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1篇 |
免费 | 282篇 |
国内免费 | 13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7篇 |
大气科学 | 184篇 |
地球物理 | 95篇 |
地质学 | 449篇 |
海洋学 | 77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86篇 |
自然地理 | 3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52篇 |
2013年 | 51篇 |
2012年 | 48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5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Sol-gel法制备SiO2-TiO2复合薄膜,进行甲醛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了SiO2掺杂量、薄膜焙烧温度、甲醛溶液pH值及初始浓度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00℃焙烧1h,掺杂质量SiO2:TiO2=12:100时,SiO2-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最高,150min后甲醛降解率达76%,是单纯TiO2薄膜的1.3倍,该薄膜稳定性较好,经重复8次使用,最大降解率只下降4%。 相似文献
103.
大兴安岭中段柴河地区碎斑熔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在大兴安岭柴河地区开展1:5万区调时发现了碎斑熔岩体.区内发育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J3m)、玛尼吐组(J3mn)及白音高老组(J3b)火山岩,广泛分布在二十四道沟、敖尼尔-四道沟及柴河-固里河3个火山喷发盆地中.所发现的固里河、敖尼尔两个碎斑熔岩体,即是白音高老期火山活动晚期侵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固里河碎斑熔岩体呈一北东向延伸的椭圆形穹状岩体,可划分出内部相(似斑状)、过渡相(霏细质)和边缘相(玻质)3个相带,主要由流纹质碎斑熔岩构成;敖尼尔碎斑熔岩主体呈近东西向,平面上呈似蘑菇状,可划分出2~3个相带,其岩石类型基本同固里河碎斑熔岩体.它们的发现,对研究大兴安岭地区火山岩的形成、演化及指导找矿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105.
通过汶川地震震区大量的实地考察已证实沿着早先活动断裂主要发育了两条地表破裂带:一条是沿着映秀-北川断裂产生的逆冲伴随右旋走滑破裂带,长275km,最大垂直位移达11m,水平位移达12m; 另一条纯逆冲性质的破裂带,沿着灌县-安县断裂发育,最大垂直位移达4m。活动断裂之上的地表破裂带是野外工作中确定地震断裂性质的重要现象。另外,在活动断裂相邻区域和远离区域的路面以及建筑体还大量存在变形现象。通常沿活动断裂产生的地表破裂是典型的同震破裂,相邻区域的地表路面及建筑体发育的变形属于次生变形,远离区域发育的变形则属于震后变形。对次生变形和震后变形测量数据的应用容易影响活动断裂特征的确定和性质的判断,因为路面等建筑体上的挤压拱起、叠置以及水平错断等现象多是受到地震过程中通过断裂活动突然释放的巨大能量作用在局部地表建筑体产生的变形。但是,分布广泛的挤压现象暗示了区域上挤压应力场环境,有利于地表同震破裂位置的推测及地震断裂性质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6.
107.
通过对小秦岭金矿田中陈耳金矿床矿体宏观特征、矿石物质组成和结构构造特征、围岩蚀变、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结合前人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成果, 显示本区主要存在2期成矿及叠加成矿作用:早期印支期形成蚀变糜棱岩型金矿, 成矿作用与韧性剪切作用有关;晚期燕山期形成石英脉型金矿, 成矿作用与岩浆热液作用有关。2期成矿作用所形成的矿石类型、矿石结构构造、控矿构造的方向性质、围岩蚀变、流体包裹体特征均有较大差异, 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叠加但不完全重叠, 叠加成矿作用使矿体进一步富集。指出本区金矿具有叠加改造成矿作用的特征, 在东西、南北向构造交汇部位是找金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08.
铀矿勘查中大地电磁测深法(以下简称MT法)的应用十分广泛,而频率域电磁勘探中激电效应切实存在。激电参数作为反映岩、矿石电化学性质的参数,在地质解译过程中常常被认为是金属硫化物的局部富集。为了充分利用铀矿床MT数据辅助地质解译,需要从中提取具有多属性特征的激电参数,能否成功提取该参数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文章从激电异常识别和二维反演试算两方面来论述成功提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仪器能够采集到含矿岩体所产生的激电异常,反演试算结果能够还原理论模型的地下空间展布情况。从而论证了从铀矿床MT数据中提取极化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9.
110.
为探讨城市轨道交通U型梁车桥系统的动力响应,采用线性化轮轨模型建立了31个自由度的轮轨式车辆动力学模型.模型考虑了新型算法的横竖向轨道不平顺,以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中梁山以西高架区间所采用标准跨径为30m的单线小U结构为对象,采用自编程序对机车车辆过桥时的车桥耦合振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计算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对所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