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69篇 |
免费 | 424篇 |
国内免费 | 53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5篇 |
大气科学 | 388篇 |
地球物理 | 389篇 |
地质学 | 1261篇 |
海洋学 | 304篇 |
天文学 | 21篇 |
综合类 | 119篇 |
自然地理 | 2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68篇 |
2021年 | 69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70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83篇 |
2014年 | 110篇 |
2013年 | 88篇 |
2012年 | 98篇 |
2011年 | 74篇 |
2010年 | 84篇 |
2009年 | 86篇 |
2008年 | 89篇 |
2007年 | 96篇 |
2006年 | 105篇 |
2005年 | 100篇 |
2004年 | 99篇 |
2003年 | 104篇 |
2002年 | 79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87篇 |
1998年 | 67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87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73篇 |
1992年 | 78篇 |
1991年 | 76篇 |
1990年 | 48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64年 | 3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研究了不同浓度(0.2、0.4、0.6、0.8、1.0μg/dm3)的三苯基氯化锡(TPTC)和三丁基氯化锡(TBTC)在不同温度(18、20、22、26、28℃)下,培养不同时间(12、24h)对扁藻(Platymonassp.)和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zhanjiangensis)呼吸作用的影响,指出温度越高,2种有机锡的毒性越大;培养时间不同,2种藻呼吸速率发生不同的变化;扁藻对有机锡的耐受力大于金藻。 相似文献
72.
73.
文中报道了天津市北部燕山山前地带共4个高岩心采取率钻孔的沉积学、地层学、年代学和微体古生物综合研究。420个热退磁样品的磁倾角曲线显示,具147 m厚松散地层的标准孔Z3孔下部地层属于2.58 Ma的松山(Matuyama)极性带。随着地壳沉降,只是从早更新世,冲积扇侧缘泥质沉积物才开始充填了底砾岩层之上的沉积空间,形成广义的山前盆地中的泛滥平原;与传统上视为上新统特征沉积的红棕色黏土类似的亮黄橙-黄橙色-亮红棕色黏土,延续出现到早更新世中期,当时区域沉降中心位于距离山前断裂不足4 km处。0.78 Ma以来的布容(Brunhes)极性带厚57.8 m。谨慎地依据120 ka的布莱克(Blake)亚时确定上更新统后,可见中更新统大部缺失,与天津市区沧县隆起和北京永定河冲积平原南部所见此时的地层间断十分相近。3个钻孔的7个14C测年数据证实,距离山前断裂不足2 km的钻孔45 ka以来的地层最厚达41 m;显示自MIS3初始期,沉降中心向北迁移更靠近山前断裂,且在构造断裂作用下形成了新的狭义的山前盆地。研究区可见15 ka富有机质黏土及上覆泥炭,表明末次冰消期开始的气候转暖首先影响到华北平原山前地区。此项工作为研究晚新生代以来“源到汇”过程中渤海湾西岸的沉降提供了一个基准点。 相似文献
74.
利用实地考察、浅钻孔、探槽及卫星影像等方法,对鄱阳湖信江决口三角洲进行了系统研究。该决口三角洲是洪水冲破信江西岸天然堤流入附近的河漫湖泊形成的,其平面形态为鸟足状,总体延伸方向与主河道近垂直。在横切剖面上整个决口三角洲沉积体呈透镜状覆盖在早期的湿地或河漫湖泊沉积之上。鄱阳湖信江决口三角洲可分为3个亚相:决口三角洲平原、决口三角洲前缘和决口前三角洲。决口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决口河道、决口天然堤、废弃决口河道和湿地,其中决口河道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决口水道、边滩、汊口滩;决口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河口坝、支流间湾。河漫湖泊规模小、深度浅、波浪能量弱,对河口坝和决口河道砂体的改造较弱,不易形成连片分布的席状砂;决口前三角洲不发育。决口三角洲沉积受河流作用和河漫湖泊作用的共同控制,其演化可以划分为主河道天然堤生长阶段、决口初期阶段、进积分汊阶段及分汊—废弃阶段4个阶段。 相似文献
75.
