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篇 |
大气科学 | 2篇 |
地球物理 | 4篇 |
地质学 | 39篇 |
海洋学 | 2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5篇 |
自然地理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空间信息可视化的最新表现形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可视化 (Visualization)在信息世界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人机交互中 ,视觉是信息传输和接收的主要渠道 ,尤其在多维信息可视化中具有独特优点 ,而空间信息正是多维的。空间信息可视化是指运用地图学、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 ,将地学信息输入、处理、查询、分析的数据及结果用图形、图像 ,并结合图表、文字、表格、录像等可视化形式显示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一、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形式在计算机上将空间信息用文本、图形、图像等形式来表示 ,是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出现的同时就出现了 ,这是空间信息可视… 相似文献
23.
论述了在数字制图环境下地图输出的特点,在分析了地图上点、线、面符号特征和构造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数字地图符号化输出的地图符号库数据结构. 相似文献
24.
25.
邯郸与太原两地粉土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邯郸5个工程场区和太原1个工程场区的粉土进行了循环荷载幅值为不规则变化的动模量试验。试验研究发现,粉土的动模量衰减的比砂土慢;其动模量衰减到最大动模量的85%时,开始表现出塑性特征,因此,在动模量衰减到最大动模量的85%之前降低循环动荷载的幅值,动模量仍能大部分回到初始值。粘粒含量的变化使粘粒在粉土中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当粘粒含量小于10%时,动强度随粘粒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粘粒含量大于10%后,动强度随粘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6.
手机定位服务与电子地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信与移动通信公司新一代网络的开通,数据业务将变得非常重要,其中以移动用户位置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成为关键内容之一.在手机定位服务中,必须通过电子地图系统将获取的终端位置转换成用户真正关心的地理信息.首先介绍了手机定位服务的概念及常用的手机定位方式的特点,分析了手机定位服务中应用布尔莎模型进行WGS-84坐标系到地图坐标系的转换方法,阐述了手机定位服务可提供的功能和手机定位服务中电子地图需要具备的功能.最后,分析了手机定位服务存在的缺点和使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利用新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沉积物中的重金属Pb,采用表面热电离质谱法(TIMS)测定了沉积物样品中的Pb同位素组成。新型树脂为大孔径阴离子树脂AG-MP-1M,淋洗液采用低浓度的盐酸,避免了使用难以纯化的氢溴酸,可有效地降低试剂空白。通过对铅同位素标准物质NIST NBS-981的重复测试,方法的精密度(<0.5%,2s)和准确度均达到了应用研究的要求。对5个实际沉积物样品中的铅同位素组成进行测定,获得了理想的分析效果。 相似文献
28.
以牡丹江市主城区已有土工测试数据为基础,利用相关关系和统计回归的方法,对研究区内粉质黏土物理力学指标及相互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回归方程,为本区岩土勘察工作提供了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牡丹江主城区大部分粉质黏土含水量较高,呈可塑状态,一般具有中等压缩性和较高抗剪强度。天然密度(ρ)、密度(Gs)、液限(wL)、塑限(wP)等指标的变异系数均较小,可作为常量指标,压缩指标(a1-2和Es1-2)和抗剪指标(c和φ)变异系数均较大,应作为变量指标;(2)含水量(w)与天然密度(ρ)、液限(wL)、塑限(wP)、孔隙比(e)、液性指数(IL),液限(wL)与塑限(wP),孔隙比(e)与液性指数(IL)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3)压缩模量(Es1-2)和压缩系数(a1-2)与含水量(w)、孔隙比(... 相似文献
29.
地热水的水化学特征包含其形成过程中地质、构造、断裂、蚀变以及环境变化等多种信息。西藏地区地热资源丰富,部分地热水中含有胶体粒子,开展胶体粒子的形貌、成分、结构等物理化学信息研究,对于了解地热流体的物质来源与胶体粒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胶体粒子的生成与沉淀过程影响着地热水的浊度、电导率、部分阳离子的含量。本文对羊八井地热水中胶体粒子进行一系列分析,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地热水中胶体粒子的粒径,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表征胶体粒子的形貌,红外光谱(FTIR)测定胶体粒子的特征谱峰,能谱仪(EDS)分析胶体粒子的主要成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测定地热水中二氧化硅(SiO2)含量。结果表明:地热水中高含量的SiO2除了以偏硅酸形式存在,还以胶体粒子的形式存在。胶体粒子的平均粒径为80.83nm,该胶体粒子与铯硅华的形成及轻稀土元素的富集有关。此外,该胶体粒子可以用ICP-OES法分析,但不与钼酸铵显色,从而导致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和ICP-OES测定该类型水体中偏硅酸(H2SiO3)与SiO2结果相差较大,因此对于SiO2含量高于100mg/L的地热水,采用ICP-OES法检测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