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135篇
地球物理   124篇
地质学   373篇
海洋学   7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本文对江西彭山锡多金属矿集区隐伏花岗岩体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组成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SHRIMP和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该岩体年龄为128~129Ma,属燕山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详细的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彭山隐伏花岗岩体具有高硅(SiO2=75.42%~76.46%)、富碱(Na2O+K2O=7.93%~8.35%,K2O/Na2O=1.32~1.61)的特征,极度贫Mg(普遍MgO=0~0.07%),贫Ca(CaO=0.37%~0.69%),弱过铝质(A/CNK=1.04~1.11),富集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Hf、Nb等高场强元素,强烈亏损Sr、Ba、Eu、P、Ti。稀土总量偏低(∑REE=41.18×10-6~85.06×10-6),强烈的Eu负异常(Eu/Eu*=0.05~0.11)。104×Ga/Al比值变化于2.75~4.04,平均值为3.19。这些特征均不同于典型的A型和S型花岗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该岩体可能是一个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该花岗岩中锆石εHf(t)值偏高,主要集中在-0.6~-4.5,显示在成岩过程中有地幔组分的参与,属壳幔混源花岗岩,推测该岩体的形成可能与燕山晚期华南岩石圈伸展拉张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862.
以2008年7月20-22日一次高原低涡东移出高原例,利用MM5中尺度模式进行数值试验,分析冷空气和南北风强度变化对低涡维持和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伴随的强降水过程的影响,探讨高原低涡发展维持机制和降水发生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中低层冷空气势力强弱较南北风场变化对降水落区和强度、低涡维持和发展,以及涡区物理量特征都有着更大的影响.适度的冷空气入侵有利于低涡的维持与发展,而过强的冷空气入侵,不利于辐合上升运动的维持,并降低大气的饱和程度,使高原低涡强度迅速减弱,过程降雨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63.
云南彝良县毛坪铅锌矿位于花苗寨背斜北段,矿区在区域构造挤压应力由北西向逐渐向北北东-南南西向转变的同时,由于构造应力持续叠加作用,最大主应力在背斜北东端向南西端依次表现为压应力、剪应力、张应力,形成北段背斜绕曲向南西深部延伸呈阶梯状收缩的有利赋矿空间,与矿区已探矿矿体赋存状态相吻合,表明背斜北段绕曲向南西延伸深部仍具有...  相似文献   
864.
865.
富钴结壳是一种附着于海山表面生长的层状矿床.与二维空间展布的多金属结核矿床不同,富钴结壳的分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山平台边缘和斜坡的形态及微地貌特征,可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三维表层矿床.传统的二维矿床评价模式不能真实直观地反映海山结壳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Micromine成熟的数据库技术、矿床三维建模技术和GIS空间分...  相似文献   
866.
目的:观察脐针联合隔盐灸神阙穴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 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脐针组和西药组,每组各50 例。脐针组采用脐针联合隔盐灸神阙穴治疗,西药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和甲钴胺片治疗,2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评价2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数字评分法(NRS)、改良的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法(M-JOA)评分(主观症状、客观体征与日常生活能力),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统计2组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脱落3 例。治疗后脐针组总有效率为95.74%(45/47),高于西药组的80.85%(3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2周及治疗4周后ODI、NRS、M-JOA评分及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2周后,脐针组NRS、M-JOA评分及IL-6、TNF-α水平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4周后,脐针组ODI、NRS、M-JOA评分及IL-6、TNF-α水平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脐针组为4.26%(2/47),西药组为10.64%(5/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脐针组复发率为6.67%(3/45),低于西药组的26.32%(1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针联合隔盐灸神阙穴可有效缓解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其腰椎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67.
针对GPT3经验模型估计加权平均温度的泛化能力不足的缺点,该文提出了一种使用神经网络对GPT3模型的残差进行改正的方法,从而建立一个高精度的改进模型。使用了全球站点无线电探空资料数据集(IGRA)提供的中国区域内的38个探空站点共108 633组数据进行建模,其中2012—2014年的数据用于模型训练,2015年的数据用于模型检验。最终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值为2.91 K,精度相比GPT3模型计算得到的估计值提高了32.2%,加权平均温度估计精度有了显著的提高,且在整个中国区域都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868.
采用96 h半静态毒性实验,研究了许氏平鲉幼鱼的氨氮耐受性和氨氮胁迫下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水温(18.6±0.5)℃,pH 7.85,盐度30和溶氧(8.6±0.5) mg/L的条件下,平均体质量(63.60±10.14) g、平均全长(15.90±3.29) cm的许氏平鲉幼鱼总氨(TAN)和非离子氨(NH3-N)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8.01 mg/L和0.27 mg/L,安全浓度(SC)分别为1.80 mg/L和0.03 mg/L。设定TAN为0、3.5、10和20 mg/L 4个浓度梯度,对同等规格苗种进行96 h急性胁迫实验,血液生化指标的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氨氮浓度、暴露时间及两者交互作用对血浆血糖(GLU)、血氨(P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碱性磷酸酶(AKP)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活性存在显著影响,两者交互作用对血浆皮质醇(Cor)和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活性无显著影响,暴露时间对血浆胆固醇(TCH)无显著影响;其中,血浆GLU、GSH、AKP随处理时间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随氨氮浓度升高响应时间提前;PA浓度与环境TAN浓度正相关。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许氏平鲉幼鱼的养殖管理和苗种运输提供指导,血浆GLU、GSH、PA和AKP可作为许氏平鲉氨氮胁迫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69.
王涛 《地质与勘探》2021,57(4):895-909
滇东南富宁地区地处扬子陆块西南缘,区内分布有多个以"半瓦型"辉绿岩为容矿岩石的卡林型金矿床(点),即金矿体产于不同规模辉绿岩体的内接触带,以及岩体内部的同生张性裂隙中。通过对新鲜辉绿岩(成矿前)的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其属于亚碱性玄武岩系列,具有板内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其构造环境进行判别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表明辉绿岩为印支期碰撞造山运动后基性岩浆沿区域断裂上升侵入的产物。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与前人对含矿辉绿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辉绿岩的成岩时代、以辉绿岩为容矿岩石的金矿床成矿时代,综合分析认为:辉绿岩浆为此类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为成矿流体提供了热源,同时活化、萃取地层中的金元素,从而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870.
红垭豁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中祁连构造带内,区内岩浆岩分布广泛,成矿条件优越。为有效提取矿致地球化学异常,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多重分形模型(S-A)方法对研究区沟系641件土壤样品异常进行了提取及ilr(对数比)变换,并结合密度曲线及箱线图,对比三类数据(原始、对数、ilr变换)元素的多元统计含量特征,运用S-A提取研究区地球化学异常及背景。结果显示,ilr变换后数据消除了数据闭合效应,元素含量更接近正态分布。主成分分析得到2类不同的元素组合,PC1为Cu、Fe、Mn、Ni、Pb、Zn元素组合,即中高温热液成矿元素组合形式,代表与侵入体和断裂有关的Cu-Pb-Zn多金属矿化,反映了铜多金属矿成矿过程的叠加;PC2为Au、As、Sb元素组合,代表与金锑矿化有关的低温热液活动。PC1分解图显示,PC1低背景、高异常主要分布在安山岩地层中,且周围附近有中酸性侵入岩及构造破碎带,为铜多金属矿提供物质来源,经异常查证,发现铜矿体1条。研究认为,红垭豁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S-A所圈定的综合异常可为下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