激光粒度仪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与历史数据的对比问题,因此需要建立激光粒度仪与早期分析结果之间的关系。根据江苏海岸潮滩沉积物样品的激光粒度仪和移液管-筛析法分析,对粒度参数、粒度组分等进行了对比,对两种方法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江苏潮滩沉积物粒度参数中平均粒径的激光粒度仪与移液管-筛析分析结果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筛分法测得的粗颗粒物质较激光法偏少,而移液管法法测得的细颗粒物质较激光法偏多;将样品分类之后再进行两种方法所获粒度参数的回归分析,相关性得以提高,说明不同粒度组成的沉积物对分析结果的对比有不同的影响。两种方法之间的换算关系不仅与研究区域有关,而且与沉积物本身的粒度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76.
新疆罗布泊地区水硝碱镁矾和钠硝矾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我国新发现的两个硝酸盐-硫酸盐复盐矿物——水硝碱镁矾和钠硝矾。水硝碱镁矾呈假四方双锥状,属三方晶系,解理{0001}完全,一轴负晶,折光率为ω=1.474,ε=1.436:晶胞参数α=1.0894nm,c=2.4396nm,粉晶图的强衍射线为:2.813(100),8.096(19)1.991(18),3.391(10),2.199(8),8.751(8)。钠硝矾为板状,板柱状,解理{010}完全,{100}不完全。聚片双晶平行(100),二轴负晶,折光率为:α=1.487,β=1.481,γ=1.391;-2V=28°。矿物属单斜晶系,晶胞参数为:α=1.0565nm,b=0.6922nm,c=0.5194nm。粉晶图的强衍射线为:10.3(100),3.46(35),2.594(30),2.871(30),2.856(30),4.13(20)。文中还列出了两矿物的差热和红外吸收光谱等资料。 相似文献
77.
降水波动是气候变化的主要指标之一,其在半干旱荒漠草原区植被变化中起着主要的驱动作用。在考虑到年降水量与生长期降水量的前提下,本文通过地面植被盖度反射光谱模型构建和基于3S技术的区域植被盖度分布格局反演,分析了荒漠草原不同植被盖度分布面积对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在荒漠草原区,不同植被盖度的区域面积和年降水量、生长期降水量呈波动变化。年降水量和生长期降水量与不同植被盖度区域面积可以拟合成线性、幂函数、指数和对数函数曲线关系。植被盖度小于10%的区域面积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下降,植被盖度大于10%区域面积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盖度10%是低盖度与高盖度间相互转化阈值。当植被盖度为<2%、2%~6%、10%~15%、15%~20%、20%~25%时,拟合的曲线关系能较好地表达不同植被盖度区域面积随降水量变化的趋势(p< 0.01)。荒漠草原不同植被盖度区域面积的波动变化主要与多根葱、阿尔泰狗娃花、松叶猪尾菜和小画眉草等草本植物生长响应降水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8.
利用黑龙江省1961~2003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世界粮食研究模型(WOFOST)和气候变化趋势分析的数学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趋势对小麦产量变化趋势的影响.在黑龙江省中部、东部和北部相对湿润的小麦种植区域,辐射量降低趋势是小麦模拟产量降低趋势的主要气候原因;在松嫩平原西南部的齐齐哈尔市、大庆市和哈尔滨市,降水量增加的趋势是小麦模拟产量增加趋势的主要气候原因;在西北部的北安、五大连池、克山和克东4县,辐射量增加趋势是小麦模拟产量增加趋势的主要气候原因;黑龙江省小麦模拟产量变化趋势百分率的平均值为-1.57%/10a. 相似文献
79.
80.
2013年6月16日, 中国大陆西部出现地磁低点位移。 异常出现后一个月内, 位于低点位移分界线附近发生7月22日岷县、 漳县交界6.6级地震。 本文通过采用实测低点时间减去理论低点时间的方法剔除低点时间经度效应, 并以剔除经度效应后低点时间为0 h的等值线作为低点位移分界线, 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震中处于6月16日地磁低点位移分界线上。 对异常期间的中国大陆地区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形态进行统计, 发现其存在显著的分区特征, 低点时间为正的区域内日变化形态基本呈现W型, 低点时间为负的区域内日变化形态主要呈现V字型特征。 低点位移异常日期间, 中国大陆存在显著的高梯度带, 本文采用梯度值定量描述低点时间空间变化程度。 在6月13日正常日期间, 中国大陆地区未出现梯度值大于1.5 h/(°)的区域, 在6月16日异常日期间, 出现梯度值大于1.5 h/(°)的区域, 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位于高梯度区边缘。 相似文献