位置和强度的不同,研究不同工况下各梁荷载横向分布及不同移动速度对裂缝扩展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能较好地验证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在较大的移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开裂,导致结构刚度减小、位移增大;随着移动荷载和速度的增加,开裂时间增加,结构刚度降低,持续时间增加,位移增大,使结构响应呈现明显非线性。  相似文献   
40.
斜纤蛇纹石的管道水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北涞源斜纤蛇纹石为较小的中孔纳米管材料,通过氮吸脱附法、差热和热重曲线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和红外光谱分析法,主要分析了其纳米管中管道水特征,明确了管道水作为有效加速剂和载体的作用,对以及对抗拉强度和介电常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斜纤蛇纹石纳米管中存在管道水(属于吸附水),去除温度在240℃±,内径为2nm~3nm的纳米管中管道水含量最高,管道水含量与纳米管分散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