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98篇
大气科学   149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354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胡英才  张濡亮  王恒 《铀矿地质》2020,(5):432-440+476
频率域电磁测深法在固体矿产勘查中应用比较广泛,是铀矿勘查中常用的物探方法之一,虽然该方法不能用于直接找矿,但可以通过探测地层结构、构造以及砂体的埋深、规模等进行间接找矿。笔者针对二连盆地伊和高勒地区砂岩型铀矿的地电模型开展了音频大地电磁和宽频大地电磁测深的数值模拟,分析对比了两种方法在不同深度的砂泥互层模型中电磁正演响应特征及反演的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识别浅部相对高阻特征的整套砂泥互层结构效果较好,但都无法区分出其中较薄的砂岩层和泥岩层,而探测深部的砂泥互层结构两种方法都比较困难,同时宽频大地电磁观测频点更低,可探测较深的基底起伏形态。通过对二连盆地伊和高勒地区实施的宽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反演解译,获得了浅部砂体分布特征及深部的基底起伏形态,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因此,在该地区的砂岩型铀矿探测中,使用宽频大地电磁法要优于音频大地电磁法。  相似文献   
92.
以推进伟大工程和搞好品牌工程、畅通工程、民生工程、传帮带工程这“一纲四目”为抓手,拿出标本兼治的长策、打好“组合拳”的要策、全面深化改革的上策、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得策和“跑好每一棒”的久策,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推进公立医院平台建设、治理效能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建设和活力建设等“五大建设”,从而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3.
应用全球板块构造-水深模型,对西太平洋中国富钴结壳合同区海山——维嘉海山的水平漂移轨迹和垂向沉降过程进行反演,获取海山各个历史时期的水深和古纬度信息,探讨海山演化过程中热点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维嘉海山最初形成于南太平洋同位素和热异常区,之后向NW向漂移约7500 km至现今位置.维嘉海山初始位置与其附近热点尚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94.
煤炭开采中多种采动影响区包括老采空区、现采空区和未来采空区(规划区)等几种类型。本文对晋东南至南阳段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途经山西煤田采空区和规划区,评价规划区煤层开采对已建输电杆塔地基稳定性的影响,根据现场收集的资料,利用FLAC3D 数值方法对特高压线路N177输电杆塔下部3号煤层进行开采模拟,并在3号煤层已经开采条件下,进行9号煤层复采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9号煤层复采将对输电杆塔地基稳定性造成影响,地表最大沉降为1.15m,输电杆塔基础沿线最大倾斜为5.7,开采过程中如杆塔基础不采取抗变形措施,杆塔基础倾斜将会危及到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稳定。  相似文献   
95.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国内外学者历经160年的研究,病因假说上百种,但至今仍无定论。若尔盖县是中国大骨节病发病率较高的病区之一,通过在病区开展野外调查、岩土水样测试等工作,本文总结了该区大骨节病分布特征和自然与地质环境特征,探讨了大骨节病分布与地层岩性、土壤、地形地貌、饮水水源等地质环境的关系。研究表明:基岩岩性及其土壤母质成分是影响病情分布的基本因素;病区土壤中Se、Mo、Ba等元素含量较非病区低,N、P、Pb、S元素含量高于非病区;饮用地表水中的矿化度、硬度、腐殖酸含量病区与非病区差异不显著,病区硒含量低于轻、非病区;大骨节病的致病影响因素复杂,除与岩、土、水地球化学环境因素有关外,亦与饮食结构等因素有关;大骨节病与地质环境关系密切,其病因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6.
在马里亚纳海沟“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海试区约7000m水深的海底,发现了硅藻化石软泥沉积物,为中国首次在此大深度船载采集到硅藻化石软泥。室内硅藻化石分析显示,重力柱状样顶部约10cm厚的软泥为大筛盘藻Ethmodiscus rex硅藻软泥。化石主要由大筛盘藻组成,呈碎片状,数量巨大,并伴生有Azpeitia等热带远洋浮游种类。硅藻化石软泥发育表明,本区曾发生过E. rex 勃发事件,具有重要的古海洋学和古生物学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7.
平泉地区本溪组和刘家沟组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20万平泉幅和1:5万杨树岭幅区域地质图将平泉地区大吉口和南台剖面不整合于马家沟组之上的本溪组地层划为刘家沟组。文章对平泉地区各剖面本溪组进行了岩石地层对比和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测定,发现大吉口和南台剖面与山弯子本溪组具有相似的岩相组合、砾石成分和碎屑锆石年龄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位于不整合面之上的是本溪组,而非刘家沟组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98.
99.
为探究石英闪长玢岩成因及幔源基性岩浆对斑岩铜矿的贡献,本文选取德兴矿床石英闪长玢岩开展了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获得石英闪长玢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69 Ma,与成矿花岗闪长斑岩侵位时间一致,岩体为中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石英闪长玢岩具有低的SiO2(58.41%~63.12%)和K2O(1.68%~2.94%)含量及A/CNK值(0.85~1.04),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重稀土元素,属于钙碱性到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具有相对亏损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Hf(t)=2.20~7.93(最大值7.93),指示其源区为岩石圈地幔。锆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显示出明显的正Ce异常,岩浆氧逸度(lg fO2)为-20.05~-6.66,达到磁铁矿-赤铁矿氧逸度等级,指示石英闪长玢岩结晶自高氧逸度岩浆。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德兴石英闪长玢岩与成矿花岗闪长斑岩及其暗色包体符合岩浆混合的演化趋势,说明成矿花岗闪长斑岩可能是中侏罗世幔源基性岩浆和地壳酸性岩浆大规模混合作用的产物,并且石英闪长玢岩代表了岩浆混合过程中的幔源基性端员。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在中侏罗世伸展构造背景下,软流圈物质上涌导致新元古代受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幔源基性岩浆,基性岩浆的底侵作用诱发下地壳物质熔融并与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岩浆混合作用,形成了花岗闪长斑岩的母岩浆。高氧逸度幔源岩浆的加入可抑制斑岩体系硫化物的过早饱和,同时为德兴矿床注入了成矿所需的部分挥发分和金属元素。  相似文献   
100.
广西南丹大厂石炭系黄龙组碳酸盐岩对探讨右江盆地石炭系古沉积环境和古海水氧化还原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研究区碳酸盐岩样品进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碳酸盐岩的Mn/Sr值均小于3,表明样品能够反映原始海相化学性质;Si O2、Al2O3和Ti O2等陆源元素的平均含量低,Zr、Th的含量较低且与∑REE相关性不明显、Y/Ho值变化大但Nd含量相对稳定,说明样品受到陆源碎屑影响有限;碳酸盐岩的Ce异常,揭示了样品形成于次氧化环境,δEu接近于现代海水值,反映样品基本不受热液活动影响。根据古水深、古气候、古盐度等特征元素指标综合判别,研究区黄龙组下段沉积期为离岸距离相对较近的浅水沉积环境,总共经历了2次相对较大的海侵和海退旋回,但海水总体呈下降趋势,整体上属温暖潮湿的气候。这也进一步反映了石炭纪右江盆地为海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